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 经
一.肝肾不足型:年逾十八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发展至闭经。全身症状:体质虚弱,腰痠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或细涩。1.可用归肾丸,2.加减苁蓉菟丝子丸,3.滋肾补冲丸。
肾气不足证 [主症] 年逾18周岁,月经未至或来潮后复闭。素体虚弱,头晕耳鸣,第二性征不足,腰腿酸软,腹无胀痛,小便频数。舌淡红,脉沉细。[常用方] 大补元煎
肾气不足证 (1)临床见证:年逾18周岁尚未行经,或初潮偏晚而常有停闭,或月经已潮而又后期量少至停闭,长于3个月以上。体质纤弱,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不伴有全身征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多沉弱。4.通脉大生片5.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肝肾虚损证(1)临床见证:既往月经正常,由于堕胎、小产、分娩后,或大病久病后,或月经骤然停闭,或月经逐渐减少、延后以至停闭。或腰酸腿软,或阴道干涩,或形体瘦削,面色少华,毛发脱落,神疲倦怠,舌黯淡,苔薄白或薄黄,脉多沉弱或细数无力。6.育阴汤7.补阴益肾汤
二.气血虚弱型:月经逐渐后延,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全身症状:或头昏眼花,或心悸气短,神疲肢软,或食欲不振,毛发不泽易脱落,赢瘦萎黄,脉沉缓或虚数,舌淡苔少或白薄。可选用人参养营汤或圣愈汤或八珍汤。
气血虚弱证 临床见证: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月经量逐渐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经闭。或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少,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眠差多梦,毛发不泽或早见白发。 ①十全大补汤 ②滋血汤
三.阴虚血燥型:经血由少而至停闭。全身症状: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交睫盗汗,或骨蒸劳热,或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可用加减一阴煎或补肾地黄丸或瓜石汤。
归肾丸(《景岳全书》)合玉女煎(《景岳全书》)全方重在填精补肾,养阴清热调冲。
四.气滞血瘀型:月经数月不行。全身症状: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闷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可用血府逐瘀汤或生化通经汤或逍遥散。
温经汤,若寒凝血瘀,证见四肢不温,小腹冷痛,苔白,脉沉紧。洽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血瘀气滞证 临床见证:既往月经正常,突然停闭不行,伴情志抑郁或易怒,胁痛或少腹胀痛拒按,舌质正常或黯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紧。素体情志偏急或抑郁内向,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冲任闭阻,或前次经期、产时血室正开,感寒、饮冷、涉水,寒凝气滞血瘀,冲任闭阻,经闭不行;或热邪煎熬津血,冲任瘀滞,经不得行。病程短暂者可见舌、苔如常,病久可见舌黯或瘀斑。①膈下逐瘀汤②温经汤。
五.痰湿阻滞型:月经停闭。全身症状: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多痰,神疲倦怠,或面浮足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可用苍附导痰丸、丹溪痰湿方、加减香砂六君子汤。
痰湿阻滞证 临床见证:月经量少、延后渐至停闭,形体日渐肥胖,或面部生痤疮,或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或胸胁满闷,或呕恶痰多,或神疲倦怠,舌淡胖嫩,苔白腻多津,脉滑或沉。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加皂角刺、菟丝子
六、血寒凝滞证 [主症] 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软温,大便不实。苔白,脉沉紧。[常用方] 温经汤
【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现代研究】【疗效评定】【其它疗法】
[概述] 。 .
女子年逾十八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闭经。
有的少女初潮后一段时间内有停经现象,及更年期的停经及绝经;妊娠期或哺乳期暂时性的停经现象等,属生理现象,不作闭经论。也有的妇女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偶见一两次月经不潮.又无其他不适者.亦可暂不作病论。至于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而无月经者(如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或卵巢后天损坏,或垂体肿瘤,或子宫颈、阴道、处女膜、阴唇等处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损伤造成粘连闭锁,经血不能外溢等),非药物治疗所能奏效.本节不予论述。
[历史沿革]
闭经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称为: “女子不月”、 “月事不来”、 “血枯”.并记载了第一张妇科处方一一四乌贼骨一虑茹丸。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称“经水断绝”.概括其病因为“因虚,积冷,结气”。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月水不通候》称“月水不通”.较为详细地记载了闭经的内、外病因,提出。津液不生,血气不成”、 “醉以入房……劳伤过度、血气枯竭”,以及“先经唾血及吐血,下血,谓之脱血,使血枯,亦月事不来”。唐.《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提出,“血瘀滞……妇人经闭不行”。元.《丹溪心法.妇人》栽有“躯脂满经闭者”.明.李梃《医
学入门》论有“虫证经闭”。这些认识于当时确属不易。继后.众医家对闭经多分虚实论述.尤以《景岳全书。妇人规.血枯经闭》以“血枯”, 。血隔”立论,言简理明。《傅青主女科。上卷.年未老经水断》特别突出“经水出诸肾”、 “经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故“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 “肾水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为后世以肾为本治虚证闭经奠定了理论基础。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调经门》明确指出痨瘵闭经是“经闭久嗽,又见骨蒸潮热……则为之血风痨”。说明闭经病因多端, 当分别原因论治。 .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复杂,有因脏腑功能失常以致冲任气血失调或脏腑虚亏而致冲任俱虚发生经闭者,有因冲任损伤.器质性受损而经不来者,也有因它病而致经不潮者,按。辨证求因”原则可分虚实两端。虚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以致肝肾不足或气血虚弱,以致血虚精少,血海空虚,无余可下,也有阴虚血燥而闭经的,但较少见;实者多因邪气阻隔如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一,肝肾不足 禀赋不足,肾气未盛,精气未裕,肝血虚少,冲任不充.无以化为经血,乃致经闭.此常是少女闭经的主要原因。或因多产,堕胎、房劳无节,或久病及肾,以致肾精亏损,肝血耗伤,,精血匮乏.源竭流断,冲任俱虚,胞宫无经血可下而成闭经.正如《医学正传.妇人科。月经》所云; “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曰以干涸。。
也有因肾阳虚弱,命火不足,阳虚生寒,寒凝经脉而为虚寒经闭的。
二、气血虚弱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饮食劳倦.忧思过度。损伤心脾。或大病,久病,或数脱于血(吐血,下血,堕胎、小产等)。或哺乳过久.或虫积噬血,以致营血大亏,冲任血虚.无血化经水,致成经闭。《兰室秘藏.妇人门。经闭不行》云。“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
三、阴虚血燥 素体阴虚,或失血阴亏,或久病营血亏耗.或劳瘵骨蒸,或辛燥伤阴,阴虚生热.燥灼营阴,血海干涸,发为经闭, 重至虚劳闭经.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血枯经闭》说: “正因阴竭,所以血枯……或以咳嗽,或以夜热”。
四。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肝气不舒,心气不开,脾气不化等),气结则血滞。或经期、产时血室正开,风冷寒邪入侵胞宫,或内伤生冷寒凉,血得寒则瘀滞。或热邪煎熬阴血而稠涩。气滞血瘀相因为患, 冲任瘀滞,胞脉阻隔.故经水不行。《万氏女科。经闭不行》曰:“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
五、痰湿阻滞 肥胖之人,痰湿之体,复困脾阳失运,湿聚痰盛.脂、痰、湿阻滞冲任.胞脉壅塞而经不行。《女科切要》说: “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
此外,亦有因手术损伤或滥用药物引起闭经的,临诊时须注意察询。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一)临床表现 女子年逾十八岁而月经尚未初潮或伴有禀赋不足. 冲任未充等征象(如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生殖器官发育较差等); 或月经周期建立以后非生理性停经三个月以上。不同病因,可伴随不同症状。原发性闭经原因较难查询,伴随症状亦不典型;继发陆闭经常发生于某种疾病之后,如产时产后大出血继以月经不潮,常渐见毛发脱落,阴毛稀少.精神萎靡,牙齿枯松,生殖器官萎缩等衰退现象。又如有咳嗽,骨蒸潮热,或咯血,可能为肺痨引起经闭。若有钩虫、蛔虫、疟疾等病史而出现闭经者,常伴贫血症状。
(二).检查 未婚青年女子巳逾初潮年龄阶段而月经未潮者,应首先了解患者发育情况,营养状况,生活条件,疾病史.一般经检查可以发现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和生殖器官是否正常。若发育正常而不行经者,应作进一步检查,找出闭经的原因。 生育年龄妇女停经应通过检查首先排除妊娠(见鉴别诊断表).或了解有无手术史,产后出血史、有无生活环境情况改变.有无长期不适当的服药史和不良的饮食嗜好.或其他疾病史。然后再作有关检查。
35岁以上的妇女非孕而经不潮,又无明显症状者,应考虑是否为早发绝经。
二,鉴别诊断(见下页鉴别表)
[辨证论治] ,
确诊闭经以后,则应辨别证候的虚实以论治。
一般而论,已逾常人初潮年龄尚未行经者,多属先天不足,月经逐渐稀发以至经闭并伴有其他虚象者.多属虚损。如以往月经基本正常而骤然停经又伴其他实象的,多属实证。临证时应根据患者素体情况,初潮年龄.所在年龄阶段、月经史,胎产史,甚至 闭经与早孕鉴别表
┏━━━━━━┳━━━━━━━━━━━━━━━━━━━┳━━━━━━━━━━━━━━━━━━━━┓
┃ ┃ 闭 经 ┃ 早 孕 ┃
┣━━━━━━╋━━━━━━━━━━━━━━━━━━━╋━━━━━━━━━━━━━━━━━━━━┫
┃ 临床特征 ┃停经前多有月经失调.继而闭经。也有突 ┃月经多由正常而突然停经.常伴有厌食、择 ┃
┃ ┃然停闭的.常伴小腹胀痛等证,或兼其它 ┃食,恶心呕吐,倦怠等早孕反应,但也有 ┃
┃ ┃病证.也有可能不出现其他症状。 ┃不出现任何早孕反应的 ┃
┣━━━━━━╋━━━━━━━━━━━━━━━━━━━╋━━━━━━━━━━━━━━━━━━━━┫
┃脉象 ┃脉多沉涩或虚数,也可见滑脉 ┃脉滑.来势流利应指。 ┃
┣━━━━━━╋━━━━━━━━━━━━━━━━━━━╋━━━━━━━━━━━━━━━━━━━━┫
┃妇科检查 ┃无妊娠体征’ ┃宫颈着色,子宫体增大符合孕月.质软。 ┃
┃ ┃ ┃乳房增大,乳晕黯黑加宽. ┃
┣━━━━━━╋━━━━━━━━━━━━━━━━━━━╋━━━━━━━━━━━━━━━━━━━━┫
┃妊娠试验 ┃阴性 ┃阳性 ┃
┗━━━━━━┻━━━━━━━━━━━━━━━━━━━┻━━━━━━━━━━━━━━━━━━━━┛
家族史等,结合现证以辨虚、实、寒、热。治疗以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但终须照顾气血.不可以通而见血为快。
一.肝肾不足型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年逾十八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发展至闭经。
2。全身症状: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或细涩。
3.证候分析:禀赋素弱.肾气不足,天癸甚微,冲任未通,故月经迟迟不潮;或虽曾来潮又中断数月不至或由肝肾亏虚,冲任虚损,故月经逐渐延后量少而至闭经。腰酸头晕耳鸣.舌,脉征象等均为肝肾不足之征。 .
(二)治疗
1.治则:补肾养肝调经。 ’
2.方药:可用归肾丸,或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或滋肾补冲丸。
(1)归肾丸(方见“月经过少”)加鸡血藤、何首乌。
本方以补肾气、益精血、调肝脾为主,加鸡血藤、何首乌以增强补血之效。肾气得充.肝血和调,化源充足,冲任得养,血海渐盈,则月经可望复常。
(2)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中医妇科临床手册.闭经》):
苁蓉 菟丝子 复盆子 淫羊藿 桑寄生 枸杞 当归 熟地 焦艾叶 紫河车
方中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紫河车温肾助阳、养血填精;枸杞、熟地滋肾养肝;当归、艾叶温经养血;桑寄生补肾通络;复盆子补肾益精。全方补养肝肾而益冲任.温滋并用,气、精、血同补,使阳旺阴充,冲任通盛而闭经得愈。
(3)滋肾补冲丸(《中药制剂》):
苁蓉 菟丝子 羊藿 寄生 枸杞 熟地 当归 益母草 艾叶 砂仁 琥珀
方中苁蓉。菟丝子,羊藿、寄生、枸杞、熟地补益肝肾;当归、益母草、琥珀、艾叶、砂仁理气活血,活血调经。若证见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带下量多色白清稀,舌淡脉沉细或沉迟,为肾阳虚衰,可加紫石英、鹿角片、巴戟、补骨脂、仙茅等温肾养血益冲之品.若证见咽干、手足心烦热为肾阴虚生热,酌加玄参、知母、丹皮、地骨皮.去复盆子、艾叶。若见盗汗、骨蒸劳热等象,可参照阴虚血燥经闭处理。
二、气血虚弱型 ’
(一)辨证
1。妇科证侯特点:月经逐渐后延,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
2。全身症状:或头昏眼花,或心悸气短,神疲肢软, 或食欲不振. 毛发不泽易脱落.赢瘦萎黄。脉沉缓或虚数.舌淡苔少或白薄。 ’
3.证候分析:屡伤于血.或心脾受损,化源不足,血虚气弱,冲任失养, 血海空虚.以致月经停闭。余证均为血虚不荣,气虚不布所致。
(二)治疗
1.治则:补气养血调经。 、
2.方药:可选用人参养营汤或圣愈汤或八珍汤。’ 、
(1)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痼冷》),
人参 黄芪 煨白术 茯苓 远志 陈皮 五味子 当归 白芍 熟地 桂心 炙甘草
原方治积劳虚损。以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配以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甘草补益中气;当归、白芍,熟地养血调经;五味子益气养心;远志宁心安神;桂心温阳和营。全方补气生血养营,以益生发之气,阳生阴长,精充血旺,则经行如常。
(2)圣愈汤(方见痛经);
原方“治诸恶疮血出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之证。
方中四物养血,参、芪益气。阳生则阴长,气旺则血充。候正气恢复,冲任得养.血海满盈,略佐通利。经水可复行。
(3)八珍汤(《正体类要》):
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方中四君补气.四物养血,补气可以生血,养血可以益气。待气血渐复后,再酌情加泽兰√茺蔚子、鸡血藤、丹参、山楂,牛膝等活血通经。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经闭,除见气血虚弱证象外.更见神情淡漠,阴道干涩.阴、腋毛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等证,此乃精血亏败.肾气虚惫,冲任虚衰.可于(1)方加仙茅专温命火, 鹿角霜,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血.长期服用。若因思虑过度.营阴暗耗而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方用柏子仁丸(《济阴纲目.经闭门.治血枯经闭》)。方中柏子仁养心.清润生津;熟地滋阴养血;续断补肝肾;卷柏、牛膝、泽兰通血脉。本方活血之中兼以养血,行中有补。若因虫积而致血虚闭经,当先治虫(同于内科).继以扶脾胃.补气血而治经闭。 .
三,阴虚血燥型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血由少而渐至停闭。
2.全身症状;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交睫盗汗,或骨蒸劳热.或咳嗽唾血。舌红苔少,脉细数。.
3.证侯分析:阴虚内热,热燥血亏,血海渐涸.故月经由少以致停闭,并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虚热证象。若阴虚日久.精血亏损,虚火内炽.致成阴虚劳热.可见形体羸瘦.骨蒸潮热.或咳嗽唾血等证。
(二)治疗
1.治则:养阴清热调经
2.方药:可用加减一阴煎或补肾地黄丸或瓜石汤.
(1)加减一阴煎(方见月经后期)加黄精、丹参,枳壳。
本方以生地、麦冬、知母滋阴清热;熟地、黄精、白芍养血益精;地骨皮凉血退蒸.除虚热;丹参活血凉血,除烦安神;枳壳调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
(2)补肾地黄丸(《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
热地 枣皮 山药 茯苓 丹皮 桑螵蛸 泽泻 知母 黄柏 玄参 龟板 麦冬 竹叶 远志 枣仁
此方以知柏地黄丸滋养肾水除虚劳.配玄参、龟板、桑螵蛸滋阴敛汗;麦冬,竹叶润肺清虚热;远志、枣仁养心安神;全方能益水源而降浮热。
(3)瓜石汤(《刘奉五妇科经验。闭经》):
瓜蒌 石斛 玄参 麦冬 生地 瞿麦 车前子 益母草 马尾连 牛膝
方中瓜萎甘寒润燥,宽肠利气;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玄参、麦冬养阴滋液;生地滋阴清热;瞿麦、车前子、益母草通经活血;马尾连清胃热;牛膝引血下行.适于阴虚血燥. 胃火消烁之闭经。若虚烦潮热甚者,方中加青蒿、鳖甲;若兼咳嗽唾血者,酌加五味子、百合、川贝,阿胶。若虚烦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夜交藤。如有结核病.同时应给以抗痨治疗.
四、气滞血瘀型
(一)辨证
1。妇科证侯特点:月经数月不行.
2.全身症状: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3.证候分析:气以宣通为顺,气机抑郁.不能行血,冲任不通,则经闭不行。气滞不宣,则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瘀血内停,积于血海,冲任受阻.则少腹胀痛拒按。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为瘀滞之象。 .
(二)治疗
1。治则: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2.方药:可用血府逐瘀汤或生化通经汤或逍遥散。
(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证目》):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原方治头痛、胸痛、夜睡梦多等证届瘀血为患者。
选用本方以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牛膝引血通经,柴胡,枳壳舒肝理气;桔梗开胸宣气;甘草和中。本方能行血分瘀滞,解气分郁结,瘀去气行,则诸证可除。
(2)生化通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经闭》):
原方用于经闭血瘀型。 .
酒丹参 当归尾 桃仁 红花 泽兰 土牛膝 香附
方中丹参、当归尾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泽兰、土牛膝活血祛瘀通经;香附理气行滞。
(3)逍遥散(方见月经先后无定期)合四物汤(方见月经过少)加鸡血藤、茺蔚子。诸药合用既疏肝健脾,又具养血通络之效。宜于肝郁脾虚而致气滞血瘀之经闭。若属于气滞,证见胸胁及少腹胀甚者,方中加莪术、青皮,木香。偏于血瘀.证见少腹疼痛拒按者,上方加姜黄、三棱,若寒凝血瘀,证见四肢不温,小腹冷痛,苔白,脉沉紧。
洽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可用温经汤(方觅商经入着因实热滞涩而瘀者.证见小腹疼痛.灼热,带下色黄.脉数、苔黄,宜佐以清热化瘀,,可于上方加黄柏,败酱草。丹皮。
五,痰湿阻滞型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月经停闭。
2.全身症状: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多痰,神疲倦怠.或面浮足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 ;
3.证候分析:肥胖主体,多痰多湿。痰湿阻滞.气血不畅, 冲任壅塞, 故月经停闭。痰湿困脾,故见胸闷呕恶.神疲倦怠。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色白。脾湿不运,痰湿内阻,故面浮足肿.苔白腻.脉滑。
(二)治疗
1.治则: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
2。方药:可选用苍附导痰丸,丹溪痰湿方、加减香砂六君子汤。
(1)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合佛手散(《普济本事方》)。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香附 南星 枳壳 生姜 神曲 当归 川芎
方中二陈化痰燥湿和胃健脾;苍术燥湿健脾.南星燥湿化痰.香附,枳壳理气行滞,生姜,神曲温中和胃消滞.当归,川芎活血通经。全方有燥湿健脾化痰,活血通经之功.
(2)丹溪痰湿方(《丹溪心法.痰》):
苍术 白术 半夏 茯苓 滑石 香附 川芎 当归
原方治湿痰。
方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健脾燥湿化痰;滑石利水渗湿,、湿去则痰不生;香附理气行滞;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3)加减香砂六君子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经闭》):
泡参 茯苓 白木 法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当归 川芎
原方治经闭脾虚型兼有痰湿阻滞者. .
方中泡参,茯苓,白术、法夏健脾化痰;陈皮、木香、砂仁理气行滞;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若痰湿化热,带下色黄,苔黄腻者,加黄连、黄芩。若呕恶.满闷者,加厚朴、竹茹。若因湿热阻滞者,可用四妙散(苍术、黄柏,牛膝、苡仁)加晚蚕沙、茜草、鸡血藤、益母草除湿清热,活血通络.
[其它治疗] .
一、单方验方 .
1。蚕沙酒:蚕沙六两(180克)炒黄.陈酒1500毫升,浸泡3-6小时.隔水煮二小时。滤去蚕沙.取酒服用。每服30毫升. 日二次,上午10时及下午4时各服一次。
2.红兰花酒。
3。益母草15克,红糖30克,煎水服。每日一剂,连用2-4剂。 ’”一
4.通经蛋:用孕妇尿泡鸡蛋。以鲜蛋敲裂缝,用3月孕以上孕妇尿泡48小时后取出洗净。冷水用文火煮熟.每日吃一个.10~12天为一疗程.(《哈尔滨中医》2.3(5);161,1962)。
5。红花9克、黑豆90克,红糖60克,水煎服(《中医妇科学》教材)。
6。当归9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
二、针灸疗法
1.体针:取三阴交、关元穴,虚证配足三里、血海,肾俞;实证配太冲、中极。
2.耳针:子宫、内分泌、卵巢、皮质下、神门、交感等穴。
[预防与护理] 、
1。注意摄生.经行前后及产后血室正开:邪气易侵, 故应注意摄生, 勿受寒湿.以免寒凝血结。、
2.保养脾胃。经行之际忌食过于寒凉酸冷之物,以免损伤脾阳或凝滞气血。
3。心情愉快。减少精神刺激。如巳患闭经则注意精神治疗.做到“治病”、“懂病。.发挥病员主观能动性,解除精神压力,促使疾病向愈。 。
4。增强体质,作好计划生育,减少或避免流产及手术损伤。
5.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及寄生虫痛.消除导致闭经的因素。积极治疗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等病。
[预后] 、 ,
《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现虽已不属不治之证,但由于闭经原因复杂,病程较长,故疗程亦长,有的虚证闭经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闭经则疗效常不理想,但多数功能失调性闭经则预后良好。
[结语]
闭经是月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上虽分虚、实两端,虚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但病因多端,机理复杂.故在诊断上须通过有关检查.排除生理性闭经.找出引起闭经的原因;若因他病或器质性原因引起闭经.则又当先治它病或在判断病势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切不可不分情况以通为快。补不可滋滞,泻不可峻攻,须在调理气血中寓以泻,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因势利导。
[文献摘录] 、
《诸病源侯论》:妇人月水不通者.由劳损血气,致令体虚受凤冷。风冷邪气客于胞内.伤损冲任之脉,并手太阳少阴急经,致胞络内绝,血气不通,故也。
《本草衍义》: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思虑过当:多致劳损.……女则月水先闭。
《妇人良方大全.调经门.月经不通方论》: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
《兰室秘藏。妇人门.经闭不行有三沦》:妇人脾胃久虚, 或形羸气血俱衰, 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津液既绝,为热所灼,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宜泻胃之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安心和血、泻火,经自行矣。”
《万氏女科.经闭》: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
《景岳全书.妇人规》:血枯之与血隔.本自不同。……凡妇女病损至旬月半载之后,卿l未有不闭经者.正因阴竭.所以血枯。枯之为义,无血而然,故或以羸弱,或以困倦,或以咳嗽.或以夜热.或以食饮减少.或以亡血失血,及一切无胀无痛,无阻无隔,而经有久不至者,即无非血枯经闭之候。欲其不枯,无如养营;欲以通之.无如充之。但使雪消而春水自来,血盈则经脉自至。源泉混混,又孰有能阻之者奈何。今之为治者,不沦有滞无滞,多兼开导之药。其有甚者,则专以桃仁红花之类,通利为事。岂知血滞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血既枯矣,而复通之,则枯者愈枯,其与榨乾汁者何异,为不知枯字之义耳,为害不小,无或蹈此弊也。
《济阴纲目.经闭门.论经闭大法》引朱丹溪云;经不通,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或因久患潮热销血,或因久发盗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少进而不生血,或因痢疾失血。治宜生血行血,除热调和之剂,随证用之。或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宜调心气,通心经,使血生而经自行矣。
《叶天士女科证治.调经下.心虚闭经》:心为气血之主,而脾为气血之本也。若忧虑伤心,心气虚耗,不能生血;脾乃心主子。脾失所养,则不当饮食,绝生化之源矣。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月事不来》:血不足而月事不至。
闭经系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所致。以女子年过18周岁月经未至,或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又停经3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相当于原、继发性闭经。
诊断依据
1.年逾18周岁女子,月经尚未初潮者,属原发性闭经。
2.女子已行经而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属继发性闭经。
3。须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等生理性停经相鉴别。
证治概要
闭经的主要病变在胞宫与冲任。其致病原因复杂,有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也可由月经不调发展而来,也有因他病致闭经等。但关键在于冲任气血失调。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虚实,但由于病变过程较为复杂,往往会出现虚实夹杂,故应注意全面分析。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予虚补实通。虚证以补肾滋肾,或补脾益气,或补血益阴以滋养经血之源;实证以行气活血,或温经通脉,或祛邪行滞以疏通冲任经脉5虚实夹杂者,治当兼顾。 '
分证选方 、
一、肾气不足证
[主症] 年逾18周岁,月经未至或来潮后复闭。素体虚弱,头晕耳鸣,第二性征不足,腰腿酸软,腹无胀痛,小便频数。舌淡红,脉沉细。
[治法]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常用方]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人参6~60g,山药6g,熟地黄6—60g,杜仲6g,当归6—9g,山茱萸3g,枸杞9g,炙甘草3—6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如闭经日久,畏寒肢冷甚者,为元阳不足,酌加菟丝子、肉桂、紫河车以温肾助阳。
2。如夜尿频数者,酌加金樱子、覆盆子补肾固涩。
3.若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以补气健脾。
4.如有血滞者,去山萸肉,加川芎以活血行气。
5.如兼滑泄者,加五味子、破故纸以补肾涩精。
[按语]
1。景岳曾称本方为“救本培元第一要方”,凡体质虚弱,元阳不足均可服用此方。
2.本方为益肾健脾,大补元气之剂,肝火湿热者忌用。
3。本方宜食远温服,否则易呆胃,影响药物的吸收。
[参用方] 、
1.归肾丸(《景岳全书》):熟地黄250g,山药、山萸肉、茯苓、枸杞子、炒杜仲、菟丝子各120g,当归90g,上药为丸。每次lOg,空腹时用滚水或淡盐汤送下,每日2次。功用:滋肾补阴,养血调肝。主治: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之月经量少、闭经,伴见头昏腰酸,两腿酸软,带下偏少,大便偏于,小便较频者。
2。左归饮(《景岳全书》):熟地黄10-15g,山药、枸杞子6g,炙甘草3g,茯苓6g,山茱萸5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养阴补肾。主治:肾阴不足之月经量少,后期,闭经。可见头昏腰酸,烦躁寐差,带下甚少者。
3.当归饮(《景岳全书》):熟地黄8—30g,炒山药6g,山茱萸3g,枸杞子6g,炙甘草5g,姜杜仲6g,肉桂4g,制附子7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温肾填精。主治:虚寒性月经量少,后期,闭经,伴见腰酸肢冷,精神疲乏,舌质淡红,脉细者。
4.溢经汤(《辨证录》):熟地黄、白术各30g,山药、当归各15g,生酸枣仁、白芍、沙参各9g,丹皮、人参各6g,柴胡、杜仲各3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健脾益气,滋肾养阴。主治:妇人肝肾不足,月经闭止不行。
5。大补二天膏(《陈素庵妇科补解》):熟地黄lOOg,丹皮、山萸肉、黄芪、白术各60g,酸枣仁、茯苓、泽泻各45g,山药120k,远志肉、当归、白芍、茯神、龙眼肉各30g。熬成膏剂。每次工5ml,每日3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益肾水,补脾土。主治:室女先后天俱不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
二、气血亏虚证
[主症] 月经周期后延,经量偏少,继而闭经。面色不荣,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 补气益血调经。
[常用方]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芍90g,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炙甘草各30g,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22.5g,炒远志15g。共为细末,每次12g,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
服,每日2次。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辨证加减]
1.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经闭,见神情淡漠,阴道干涩,阴毛、腋毛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等,为精血亏败,肾气虚惫,冲任虚衰之症,加鹿茸、鹿角霜、紫河车等血肉之品,长期服用。
2.虫积所致血虚闭经者,当先驱虫,后加人大枣、砂仁、木香以扶脾胃补气血。
3。腹胀便溏去当归、熟地黄,加煨木香、砂仁以健脾助运。
4.腹鸣形寒,加炮姜、炙桂枝、大枣以温经祛寒。
[按语]
1。本方补气在于生血,养血所以益荣,凡脾肺气虚,营血不足诸证均可应用。
2。本方药性偏温,阴虚火旺者慎用。
[参用方]
1。小营煎(《景岳全书》):当归、熟地黄、枸杞6—9g,炒芍药、炒山药6g,炙甘草3—6so水煎服。功用:补血养阴。主治: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经期腹痛伴见头昏心慌,面色少华,夜寐较差,舌淡红,脉细弦。
2.四二五合方(《刘奉五妇科经验》):熟地黄、牛膝、仙灵脾各12g,枸杞子15g,当归、白芍、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仙茅各9g,川芎3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补血益肾。主治:血虚肾亏所致的闭经或席汉氏综合征。 .
3.补肾地黄汤(《陈素庵妇科补解》):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泽泻、山药、远志、茯神、丹皮、酸枣仁、玄参、桑螵蛸、竹叶、龟甲、山茱萸各等份。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滋肾养血、壮水制火。主治:血虚日久,渐至阴虚血枯经闭者,症见月经停闭,形体赢瘦,骨蒸潮热,或咳嗽唾血,两颧潮红,舌绛苔少,甚或无苔,脉细数。
4.渝经汤(《叶氏女科证治》):人参、茯苓、熟地黄、小茴香各2.1g,蜜炙白术、川芎各3g,甘草、黄芩、柴胡、麸炒枳壳各3。9g,当归、白芍、香附各4.5g,生姜3片,灯心草7根。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养血益气,疏肝通经。主治:妇女十七八岁经脉不通,或阻隔半年、百日,面色青黄,饮食不思,或作寒热,头痛眩晕,腹中结块,烦闷呕吐,或作膨胀。
5.调经养荣汤(《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当归身4.5g,川芎、陈皮各2。1g,白芍、丹参、白术各2.4g,熟地黄、香附各3g,生地黄、牡丹皮各1.5g,延胡索工。8g.,砂仁0.6g,红花0.9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养血调经。主治:妇人血枯经闭,饮食无味,腰腿酸困,脐腹胀痛。
三、痰湿阻滞证
[主症] 月经停闭,形体肥胖,神疲嗜睡,头晕目眩,胸闷泛恶多痰,带下量多,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 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
[常用方] 苍附导痰丸(《叶氏女科证治》)合佛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制香附、炒枳壳各60g,陈皮、半夏、茯苓各45g,胆南星、甘草各30g,当归、川芎各15g。上为末,姜汁和神曲为丸。每次6—9g,每日2次,淡姜汤下。亦
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辨证加减]
1.若胸脘满闷者,酌加瓜蒌、枳壳以宽胸理气。
2.肢体浮肿明显者,酌加益母草、泽泻、泽兰以调经利水。
3.若大便偏溏者,去炒枳壳、当归,加六曲、砂仁以健脾和胃。
4。若烦躁口渴,苔黄腻者,加丹皮、炒栀子以清肝火。
[按语]
1.本方阴虚火旺,心肝郁火,津液亏耗者忌服。
2.本证型常与多囊卵巢或脑垂体肿瘤等病变有关。治疗既要化痰消脂,又要针对原因治其根本,偏肾阳虚兼脾弱的,宜补肾助阳,健脾渗湿;偏肝郁气滞的,宜疏肝解郁。化痰利湿。
3.据部分临床资料显示,本方似具较强的镇咳祛痰、镇吐、抗炎、消肿及对脑血管的影响等药理活性,故临床运用于痰湿较甚,脂肪满溢的形体肥胖、量少、闭经患
者,待病情稍缓和,从肾虚论治。
4.本方合佛手散同治痰湿阻滞者尤佳,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不宜。
[参用方]
1.痰湿闭经方(《中医妇科验方选》):苍术15g,茯苓18g,川芎、神曲、半夏、陈皮、香附、桃仁、车前子、王不留行各12g,鸡内金、仙灵脾、川续断各30g,当归、牛膝各15g,肉桂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燥湿化痰,理气调经。主治:月经后期量少,痰湿闭经。
2。丹溪治湿痰方(《丹溪心法》):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滑石、香附、川芎、当归各等份。水煎服,每日工剂。功用:豁痰除湿,活血通经。主治:痰湿阻滞型闭经。
3.加减香砂六君子汤(《中医妇科治疗学》):南沙参、茯苓、白术、制半夏、陈皮、木香、当归、川I芎各lOg,砂仁2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健脾化痰,活血通经。主治:脾虚痰湿之闭经。
4.四物合二陈汤(《陈素庵妇科补解》):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海藻、红花、香附、丹皮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导痰行血。主治:妇人脾虚,月经闭塞不行;或妇人体肥,月经不通。
四、阴虚内热证
[主症] 月经先多后少,渐至闭经。五心烦热,颧红升火,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调经。
[常用方] 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
生地黄、芍药、麦冬各6g,熟地黄10—15g,炙甘草3g,知母、地骨皮各5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
1。阴虚火旺,潮热明显者,加玄参、炙鳖甲、青蒿以滋阴降火。
2.脾胃薄弱,大便偏溏者,去熟地黄,加炒白术、、焦建曲、淮山药以健脾和胃。
3.心烦不寐者,加柏子仁、丹参、珍珠母以宁心安神。
4.阴虚肺燥,咳嗽咯血者,加白及、仙鹤草以养阴止血。
[按语]
1.本方滋腻,宜食远温服。
2.脾虚血寒者忌服。
3。本方为治水亏火盛之剂,对阴虚火旺之月经失调,劳损血枯之经闭每获良效。临床运用时须注意护津保液,调理脾胃,并使病人保持“心静神安”。
[参用方]
1.瓜石汤(《刘奉五妇科经验》):瓜蒌15g,石斛、生地黄、牛膝、益母草各12g,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g,马尾连6g,水煎服,每日l剂。功用:滋阴清热调经。主治:阴虚胃热所致的血涸闭经。
2.鳖甲养阴煎(《中医妇科治疗学》):鳖甲、龟甲、干地黄、枸杞子、麦冬、杭白芍各9g,首乌藤15g,地骨皮、茯神各9g,丹皮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主治:妇人阴虚血亏,经闭不行,两颧色红,潮热盗汗,心烦不寐,手心热,口干唇红,苔薄而黄,脉细数。
3。益气补肾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30):炙黄芪、当归、丹参、菟丝子、覆盆子、茺蔚子、紫河车各15g,鸡血藤12g,川芎、甘草、熟地黄各lOg,木香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补肾益精,养血通经。主治:闭经或月经稀少,数月一至。
4.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麦冬、当归各lO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水煎服,每日工剂。功用:滋阴养血,柔肝调经。主治:妇女月经后期,量少,渐至停闭,腰酸脚软,阴部干涩,白带全无,或头晕头痛,目赤干涩,心烦口苦,性急易怒,胸胁胀痛,脉弦细数。
五、血寒凝滞证
[主症] 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软温,大便不实。苔白,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常用方] 温经汤(《金匮要略》)。
吴茱萸、当归各9g,芍药、川芎、人参、桂枝各6g,阿胶9g,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6g,麦冬9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若小腹冷痛较剧者,加艾叶、小茴香、姜黄以温经暖宫。
2.若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仙灵脾以温肾助阳。
3.若寒偏重,骨节酸痛明显,加入北细辛、川桂枝、防风以温经祛寒。
4.大便溏泄者,去当归,加制苍术、白术、六曲、党参以健脾和胃。
[按语]
1.阴虚有热或血虚无瘀者忌服。
2.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以中焦虚寒为主要表现的青春期功血u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4例,好转1例。 、.
3。据报道:本方不仅有刺激中枢作用,而且还直接作用于卵巢,参与调节雌激素的分泌,可能具有促排卵作用。
[参用方]
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橘皮、芍药各9g,细辛3g,炙甘草、通草各6g,大枣5枚。水煎服。功用: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治:闭经、痛经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2.和血通经汤(《卫生宝鉴》):当归、炮三棱、炮莪术各15g,木香、熟地黄、肉桂各9g。水煎,空腹时用热酒调下,每日2—3次。功用:温经散寒,活血攻瘀。主治:妇人、室女受寒,月事不来,恶血积结,坚硬如石。
3。桂枝桃仁汤(《妇人大全良方》):桂枝、芍药、生地黄各60g,桃仁50枚,甘草30g。上为粗末。每次15g,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每日2次。功用:温经
散寒,活血祛瘀。主治:月经不通,腹痛有冷感,脉沉紧。
4.独活通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桑寄生15g,秦艽9g,独活、川芎各6g,香附9g,姜黄6g,焦艾9g,防风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经。主治:闭经,小腹冷痛。
5.桂附丸(《陈素庵妇科补解》):肉桂、熟艾叶、红花各30g,制香附、熟地黄(砂仁煮)各120g,醋延胡索60g,炒当归9g。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12g。每日
2—3次。功用:温经祛寒,行瘀通经。主治:沉寒痼冷伤于冲任,经水不通,腹痛者。
六、血瘀气滞证
[主症] 月经闭止,胸胁胀满,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苔薄,脉沉涩或沉弦。
[治法] 行气活血,祛瘀通经。
[常用方]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生地黄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赤芍各6g,柴胡、甘草各6g,桔梗、川芎各4.5g,牛膝9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偏于气滞,症见胸胁及少腹胀甚者,加莪术、青皮、木香以理气活血。
2.偏于血瘀,症见少腹疼痛拒按者,加姜黄、三棱以活血化瘀。
3.若因实热滞涩而瘀者,症见小腹疼痛灼热,带下色黄,苔黄,脉数,加黄柏、败酱草、丹皮以清热化瘀。
4。若烦躁胁痛者,加柴胡、郁金、栀子以疏肝理气。
5。夹热而口干,便结,脉数者,加黄柏、知母、大黄以清热通经。
[按语]
1。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血行,则诸证可愈,可治一切气滞血瘀病证。
2。本方阴虚火旺,脾胃虚弱,无瘀滞者忌服。
3。据报道:本方有抗凝血作用,能抑制ADP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解聚,因此有助于血瘀患者血液学异常的改善L3J。
[参用方]
1.开郁二陈汤(《万氏女科》):陈皮、白茯苓、苍术、香附、川芎各4。5g,半夏、青皮、莪术、槟榔各2.1g,甘草、木香各工。5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理气行滞,开郁调经。主治:因气郁血闭而经闭不行者。
2.生化通经汤(《中医妇科治疗学》):丹参、当归尾、桃仁、红花、泽兰、土牛膝、香附各10g。水煎服。功用:理气活血,祛瘀通经。主治:气滞血瘀之闭经。
3.疏通饮(《丹台玉案》):青皮、官桂、木香各3g,当归、香附、红花、山楂、桃仁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疏肝行气,活血通经。主治:暴怒伤肝之闭经。
4。解郁通经汤(《黑龙江中医药}1989,(6):21):当归15g,炒白芍20g,川牛膝10g,泽兰叶、炒白术各15g,紫丹参20g,茯苓25g,香附、广郁金、青皮、陈皮、生甘草各15g。水煎服,每日l剂。功用:疏肝,养血通经。主治:室女肝气郁滞之闭经。
5.紫葳散(《妇科玉尺》):紫葳、肉桂、赤芍、白芷、延胡索、当归、刘寄奴、丹皮各等份,红花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活血清热,行气通经。主治:月经不来,发热腹胀者。
疗效评定
1.治愈:月经来潮,连续3次以上正常行经。
2.好转:月经恢复来潮,但月经周期未正常。
3.未愈:月经仍未来潮。
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8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以下现象属生理性月经停闭:①少女初潮后一段时间内的停经现象;②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停经现象;③更年期的停经及绝经现象;④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的1—2次月经不潮而又不伴有其他不适,并且能随环境的适应自行恢复正常月经的现象。 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肿瘤等严重病变而致无月经者(如先天性卵巢、子宫阙如,或后天病变使卵巢被破坏或切除,或垂体肿瘤,或子宫、宫颈、阴道、处女膜粘连或闭锁等),非药物所能奏效,不属本节讨论范围。妇女在40岁以前月经提前绝止,可参考本节论治。
闭经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病证之一,疗程长,疗效较差,值得重视。
闭经一病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之“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该书所载第一首妇科处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即为“血枯”经闭而设。闭经既为症,又为病,历代医家多从辨病角度出发,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阐述,为后人辨治本病提供了依据和线索。纵观各家所述,本病不外虚实两端,如《金匮要略》概其原因为“因虚、积冷、结气”, 《医学入门》把闭经分为“血枯”、“血滞”两大类, 《景岳全书》以“血枯”、“血隔”论治。因于虚者,古籍文献的记载有“醉以人房……劳伤过度”“先经唾血及吐血、下血”(《诸病源候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兰室秘藏》),“真阴之枯竭”(《景岳全书.妇人规》),“肾水既乏”(《傅青主女科》);实者,有因“血脉瘀滞”(《备急千金要方》),“躯脂满经闭”(《丹溪心法》),“痰湿与脂膜壅塞”(《女科切要》),“忧陇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万氏女科》);另有虚实夹杂的“妇人经闭腹大……此必虫证”(《医学入门》)。关于治疗,本病虽有血滞之由,但不可妄行攻破,辨属虚者,当补而充之,即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言:“欲其不枯,无如养营,.欲以通之,无如充之,但使雪消则春水自来,血盈则经脉自至,源泉混混,有孰能阻之者?”以上认识,至今符合临床实际。
闭经以经血当潮而未潮为表征,以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或低下为本质,因此,本病常常与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带下量少、阴中干涩等病证并见。
本病中医妇科与西医妇科的概念基本相同。关于闭经的分类,西医妇科除按闭经出.现时间区分为原发性闭经及继发性闭经,还按发病部位区分为子宫、卵巢、垂体、丘脑下部及皮质中枢性闭经,还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甲状腺功能障碍等造成的闭经。
中医妇科将闭经作为一单独病证进行论治,西医妇科认为闭经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症状,而且经常是某些疾病的组成症候之一。因此,现代中医妇科闭经的诊断、分类和疗效标准与传统认识有很大不同。为避免个人认识的偏颇,目前规范的报道多参照西医妇科对生殖轴的认识及对闭经的疾病分类和疗效标准。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本病由传统的单纯的中医辨证治疗趋向现代的多元化治疗。现代治疗,也即中西医借鉴和结合的治疗,如辨西医某一与闭经有关病名,中医分型治疗;或西医的不同疾病造成的闭经,按中医认识的共同病机论治(也即“异病同治”);或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或中药的单方验方治疗等,目的是为了疗效标准的统一以易于评判疗效,以及治疗方法的易于推广。另外,传统对闭经的疗效认识是经行即为有效或治愈,现代的治疗要求是恢复自主有排卵月经及生殖轴正常功能,且能经受停药3个月以上的考验,与传统相比,疗效标准大为提高。经过近30年的临床探索和实践,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对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调性闭经、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席汉综合征、人流术后闭经等病证在病机认识、治疗方法和疗效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并对闭经的疗效判断有了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闭经的治疗中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临床中已收到比较肯定的效果。一是补肾法、补血调气法、疏肝泄火法、活血化瘀法、除湿化痰法等治疗的单用或联合使用;二是在闭经调理上多分两步治疗,即引经消除症状和调经种子。在病机的 研究方面,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闭经与生殖内分泌的相关研究仍是热点,也有根据闭经的病机之一是冲任气血衰少,而从生殖内分泌与生殖器官循环角度进行研究的。如陆华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发现闭经患者存在与卵泡发育障碍同步的卵巢血供障碍,初步认为与肾精不足有关;丁福荣等对62例闭经6个月以上患者(除外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席汉综合征)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25例正常健康妇女对照,发现62例闭经妇女中,反映血液粘滞性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反映凝血机制的体外血栓形成长度、湿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闭经妇女的血液粘滞性及血液凝固性比正常女性明显升高。观察结果还提示,闭经妇女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变化不大,但红细胞的聚集性却明显升高,因此将对微血管的血流产生严重干扰,使法林效应的逆转现象提前发生,结果使微血管内的粘度突增,明显增加血流阻力造成微循环障碍。以上研究为闭经的虚、瘀病机提供了客观依据。
【病因病机】
传统对闭经病因病机的认识,多是从月经的表象出发,以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由经血的产生障碍和经血的排泄受阻推断闭经的原因,故有风寒、劳伤、失血、伤虫、脾肾虚损、气滞血瘀、痰脂阻滞等因,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生殖轴的研究,现代对本病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既注重月经产生机理中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的失常;更强调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生殖功能的失衡,同时,增加了手术创伤导致闭经的病因。
月经的形成既有赖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的生理机能的协调,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脾统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精血同源而互生,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诸虚不足或瘀滞均可为闭经之由。概而言之,闭经的病因病机虚者多责之肾、肝、脾之虚损,精、气、血之不足,血海空虚,经血无源以泻;实者多责之气、血、寒、痰之瘀滞,胞脉不通,经血无路可行。临床当辨虚实以补益通调。
现代以生殖轴不同部位进行闭经原因的疾病分类,认为:子宫性闭经多由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损坏或子宫切除、子宫内膜反应不良、生育期子宫萎缩等所致;
卵巢性闭经多由先天性无卵巢或发育不良、卵巢损坏或切除、卵巢肿瘤、卵巢功能早衰、卵巢无反应综合征、卵巢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脑垂体性闭经多由脑垂体损坏、脑垂体腺瘤、原发性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功能减退等所致;丘脑下部性闭经多由精神因素、消耗性疾病、肥胖生殖无能性营养不良症、药物抑制综合征、闭经泌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其他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亢进或不足等所致。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一)分类
1.原发性闭经年逾18周岁尚未月经初潮。
2.继发性闭经月经停闭3个月以上,排除生理性闭经。
3.早绝经35周岁以下,月经停闭3个月以上,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潮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等。
(二)病史
对原发性闭经者,应询问生长发育过程,幼年时健康情况,曾否患过某些严重急、慢性疾病(如结核),同胞姊妹及母亲的初潮年龄等。
对继发性闭经者,应询问末次月经时间,停经前的月经情况(包括周期、经期、经量、色、质及伴随症状等),有无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等诱因,是否服过避孕药,停经后有无自觉症状(如周期性腹胀痛、头痛、视觉障碍、乳汁自溢、或头昏厌食、恶心呕吐、倦怠思睡、择食嗜酸等),诊治经过,是否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和治疗后情况,过去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其他疾病病史(如肾上腺、甲状腺、结核等),有无近期分娩、流产、刮宫、产后大出血史、哺乳史、不孕史、月经不调史等。
对早绝经者,应询问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前月经情况、有无诱因(如放疗、卵巢切除等)及家族史、诊治经过等。
(三)检查
全身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发育、营养状况、全身毛发分布情况,挤压乳房有无乳汁分泌。
妇科检查:结合病史及全身症状,有目的地检查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有无缺失、畸形、萎缩、增大、包块或结节等。对原发性闭经者,尤其要注意有无卵巢、子宫、阴道缺如或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以及处女膜闭锁、结核性官腔粘连等。对继发性闭经者,要注意排除环境变迁、妊娠、哺乳、使用避孕药所致的停经。
(四)辅助诊断
1.子宫功能检查
(1)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多用于已婚妇女,以了解子宫或子宫颈有无粘连,子宫内膜有无结核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情况;
(2)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子宫发育及宫腔形态,子宫腔有无粘连或子宫内膜结核;
(3)内窥镜检查:腹腔镜或子宫腔镜直接观察内生殖器、宫腔及内膜;
(4)药物试验:①孕酮试验: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连续5天;或每日 IZl服安宫黄体酮4~8rng,连续5天。若在停药后2~7天内出现撤药性出血,提示子宫内膜有功能,且受体内一定水平雌激素影响,对外源性孕酮有反应。②雌激素试验:如孕酮试验阴性,口服己烯雌酚每日lmg,或炔雌醇每日0.05mg,连服20天。若停药后2~7天有撤药性出血,为阳性反应,提示子宫内膜对雌激素有正常反应。
2.卵巢功能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了解卵巢有无排卵。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及子宫颈粘液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孕激素作用。
(3)血清雌、孕激素含量测定:了解卵巢功能。
3.垂体功能检查
(1)血清促卵泡成熟素(FSH)、黄体生成素(LH)测定:如FSH>40IU/L,提示卵巢功能低落或衰竭;LH<5IU/L,提示垂体功能低下;若FSH及LH均低,提示垂体或下丘脑功能低下。
(2)尿FSH生物测定:如24小时尿FSH>52.8小白鼠子宫单位,提示垂体功能亢进,病变在卵巢;如<6.6小白鼠子宫单位,提示垂体功能减退,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
(3)垂体兴奋试验:将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IHRH)100Fg溶于5ml生理盐水中,静注,在30秒内注完。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5、30、60、120分钟各采血2ml,测定血清LH含量。若注射后30~60分钟LH值升高至注射前的3倍以上,提示垂体功能良好,病变在下丘脑或以上部位;若注射后LH值不增高或增高不多,提示病变在垂体。
(4)蝶鞍摄片或CT检查:蝶鞍骨质及鞍腔大小可以诊断有无垂体肿瘤。
4.其他检查 甲状腺、肾上腺功能测定、染色体检查等排除其他内分泌功能失常及先天性疾病等。腹腔镜检查可帮助诊断卵巢早衰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另外,根据典型的体征、伴见症或病史,可提示进行相关的病因诊断检查,如伴有结核病史或不孕病史,要注意排除有无生殖器结核;伴有更年期综合征,要测定生殖激素或腹腔镜检查诊断是否卵巢功能早衰或卵巢无反应综合征;伴有多毛,要注意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卵巢的雄激素肿瘤等病的可能;伴有头痛、视力障碍或泌乳者,要排除下丘脑及垂体肿瘤;伴有腹部包块者,需排除妊娠、肿瘤或炎症;伴有产后大出血病史者,要注意是否席汉综合征;继发于刮宫术后者,要注意排除官腔、宫颈粘连、子宫内膜受损、卵巢功能低下等。
通过辅助检查,可区别闭经的疾病归属及病变部位,有利于更有针对的辨证辨病论治及测知预后。
二、鉴别
(一)闭经与生理性停经和自然绝经的鉴别
1.早孕 已婚妇女或已有同房史妇女月经正常,突然停经,或伴晨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变软,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可见孕囊或胎心搏动,脉多滑数。
2.哺乳停经产后正值哺乳期,或哺乳日久,月经未潮,妊娠试验阴性,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
3.自然绝经更年期,月经正常或先有月经紊乱,继而月经停闭,可伴有更年期综合征,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小,妊娠试验阴性。
(二)闭经的内分泌病因鉴别
1.垂体功能低下如:嗜碱性细胞瘤、嗜酸性细胞瘤、闭经泌乳综合征、空蝶鞍征、垂体功能不足或减退(席汉综合征)。
2.卵巢卵巢功能不足、卵巢早衰、产生性激素之卵巢肿瘤(睾丸母细胞瘤)含肾上腺皮质瘤、卵巢门细胞瘤,畸胎瘤,多囊卵巢综合征。
3.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
4.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肾上腺肿瘤(腺瘤、腺癌)、肾上腺分泌不足(艾迪生病)。
5.体质保健因素营养不足、结核、肥胖症、糖尿病、贫血、药物抑制。
6.精神心理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病、假孕、精神性厌食症。
【辨病论治】
由于闭经疗程长,临床亦多见仅有闭经而无他症可辨者,故可据肾主生殖理论,从本病的基本病机出发治疗,或补肾调冲,或补养气血,或配合针灸、食疗等而达到治疗效果。
一、内治法
1.通脉大生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功效: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主治:闭经、不孕、月经稀发。
用法:每日3次,每次4~6片,3个月为一疗程。
2.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15g,桂枝lOg,芍药12g,细辛1.5g,甘草6g,通草lOg,大枣5枚。
功效:温通冲任,调经。
主治: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虚证加仙灵脾24g、炙黄芪30g;实证加柴胡lOg、牛膝15g、丹参30g;体胖偏痰湿加苍术15g、香附30g;纳差加山楂15g;内热、口干去细辛,加生地20g、地骨皮30g;腹痛加元胡15g、香附24g;白带多加车前子24g。
3.车前麦芽饮
组成:炒麦芽30g,乌梅9g,益母草30g,生地15g,甘草6g,炒枳壳12g,川牛膝15g,车前子20g(另包),白芍15g,红花15g。
功效:调气活血,回乳通经。
主治:闭经溢乳综合征。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得药液600ml,早晚分服。
月经将至,去乌梅,加桃仁12g、当归15g;有热象者,加黄芩12g、沙参15g、丹皮12g;气虚者,加太子参15g、黄芪30g。
二、电针疗法
天枢、血海、归来、三阴交、气冲、地机。
选腹部和下肢穴位组合成对,每次选用1对,接上电针仪,可选用密波,中等频率,通电1~15分钟。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首先根据局部及全身症状,结合闭经的病史、病程及诱因进行虚实辨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脏腑气血辨证。如按基本病机进行论治,可参考辨病论治部分。
虚证:年逾18周岁尚未行经,或已行经而月经渐少,经色淡,经期延后,继而停闭,伴或不伴全身其他虚实证候;病程长者多属虚,也有因骤伤精血、冲任损伤而月经突然停闭者(如刮宫太过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等)。属虚者多有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或失血、房劳多产、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病史,多见形体偏瘦,面色少华,伴见头晕失眠、疲倦乏力、纳食不佳、带下量少、阴道干涩、潮热汗出、烦躁等症,舌淡或红,脉细或弱,或细数。
实证:平素月经正常,骤然停闭,或伴有其他实象者。属实者,有感寒饮冷、涉水、郁怒等诱因,尤出现在经前或行经之初,多见形体壮实或丰腴,或伴胸胁胀满、腰腹疼痛或脘闷痰多等症,脉多有力。
本病虚多实少,虚实可并见或转换。
一、治疗原则
本病是月经数月当潮不潮或既潮又停闭;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或建立正常自主有排卵的月经,所以,治疗原则是“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具体的治法为虚证补肝肾,填精血,健脾胃,盈气血;实证温经散寒,活血调气,除湿化痰。无论虚实证的治疗,非见血即停药,当调经至期、量、色、质正常。又因本病虚多实少,常虚实夹杂,故非纯虚纯实证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切勿呆补滥攻。
二、分证论治
(一)虚证
1.肾气不足证
(1)临床见证:年逾18周岁尚未行经,或初潮偏晚而常有停闭,或月经已潮而又后期量少至停闭,长于3个月以上。体质纤弱,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不伴有全身征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多沉弱。多由禀赋不足,肾气未充,天癸已至而未盛,胞宫未盈,无血可下,或天癸已至而未健,’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失衡,以致月经当潮不潮或既潮而又停闭,故本证多见于青春期女性。肾气不足,腰府脑海失荣故见腰酸、头晕、耳鸣。骨失所主,则膝酸软。脉沉弱为虚象。肾主生殖,为月经之本,当肾气不足仅仅影响到月经及生殖功能时,全身可不伴见其他证候。
(2)辨证依据:
①青春期女子月经曾潮而不调,月经后期渐至停闭,或年逾18周岁月经未潮。
②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③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①通脉大生片(《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杜仲、续断、菟丝子、桑寄生、艾叶、砂仁、茯苓、山药、鹿角霜、何首乌、台乌药、当归、肉苁蓉、车前子、枸杞子、紫河车、荔枝核。
原方用于肾虚型不孕证,此用于肾虚闭经,乃因肾为月经之本,脾为气血之源,方以补肾为主,兼补脾养血调气,使肾气渐充,任通冲盛,经水自行。
本方可单独连续使用3个月,每月15~30剂,如遇行经则停药,经净后继续服用;或以本方与其他活血调经方配合进行周期治疗,方法为连服本方20剂经不行而脉滑数者,可改服3~5剂养血活血通经方药如桃红四物汤加牛膝、王不留行、赤芍,若周期仍未潮,再服用通脉大生片20剂,如此反复3个周期以上。如月经已潮,则根据病情在经后仍以通脉大生片巩固,或辨证论治以调理月经周期。烦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者,方中去艾叶、鹿角霜、砂仁、车前子,加生地、丹皮、地骨皮。
②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肉苁蓉、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桑寄生、枸杞子、当归、熟地、焦艾叶、紫河车。
原方用于肾虚不孕症。方以肉苁蓉、菟丝子、淫羊藿温补肾气;紫河车、枸杞子、覆盆子、当归、熟地填精养血;桑寄生、焦艾叶补肾通络。全方补肾填精,温通冲任而经至如期。
2.肝肾虚损证
(1)临床见证:既往月经正常,由于堕胎、小产、分娩后,或大病久病后,或月经骤然停闭,或月经逐渐减少、延后以至停闭。或腰酸腿软,或阴道干涩,或形体瘦削,面色少华,毛发脱落,神疲倦怠,舌黯淡,苔薄白或薄黄,脉多沉弱或细数无力。本证主要指肾精亏损,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由于禀赋素弱,或因多产、房劳、堕胎,或产时失血过多,血脱精伤,肝肾失养,冲任虚损,以致经闭,或有流产手术史,胞宫受创,经不得行。
(2)辨证依据:
①或有产时大失血病史,产褥后月事经久不复来潮,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停闭。
②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性欲淡漠,阴毛、腋毛脱落,生殖器官萎缩,舌黯淡,苔薄白,脉沉弱。
③育龄期妇女,有后天伤肾耗精病史或有刮宫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补肾养肝,调理冲任。
①育阴汤(《百灵妇科·临床经验方》)
组成:熟地、山药、川续断、桑寄生、杜仲、菟丝子、龟甲、怀牛膝、山萸肉、海螵蛸、白芍、牡蛎。
本方主治肾阴亏损不孕症,突出补肾养肝,使精血得充,冲任得调,经水自行。
若有产时大出血或人流、诊刮过度,内膜基底层受损,加紫河车、肉苁蓉、鹿角片,可增强填补肾精之力。
②补阴益肾汤(《罗氏会约医镜》)去金樱子、加紫河车、制首乌
组成:熟地、山药、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杜仲、续断、当归、枸杞子、紫河车、制首乌。
本方可服至经潮后再行调经。
3.阴虚血燥证
(1)临床见证:月经量少或后期淋漓无期,经色紫黯,质稠,渐至停闭,潮热或五心烦热,咽干舌燥,甚则盗汗骨蒸,形体消瘦,咳嗽咯血。舌红,苔少,脉细数。素体阴虚,经血本少;或因故失血伤津,致阴虚血燥;或感染痨虫,伤阴耗血,终致血海空虚,冲任干涸而致经闭。
(2)辨证依据:
①月经由量少渐至停闭,或由后期量少而闭。
②有因疾病、生活因素耗伤津血史,或有结核病史。
③兼潮热心烦,咽千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滋阴益血,通盛冲任。
①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
组成:生地、熟地、白芍、知母、麦冬、地骨皮、甘草、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
原方用于血虚产后发热。
阴虚肺燥咳嗽,加川贝;咳血者,加阿胶、白茅根、百合、白及;痨虫所致者,须结合抗痨治疗;阴虚肝旺,证见头痛、失眠、易怒者,加龟甲、牡蛎、五味子、夜交
藤;阴中干涩灼热者,可用上方多煎1~2次的药液外洗,或用大黄、甘草、青蒿等药外洗。
②归肾丸(《景岳全书》)合玉女煎(《景岳全书》)易熟地为生地,加天门冬、玄参
组成:生地、石膏、知母、牛膝、麦冬、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天门冬、玄参。
全方重在填精补肾,养阴清热调冲。
如虚热轻,可去石膏。
4.气血虚弱让
(1)临床见证: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月经量逐渐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经闭。或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少,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眠差多梦,毛发不泽或早见白发。舌淡,苔少或白薄。脉沉缓或虚数。平素体弱多病,或久病大病屡伤于血,或脾虚纳少,化源不足,或哺乳过久,冲任、清窍、皮毛失于荣润,故见经闭不行及相伴证候舌脉。
(2)辨证依据:
①月经由后期量少而至停闭。
②有失血耗血病史。 。
③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淡,苔少,脉沉缓或虚数。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①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菟丝子、制首乌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I芎、芍药、熟地、黄芪、肉桂、菟丝子、制首乌。
原方用于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弱,时发潮热,面色萎黄,脚膝无力等。
②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加紫河车
组成:人参、山药、黄芪、白茯苓、川I芎、当归、白芍、熟地、紫河车。
若眠差多梦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二)实证
1.血瘀气滞证
(1)临床见证:既往月经正常,突然停闭不行,伴情志抑郁或易怒,胁痛或少腹胀痛拒按,舌质正常或黯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紧。素体情志偏急或抑郁内向,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冲任闭阻,或前次经期、产时血室正开,感寒、饮冷、涉水,寒凝气滞血瘀,冲任闭阻,经闭不行;或热邪煎熬津血,冲任瘀滞,经不得行。病程短暂者可见舌、苔如常,病久可见舌黯或瘀斑。
(2)辨证依据:
①月经突然停闭。
②有明显情志因素或经期感寒史、人流手术史等。
③胁痛或少腹胀痛拒按,舌黯或有瘀斑。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活血化瘀,调理冲任。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牛膝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制香附、甘草、牛膝。
原方用于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者。此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经闭,取其活血化瘀之功。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香附、乌药、枳壳、延胡索、五灵脂行气舒肝止痛,丹皮清郁热,川牛膝引血下行,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共奏通调冲任之功。
②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丹皮、甘草、牛膝。
原方用于寒凝血瘀痛经,此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经闭。方中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益气养血和血,肉桂温经散寒化瘀,莪术、牛膝活血化瘀,丹皮使温而不燥,甘草调和诸药。 。
若偏于气滞,见胸胁及少腹疼痛拒按,加红花、赤芍、泽兰、三棱等;偏于寒者,见少腹冷痛。加桂枝、小茴香、吴茱萸等。
2.痰湿阻滞证
(1)临床见证:月经量少、延后渐至停闭,形体日渐肥胖,或面部生痤疮,或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或胸胁满闷,或呕恶痰多,或神疲倦怠,舌淡胖嫩,苔白腻多津,脉滑或沉。素多痰湿,或脾肾阳虚,湿盛成痰;或素肥胖,脂、痰、湿阻滞冲任,胞脉壅塞,经水不行而致经闭。
(2)辨证依据:
①形体日渐肥胖,经量减少,经期延后而经闭。
②兼神疲体倦,面部痤疮,胸胁满闷,食少痰多,舌淡胖嫩,苔白腻,脉沉滑。
(3)治法与方药:
治法:除湿消脂,调理冲任。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加皂角刺、菟丝子
组成:苍术、香附、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皂角刺、菟丝子。
若呕恶胸胁满闷者,加厚朴、竹茹、葶苈子。痰湿化热,苔黄腻者,加黄连、黄芩。痰郁化热,加黄芩、鱼腥草、夏枯草。顽痰加昆布、浙贝母、山慈菇。肾虚者;加枸杞子、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
【其他疗法】
一、针灸疗法
1.肾俞、志室、气海、三阴交、太溪。
上穴分成两组交替使用,针用补法,三阴交穴或用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2.肾俞、命门、关元、气海、归来。
上穴可分两组交替使用,归来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余穴针用补法,并加艾灸。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3.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归来、脾俞、胃俞。三阴交、归来可用平补平泻法,余穴针用补法。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4.合谷、三阴交、地机、血海、气冲。
合谷针用补法,余穴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5.脾俞、三焦俞、次髂、中极、三阴交、丰隆。
上穴可分两组,交替使用,针用平补平泻或泻法,或酌加艾灸。'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二、食物疗法
1.鳖1只,瘦猪肉lOOg。共煮汤,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数天。
2.鳖甲50g,白鸽1只。先将白鸽洗净,再将鳖甲打碎,放人白鸽腹内,共置瓦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隔天1次,每月连服5—6次。
3.新鲜胎盘1个。洗净,瓦上焙干研末,黄酒调服。每次15g,每日服2次,每月服胎盘工个。
4.长春果、枸杞子各200g,好酒1500ml。将上药捣破裂,盛于瓶中,注酒浸泡7日后即可饮用。每次空腹饮1—2杯,每日3次。
以上均适用于肾气不足证。
5.当归、黄芪各30g,生姜65g,羊肉250g。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丝,当归和黄芪用纱布包好,共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去药渣,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
连服5—6次。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6.墨鱼1条(约重200—300g),桃仁6g。将墨鱼洗净切块,同桃仁共煮汤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月连服5—6次。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7.鸡血藤30g,白砂糖20g,鸡蛋2枚。鸡血藤、鸡蛋二味同煮至蛋熟,去渣及蛋壳放人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次,连服数日。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8.益母草50一lOOg,橙子30g,红糖5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连服5—7剂。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9.山楂60g,鸡内金、红花各9g,红糖30g,水煎服。每日工剂,分2次服,每月连服7剂。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10.红花9g,黑豆90g,红糖6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每月连服7剂。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11.鲜姜黄21g,黄酒50ml,鸡蛋2枚。先把鸡蛋煮熟去壳,再人姜黄同煮20分钟即成。弃汤,用黄酒送服鸡蛋。每日1次,连服4—5 Et。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12.鲤鱼头(或乌鱼、生鱼)数个,陈酒适量。将鱼头晒干,火上烧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陈酒送服。每次15g,每天服3次。适用于血瘀气滞证。
13.苡米60g,炒扁豆、山楂各15g,红糖适量。上药同煮粥食。每天1剂,每月连服7—8剂。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经期尽量避免过食生冷、涉水、感寒;加强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流、刮宫;哺乳期不宜过长;不宜过分节食减肥;注意及时治疗某些可能导致闭经的疾病,如炎症、结核、糖尿病、肾上腺及甲状腺疾病;对服避孕药闭经的患者,建议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二、调护
调整情绪,不急不躁,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及锻炼,增强体质。
[疗效判定]
治愈: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
显效:经治疗月经接近正常周期(40天以内),停药后3个月内月经自动来潮1
次,其他症状减轻。
有效:经治疗3个月内月经来潮1次以上,其他症状减轻,或Ⅱ。闭经虽未来月经,但检查卵巢功能有一定改善。
无效:经连续治疗3~6个月,月经未见来潮,其他症状及有关实验室等检查均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