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万里行

阅1296转1532009-12-26分享收藏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健康理康知识   2007-06-27 17:54   阅读49   **2

字号: 大  中  小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健康理康知识   2007-06-27 17:54   阅读49   评论2

字号: 大  中  小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

(0)

相关推荐

  • 神脏五

    ​形脏四,神脏五 神,藏于五脏 神是生命举动 五脏是生命的中心 中医把全部的生命举动 按照五脏分为五大系统 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 全身组织器官.经络.气血津液 都归属在五脏系统之内 全身的疾病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46讲,奇恒之腑及五脏关系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讲奇恒之腑,它和五脏六腑有点区别,形态像脏腑,但是功能却像脏一样,所以叫做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六个,就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就统称为奇恒之腑.我们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奇恒 ...

  • 情绪与疾病:中医讲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是哪七情 中医学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的七种精神情志活动,是人们对于外在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状态. 五脏是什么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通藏.五 ...

  •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 ...

  • 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提示: 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五神与五脏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 ...

  • 中医讲解牙齿和五脏的关系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除了注意牙齿的保健,还应该多调理身体的五脏.五脏的功能好与坏全都体现在牙齿上,下面寻医问药网中医频道就来为大家介绍牙齿和五脏的具体关系.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 ...

  • 中医核心理论:五脏之间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虽然性能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在论述各个脏腑主要功能之后,明确指出人体的各个脏器在心的统一统帅下,维持既分工又协作 ...

  • 中医基础理论——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和五志,五神是五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五志人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变化.情志活动也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与五脏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神 五神是神.魂.魄.意. ...

  • 中医浅论:痰饮、瘀血和癌症的关系!在中医...

    中医浅论:痰饮.瘀血和癌症的关系! 在中医看来,痰饮和瘀血,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形成的病理性产物,为有形之实邪. 六淫和生物.化学.物理等毒邪入侵,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形 ...

  • 中医:高血压与五脏关系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祖国医学虽未有高血压病的名称,但因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对高血压病多按"眩晕"."头痛" ...

  • 中医七情与五脏的关系,你一定用的到!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总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在我们中医称之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在正常情况七情变化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但是,一旦因内外刺激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