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信使》看历史题材改编电影的成败
本文导读:
改编历史题材电影,除了演员演技到位,还需要注重事件逻辑的自洽。
相对于原创情节电影,历史题材改编电影往往难度更大。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和事件不仅真实存在过,还具有很高知名度,观众进影院之前就了解情节走向甚至结局,万一影片不到位或者太出格,就会让观众觉得虚假空泛。所以改编电影的成败,一要借助历史事件本身影响力,二要看主创团队的演绎能力。
小编今天推荐的这部冷战题材影片《信使》,就堪称衡量历史改编电影水准的标杆。
上世纪六十年代,冷战阴霾笼罩欧洲,西方各国情报机关都对当时苏联政府咄咄逼人的核威胁提心吊胆,绞尽脑汁希望打探苏联发展核武器和针对西方策略的关键情报。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救命稻草式的苏联线人浮出了水面。
此人名叫潘科夫斯基,不仅是卫国战争中屡获嘉奖的英雄,更在战后进入核心部门,成为能接触到机密的高级官员。通过一次“撞大运”式的冒险消息投递,他和英美情报部门取得了第一次联系,表示愿意持续不断地提供机密。而且,他不要钱,要的只是“挽回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实现世界的真正和平”。
英美情报部门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当然也知道,想绕过铜墙铁壁般的克格勃监视网,安全取回信息难度有多大。因此,他们独辟蹊径,找到了一个局外人,一个只懂得天南海北做生意从没当过特工的人来做信使。他,就是影片的主人公,英国商人格林维尔。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被克格勃当场抓获甚至人头落地,格林维尔拒绝了。不过来自美国的美女特工用了一番说辞很快就令他回心转意。
“从警报响起到核灾难到来,只有4分钟。从你家到办公室10分钟,到儿子的学校9分钟。要知道你在这4分钟里,没办法兼顾妻子和儿子。那时电话线路瘫痪、街道交通混乱,无论是孩子学校还是你家里的地下室,根本不够防备核灾难的标准,只是心理安慰罢了。格林维尔先生,在这最后4分钟里,你注定无比后悔,因为你曾经有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但你放弃了。”身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格林维尔点头同意担当信使。
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格林维尔以开辟苏联和东欧市场为由,频繁飞行于莫斯科和伦敦之间。而潘科夫斯基则冠冕堂皇地以苏联工业科技部门领导身份,和格林维尔攀交情拉关系,然后再带着庞大的商业代表团出国回访,通过格林维尔的手,送出了五千份关乎苏联核工业和军事部署的机密情报!
在英美情报官员的群情振奋中,格林维尔和潘科夫斯基这两位性格职业迥然不同的中年人,萌发出真挚的友情。他们由起初的冰冷接头小心试探,到后来的无话不谈相互鼓励,从单纯的线人与信使的关系,发展成为关心对方家人惺惺相惜的好友。在他们亲密的合作下,令全世界心惊胆战的“古巴导弹危机”因为苏联底牌被西方完全掌握而烟消云散。恼羞成怒的赫鲁晓夫当局也由此察觉到,自己的内部出现了叛徒。
得知远在苏联的潘科夫斯基成为调查对象,格林维尔当即失魂落魄地去寻求情报部门帮助,希望他们兑现诺言救出潘科夫斯基一家,却失望地看到对方打算习惯性丢卒保车扬长而去。在他的大声质问和哀求下,美女情报官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最后冒一次险,利用详实周密的逃跑计划配合格林维尔完成营救。
不过,布下天罗地网的克格勃可不是仅凭友情和热情就能战胜的。计划失败,不仅女情报官被驱逐出境、潘科夫斯基被捕,格林维尔也被克格勃从机场带走,遭受了灭顶之灾……
由著名的“卷福”、影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男一号格林维尔,不同于众多同类型影片中那些肩负伟大理想“高大上”的形象,而是侧重于从更平视的角度诠释一个小人物面对大时代的思想斗争和命运转变,因而难能可贵。
不仅仅是格林维尔被美女特工那段“4分钟”理论彻底激发出保护妻儿勇气那一段,“卷福”在全片中对格林维尔的性格刻画都富有层次感,堪称完美。
首先是一个“特工小白”心路历程,让人感同身受。美女特工动情的话术表演,就让他点头接下这掉脑袋的营生,格林维尔还真是“小白”得可以。从他第一次走进莫斯科,脸上僵硬的表情、明显机械化不自然的手部动作,再到初见潘科夫斯基时不由自主的东张西望,令观众不禁为这个“业余信使”捏了一把汗。
即便是能安全完成任务回到国内,但成为潘科夫斯基固定信使后的格林维尔,因为死守无数秘密不能诉说,因为时刻害怕被抓而失去家庭,开始变得歇斯底里,性格暴躁。他会在一家人露营时,因为儿子忘记带备用雨伞就大发雷霆,会在恩爱的妻子面前突然情绪失控。这一系列性格的突变,不仅使妻子对丈夫的“莫斯科生意”心生疑惑,更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编外特工”情绪中的颗粒感,使得形象更加立体,有血有肉。
其次是一个男人对待友谊的态度令人信服。在初见潘科夫斯基时,格林维尔明显局促不安,既对苏联的习俗习惯不适应,也对线人举重若轻意志坚定的军人作风不适应。这是绝对不搭调的两个人勉强拼凑起来的情报搭档。而随着两人见面的频繁和两人相互了解的加深,格林维尔与潘科夫斯基的友谊也日趋厚重,这才为最后格林维尔的只身犯险奠定了基础。
而两人在克格勃监狱中的最后一次见面,足以令所有人潸然泪下。经历了严刑拷打和精神崩溃的潘科夫斯基,已经对生命生活丧失了所有信心,也对自己抛弃荣华富贵与西方合作的行为充满了怀疑。在军官们的监视下,他对好友说:“我做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这个世界一点儿也没有改变。”但格林维尔却不顾一切地挣脱军官们的控制,扯破喉咙大喊,“不!你做到了!古巴的危机结束了,你拯救了所有人,你做到了!”潘科夫斯基原本死气沉沉的眼神中终于浮现出了笑意。
最后则是一个人经历的劫难令所有人动容。为了演好格林维尔这个角色,演员“卷福”可谓吃尽苦头暴瘦了几十磅,在狱中生动展示出形销骨立苟延残喘的可怕形象。影片用凝练到位的几组画面,准确传递出他在牢中的悲惨质感。
冬日寒风飞雪、萧瑟阴冷,牢房窗户碎裂,衣着单薄的格林维尔浑身发抖,拼命用一团废纸去堵住漏风的窗。看着腐烂变质的食物,他艰难地放进嘴里,再用尽全身力气咽下去。影片对整栋监狱的呈现,则是从铁丝网外拍摄出冷色调画面,充满凝重、衰败又压抑的氛围,散发着格林维尔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气氛。
可见,经过“卷福”倾力演绎的格林维尔,实在是为这部历史改编电影增色不少。但是,正是因为两个男主人公的表演出众拿捏得当,反而使这部电影在情节上显出了缺少悬念和节奏的不足。整部片子情感戏份多,逻辑理性少,个人表演多,环境铺垫少,美中不足。
而在当年真正的“潘科夫斯基”案件中,潘科夫斯基并不是只有格林维尔这一位信使。他是在英国大使馆情报员暴露行迹不能再合作之后,才临时启用了这位“编外特工”。潘科夫斯基能够获得巨量情报,不单单是个人行为,还利用了多位军方将领和政府高官对他的盲目信任。在调查抓捕潘科夫斯基的两年多时间里,克格勃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还不惜启用包括高精度超远距摄像摄影机在内的顶尖设备。如果影片分出些精力还原出这些补充信息,观众才会真正理解两位主人公的命运和结局,而不至于生出突兀费解之感。
所以说,改编历史题材电影,除了演员演技到位,还需要注重事件逻辑的自洽。一旦出现《信使》当中情节安排失重的现象,即便演员再出色,一样会被平淡简单的情节拖累,这才是历史题材电影成败的关键。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