卢沟桥,第一次去
著名的卢沟桥,其实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去,虽然1987年时去过一次抗战纪念馆,但那时刚上卢沟桥开始大修。
现在的卢沟桥景区,门票20,景区正对着的就是宛平城的西城门。
景区的一些摆设,其实与桥没什么关系。
反映建桥的浮雕,最左边那位当官的好像是外族服饰,因为卢沟桥是金人修建的。
关于卢沟桥的介绍,太多了,我也就不再多写了。
因为又是冬天淡季,又是疫情期间,不光游客少,配套的所有市场和游客服务都关了。
桥东头的石碑,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卢沟桥碑。
桥东还有一对华表。
乾隆皇帝所书,著名的《卢沟晓月》碑。照片见过无数次,但真迹还是头回见。
卢沟桥自1985年前,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1985年才开始实施了保护工程。
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其实,还是数得清的,介绍上说一共有501个。
永定河还在冻着,北面的是京广线铁路。
京广线后面,好像还有新的工程,看似是高铁。
桥南是永定河水蓄出的晓月湖。
卢沟桥是金人迁都金中都后,因为是重要的交通桥梁,所以才打造出如此宏大和精细的工程,才会有那么多精雕细琢的狮子。
桥的石栏杆也能明显看出不同的年代,这个相对新。
这个相对老。具体是金代、清代,还是近代,我是看不懂。
桥面上特地保留了一小部分老桥面,不过我感觉有些还是仿旧的。
桥的尽头(向东)正对着宛平城。
狮子和柱子(正名叫望柱)颜色差别也不小,可能也是年代差异造成的。
这个狮子损毁得比较严重。
桥的西头,也有与东端相似的两个石碑。
这个是康熙御笔,《康熙察永定河诗》,是康熙40年(1701年),康熙皇帝视察永定河河防工程时所作。
这座石碑是乾隆50年(1785年),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重葺卢沟桥记》。后面也有一个华表。
从最东端看卢沟桥。
外面的街道。
1961年,卢沟桥连同宛平城就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算算这块牌子也有六十年了。
从西南面看卢沟桥,一共11个桥孔,10个桥柱。
关于卢沟桥,远能能让人联想到马可波罗,近则让我们记住七七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战争。
离开卢沟桥后,准备进宛平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