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男性的服饰变革,衣着同现代男装相似
“伪娘”文化如今才有?答案否定,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原贵族的男性们就开始“娘化”,衣着华丽、浓妆艳舞、举止娇柔,堂堂男儿,却比不上女儿身的“木兰”。
如此之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服饰多样,男女不分(一般认为是男性衣着女性服饰)。而此处正是对唐朝影响最深远的地方,这不是正面的继承意义,而是强烈的抵制和打压。
刚建立唐朝,李渊就开始对服饰“下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他在隋朝旧制的基础上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律”,内容倒不是重大的政治法令,只是关于服饰衣着的规定。
至此之后,唐朝男人的身份与身着的服饰相等,后来的几次变革中,他们的衣着风格更是同现代男装一样简约、实用。
一、融合儒家思想,唐朝展开中国史上著名的第3次服饰变革
关于中国服饰(主要是汉族服饰或王朝服饰)的变革,著名服饰专家周锡保对此深有研究,认为历史上共有5次大变化和革新。
第1次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切的变化,都与政治、战争甚至经济有关。经此变革之后,赵国成无敌于天下,众诸侯纷纷效仿。
第2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融入到汉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对服饰变革作出重大贡献,一改汉朝时的传统。理学家代表之一的朱熹承认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
第3次就是唐朝的服饰变革,经李渊颁布“武德律”之后,朝廷的官服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强调阶级、等级、男女等的区别,将建立于夏商时期的汉服中的冠服制度推向更加丰富完善的新阶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因整个唐朝都采取开放政策,所以服饰改革之初,统治者就积极地吸纳吐蕃、西域等地方的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使“浑脱帽”、“时世妆”流行几百年,让中国出现第三次服饰变革。
最开放地追求的时候,“胡服胡帽”甚至成为唐朝贵族、平民等特别喜爱的东西。如《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几乎胡人的衣食住行,都成为唐朝贵族及平民追捧的对象。如此行为是“逆行倒施”或“历史倒退”吗?不是,若非人们追捧胡人的元素,唐朝服饰不可能变革,更不可能走向繁荣。
如此比较,到唐朝中后期,贵族们的服饰穿着似乎已经违背高祖李渊立下的规矩。
依照李渊的要求:天子共有14种服饰,其中的“大裘冕”最珍贵,只有在祭拜天神和地神的时候才穿;公卿贵胄的服饰只有两种,一种是祭祀用的,另一种就是常服(包括工作服和生活日常手串)。
在面料、颜色等方面,唐朝官方也有规定。如《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
其实,衣服虽有等级,但不影响服饰发展过程中的“兼收并蓄”。就算是服饰的颜色多样,不同种类的服饰配用不同的颜色之后,同样发挥着区分社会等级作用。
正因如此,就算是贵族们在唐朝中后期疯狂追求胡人风格的装扮,也不影响服饰的政治、社会等功能,不能说明这么做就是违背李渊强调的东西。
二、唐朝开放,但阶级理念依然相当强烈
为体现皇权至尊的理念,皇太子、诸王公、公戚及后宫等的服饰不能同天子一样。
《旧唐书 . 舆服志》记载:“其(皇帝)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
皇帝的服饰共分为两大类,除特殊时节的龙袍以外,日常穿着基本上都是“常服”。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皇帝的“赤黄袍衫”逐渐成为皇权象征,士庶严禁穿着赤黄色服饰。
唐玄宗时,“赤黄色”代表皇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安禄山称帝的时候,穿的就是赤黄衫。后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的“黄袍加身”,所使用的服饰颜色正是早已准备好的赤黄衫。
不过,尽管到宋朝时期,除赤黄色的物件以外,平民和官宦是可以使用其他与黄色有关的物品的。
而就算是如此,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等级地位,已经在唐朝逐渐形成和走向成熟。
从现有的文物遗迹及史料书籍记载来看,唐朝皇帝的祭服变化不大,继承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传统,服装共分为衣下裳,面料均为绫罗,上衣的主要色调是黑色,下裳是纁(黄赤)色。
衣领部分也有讲究,特称“直领”,又叫做“方心曲领”,内部衬有半圆形硬领,使领子看起来笔直。
虽然美观得到凸显,不过感觉舒适度不够,因此到李世民时,他就逐渐排斥穿着,一般只会在元日及冬至的朝会、大祭祀上使用,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穿常服。
唐朝中晚期以前,官员们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受严格规定,在正式场合中都必须穿着。与皇帝华丽的祭服相比,公服显得朴素一些,舒适程度也不高。
所以到唐文宗时期,他正式颁布法令,改制传统做法,宣布改元登基时官员一律穿常服。
官员们在此的常服就比皇帝的朴素地更多,且规格和颜色各异,没有形成统一。
总体而言,这种服饰主要是襕衫样式,即唐朝历史画像中的“袍服”,特点为左右开衩、圆领右衽,衣袖可宽可窄。
襕衫的种类比较丰富,没有衬里的单衣叫做“衫”,用短衣为衬里的叫“襦衫”,用过膝长衣为衬里的称“袍”。
这样的讲究,不是唐朝人异想天开地创造出来,而是继承南北朝时期的传统,以胡人服饰为基础而创制,不仅唐朝的皇帝、官员和平民流行,宋朝也如此。所以朱熹才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
就算是唐朝的服饰在胡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之唐以前的历朝历代,可谓是一种大变革,不过儒家阶级思想及阶级划分的烙印依然在,开放不等于平等。
但这种稳定的状态没有持续多久,经安史之乱以后,规则逐渐被打破。
三、唐朝传统服饰规则被打破,许多衣着同现代人相似
安史之乱爆发前,官员和平民之间的区别相当明了,各样的服饰就犹如一道无形的墙一样,将人们强行区分开来。
官员常服中的袍服,又被称之为“横襕袍”,前襟下摆处有一道名为“袍下加襕”的特殊拼缝,普通平民没有,是平民与官员的重要区别之一。
材质和颜色上,“士(指即将上任的进士)服以白”、“庶人短褐”。这里所谓的“短褐”,指的是普通老百姓穿的兽毛织成或麻布同兽毛混合编织的衣服。
明显可以看出,一旦有人从“庶人”群体中出来,便可马上享受官员一般的待遇,同庶人“撇清关系”。
唐朝时期的贫富差距已很明显,很多人可以摆脱穿着“短褐”,不过官方明确规定,富贵人家可以在材质上得到突破,但颜色必须使用庶人的,如青黑、皂白、绿蓝等。
此类的规定,虽然有利于统治,不过却强行地将统治者和平民区分开来,让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安史之乱后,群雄并起,让唐朝在混乱之中走向衰亡。而混乱带来的不仅仅是难以控制的“人祸”,还有传统秩序被打破和新秩序的重组。
“散官”等在混乱以后日渐泛滥,朝堂中越来越多人穿着袍绯袍,“衣绿者甚少”,由李渊开创的“服饰制度”开始被他们打破。
可以说,除皇家专用的赭黄色之外,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的紫色、绯色等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最后被普遍使用。
此外被打破的还有很多的东西。例如,唐高宗利用鱼袋去作为区别五品以上官员的身份,不过后面却变成官员们的装饰物。
鞋子在唐朝的意义也非常不一般。当时的人们将之称为“履”,材质一般为贵族的皮革、罗帛纹锦等和普通人家的草、藤、麻、葛。
皇帝的特权在脚上同样得到体现,他们自始至终穿的都是“硬脚”,这是一种制作极为特殊的鞋子,中间用铁线支撑,脚趾头大前方往上翘。
但到唐朝晚期,割据四方的藩镇势力也开始使用硬脚,皇帝不再有能力去管控。
对于老百姓而言,用鞋子去装饰自身,就如如画蛇添足。工作中,鞋子的功能是护脚、加强摩擦力等;寒冷中,它又能使人们防止被冻伤。
也许正是安史之乱打破的秩序,才让唐朝的服饰走向更高的繁荣阶段。随着阶级性标志被消除,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装扮自由。
据考古发现,唐朝中后期的很多男性服饰同现代男装一样简约和实用,当时民间所流行的草鞋,也可以称得上是如今“人字拖”的前身。
结语
在唐朝之后,中国分别经历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两次服饰变革,人们的衣着同以前已经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变化。此处必须提及的是,如今所说的“唐服”,并非是唐朝时期的服饰,而是清代以后形成的服饰风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