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汤类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渊源
本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方剂演变以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肺与大肠相表里”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肺与大肠在经络上相互络属,生理上相互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进而在疾病方面也相互影响。对于肺系或肠系疾病的治疗,历代医家遵循“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多采用肺肠同治之法。同时,受到《伤寒论》中诸承气汤的启发,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化裁出诸多承气汤类方。其中尤以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载宣白承气汤为首,是肺肠脏腑合治的代表方。凡证属痰热蕴肺、腑气不通者,均可用本方或其加减方,使腑气得通,肺气得以宣降,达肺肠合治之目的。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经络上相互络属,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灵枢·四时气》曰:“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对于肺系或肠系疾病的治疗,历代医家遵循“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多采用肺肠同治之法,进而化裁出众多肺肠同治之方。《伤寒论》中所载诸承气汤为治疗肠腑疾病之名方,后世医家亦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化裁出诸多承气汤类方,在肠腑、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疗效。本文意在总结承气汤及其类方在“肺肠同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使读者更深刻的理解、应用“肺肠同治”这一理论,便于临证中熟练运用承气汤及其类方。
0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渊源
“肺与大肠相表里”源自《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1]。《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也”。《灵枢·经脉》亦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支者,以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又云“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即“肺脉络大肠上膈,大肠脉络肺下膈”。《素问·血气形志篇》又云:“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可见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脏腑阴阳表里两经的络属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大肠乃传导之官,主津,排泄糟粕。《黄帝内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主治节功能正常,则可协助心治理和调节脏腑,使其按正常规律运行,且大肠的传导功能是否正常也赖于肺气的治理和调节,即肺主治节功能正常,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大便通畅。大肠又为传化糟粕之腑,其传导功能正常,则腑气通畅、气机调顺,进而有助于肺的宣降正常。肺主宣发,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至全身,则大肠的濡润赖于肺的宣发、布散功能正常,即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能布津于大肠,使大肠不致燥气太过而便秘,正是“河道不枯,舟能行之”。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推动大肠向下、向外排出糟粕,如唐容川《医经精义·脏腑之官》[2]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又主通调水道,为大肠润燥的枢纽。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布津液以滋润大肠,如《素灵微蕴·卷四》[3]云:“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津,滋灌大肠,则肠滑而便易。”同时大肠也参与水液代谢,通过吸收大肠中的水分,而使大便成形,保证了大肠的“燥化”功能。肠腑传导正常,大便通畅,也有利于肺气之肃降。
肺与大肠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肺气肃降可助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腑气通畅可引肺气肃降而使气机调匀。二者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肺热壅盛,则大肠易燥结,阴津不足,则致肠枯便秘;肺气不足,则大肠虚秘;肺气上逆,则大肠气秘;肺失通调,则大肠泄泻。如《素问·咳论》云:“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理瀹骈文》[4]曰:“风寒入肺皆令人咳,肺既络大肠,又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证因脉治·卷三》[5]亦曰:“肺气不清,下遗大肠,则腹乃胀。”若大肠传导失司,则腑气不通,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实热壅滞肠中,气机不得通降,肺气不得肃降,进而引起肺气上逆,见喘息难以平卧、短气等症,如《灵枢·四时气》云:“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可见,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构成表里阴阳相络属之关系,使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密不可分。二者生理上相互联系又为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基础,因此后世医家在治疗肺系或肠系疾病时,鉴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多采用肺肠同治治法,脏腑合治,收功于后。
02
“肺肠同治”在承气汤及其类方中体现
《伤寒论》[6]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伤寒论》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均论述了阳明燥热腑实所致的肺气不利、喘满、短气的证治。阳明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则腹满;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上逆迫肺,肺气不降,则短气、胸满而喘;热实内结,里气不行,脉道壅滞,则脉见沉迟;潮热为按时发热,其热如潮,因热盛于内、得天时之助而发越于外,为阳明腑实的典型热型。大承气汤证属腑病及脏,由于阳明大肠的病变,塞而不利,闭而不通,导致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治宜大承气汤,荡涤肠胃,使塞者得利、闭者得通,腑气通畅则肺气宣降之机调和。
仲景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缓急不同,加减化裁出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两方,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如阳明腑实见腹满胀痛、痛而拒按,或热结旁流、口中谵语,脉沉实,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独语如见鬼状,喘冒欲生变证等,需给予大承气汤急下通腑。若腑实将成,腹大满、烦闹谵语、脉滑而疾,给予大承气汤后腑气仍不通者,可予小承气汤。若腑实在成与不成之间,烦闹、腹胀满,可给予调胃承气汤。三承气汤必待有腑实者才可应用,且用方又须及时,但三承气汤多不独用,宜辨病程与肺热轻重,宜加减斟酌使用。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宣发肃降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如胃肠热结,阻滞不通,则肺气宣降亦受影响。可通过开提或肃降肺气,以利大肠腑气的通降。仲景《伤寒论》中麻子仁丸一方,即在小承气汤基础上加杏仁、芍药、白蜜而成,取杏仁肃降肺气之功,促进全方通腑利肠之力。《金匾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篇》[7]云:“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所致”,对痰饮伏肺,同时又见胃肠有热者,治以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在上温肺化饮,在下通腑泻热。后世医家在承气汤的基础上通过加减使用宣肺利气之品,达到肺肠同调之目的。如宋代《普济方》[8]所载诸方中有4首为肺肠同治之代表,其中大黄葶苈丸由大黄、葶苈子、前胡、巴豆、甘草组成,主治肺气咳嗽,头目虚肿,大便涩秘之证;黄金丸由葶苈子、半夏、青橘皮、大黄、干姜组成,主治肺热咳嗽之证;麻黄散由麻黄、葶苈子、桑白皮、五味子、白前、甘草、木通、大黄、黄芪、陈皮组成,主治久咳嗽,肺壅上气,坐卧不宁;人参丸由人参、蛤蚧、大黄、葶苈子、百部、紫菀等组成,主治年深喘嗽,春秋发动,痞满,痰涕如胶,睡卧不宁。宋代王怀隐等著的《太平圣惠方》[9]中记载紫菀散,由大黄、芒硝、木通、桔梗、紫菀、茅根、甘草组成,在通腑的大黄、芒硝基础上,配伍宣肺利气的紫菀、桔梗等品,肺肠同调,主治肺热壅盛,大肠不利之证;明代陶节庵在《伤寒六书》[10]中记载黄龙汤一方,其中包含了大承气汤性降泻下,配伍性宣上行的桔梗,升降相因,则气机升降复常而达通下之效,寓“欲降先升”之妙;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11]所创宣白承气汤一方,主治腑气不通,肺气不降,便秘,痰涎壅滞之证,方中杏仁肃降肺气,与大黄的泻下同气相求,共奏“下病治上、脏腑合治、相辅相成之妙”。
03
对肺肠同治代表方宣白承气汤的应用探讨
宣白承气汤是“脏腑合治”最常用的代表方,首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其原为吴氏治疗温病应下失下,而见邪热炽盛,痰涎壅滞,肺气郁而不降所创。方取白虎、承气二方之意变制而成,一宣肺气之痹,一清肠腑热结。本方主要治疗阳明温病肺热腑实证,症见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苔黄燥或黄滑,脉右寸实大。方中杏仁味苦降泄,肃降而宣发肺气;石膏、瓜蒌皮性寒,清热化痰、行气宽胸;大黄荡涤胃肠积滞,融白虎、承气于一方,泻脏通腑,脏腑合治。如吴鞠通曰:“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六腑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肺气降则六腑之气流通。所以宣白承气汤可清肺热、宣肺痹、润肺燥、通腑气。由于其有通腑之功,能使肺脏热邪痰浊有泻下之机,常用于痰热壅肺,肺气不降,而阳明肠腑又有热结之证。故陈葆善在《白喉条辨》[12]中治疗喉证如火毒蕴结于肠胃之间,腹痛便闭时,提出“可仿吴氏宣白承气法,不可直用仲景之三承气也”,避免重伤津液,使胃气告竭。
后世医家灵活地在宣白承气汤原方之上进行加减化裁,其用药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肺肠同病的基础上,若咽喉红肿疼痛闭塞,宜加僵蚕、连翘、山豆根等;若肺热偏盛,宜加黄芩、芦根、桑白皮、鱼腥草等等;若痰涎壅盛难出,宜加葶苈子、半夏、浙贝母、竹沥、前胡、白前、紫菀、胆南星等;若邪入心包导致身热神昏,宜加郁金、黄连、水牛角、连翘心、生栀子等;若胸闷甚者,宜加郁金、厚朴、枳实、青皮、陈皮等;若见胸痛较重、久病致瘀者,宜加川芎、延胡索、桃仁、红花等。对于肺热腑实之证,若兼见其它热毒、神志改变等表现,除宣白承气汤外,还可加减使用其它承气汤。如阳明腑实,热结液甚亏者,可酌用新加黄龙汤或增液承气汤等攻下腑实,增液滋阴;若热结肠腑,小肠热盛者,可用导赤承气汤通腑泻小肠火热;如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者,宜用牛黄承气汤清心开窍,攻下腑实;若见阳明腑实兼痰热甚者,可用陷胸承气汤清热涤痰,攻下腑实;若阳明腑实兼见毒热炽盛、邪欲陷厥阴肝经,谵语狂乱、甚则神昏动风者,宜用解毒承气汤辟秽解毒,通腑泄热[13];若肺热兼阳明腑实俱盛,类似温病气分大热或气营两燔,见热盛入血之兆,可合用紫草承气汤泻热解毒通腑[14]。
宣白承气汤作为肺肠同治的代表方,其原方及其加减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多种肺系常见病、多发病,凡见高热喘嗽、大便秘结,属痰热蕴肺、腑气不通者,即可用本方或其加减方治疗,使腑气得通,肺气得以宣降,达肺肠脏腑合治之目的。
由此可知,“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基础理论由来已久。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连,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变化相互影响,治疗上则应注重二者的关系,通过合理用药来达到脏腑合治的目的。同时,我们要从《伤寒论》中的承气汤及其后世类方中学习用药规律,掌握在肺肠同病情况下的用药偏颇,并且学会处理以此为病机所产生的兼变症状。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应师古而不泥古,临证中善于加减化裁,随证施治,扩大承气汤及其类方的应用范围,以提高临床疗效,进而发挥“肺与大肠相表里”及“肺肠同治”在临床中积极的指导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