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下一首神诗,水平低只能读出12字,高手却能读出28字,妙不可言!

苏轼有足够的能力享誉'诗神'的称号。这不仅在于他俯仰人生的清丽词调,他率性而为的豪魅诗篇,还在于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出力透纸背的神句,直击读者柔软的灵魂。

偶尔得闲时,乐而不淫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看破生活时,轻描淡写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失意时,极尽忧伤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独具特色的一首神作,全诗仅有12字,读不懂的人只能看到表面,而读懂的人却能释义出一首28个字的奇诗。据说辽国使者来宋后,对自己的诗歌水平夸夸其谈,苏轼便将此诗拿予他看,以致后者悻然而归。

《晚眺》

亭景画,老拖筇(qióng)。

首云暮,江蘸峰。

如上图所示,当时苏轼的原诗采取的就是这种写法,不过读来却别扭拗口,不成字句。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这12个字'长得'都不太正常,有的歪歪扭扭,有的粗细大小不一,这其中是否藏着玄机呢?没错,苏轼的'神'就蕴含在这一幅画中。

'亭'与'景'有着明显的对比,一个长一个短,那么它的隐含意思就是'长亭短景';画的繁体字是'畫',而苏轼却写成了图中的那副怪样子,这一处比较难理解,小解认为苏轼是取畫中缺少的'士',意为'无士画',延伸出来便是'无人画'且,'畫'字的变形,即是无人所致。

'老'字是全诗之中字体最大最粗的,所以是'老大';'拖'字横着写,意为'横拖'。筇,一种古竹,相传是为实心,骨节很高,所以很适合做拐杖。'筇'的草字头很细,下半部分很粗,所以是'瘦竹筇'。竹子寓意气节,而瘦竹则是指即便消瘦憔悴,也不能丢失气节。

'首'字反写,'云'字分写,便是'回首断云;'暮'字的'日'倾泻,是为'斜日暮'。'江'水曲折回宛,'蘸'字倒立颠倒,是为'曲江倒蘸';'峰'字的'山'也是倾泻,但上一句已经用过了,所以此处为侧,故而是为'侧山峰'。

那么整首诗连贯起来就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现在来看,这是一首出神入化的写景诗,寥寥几字便能让人眼前生出那幅孤独凄凉的画面:一位垂垂朽矣的老者,将筇竹拐杖横放在旁,身披残阳夕照,放眼思慕远眺,尽情享受着这一幅断云日暮、曲江映峰的河山大好的盛景。

如果说辽使的事情属实,那么苏轼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就更加浓厚,他将对大宋的热爱渗透进字里行间,既达成了让辽使读不懂的目的,又表现了自己的忠诚。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极尽精妙,人物塑造方式奇特,是一首让人读了终生都难以忘怀的诗。

实际上,这种体裁的诗歌叫做神智体,是脱胎于文字游戏的一种杂体诗,所以也叫'谜象诗'。以词语意境作画写字,以文字变形启人神智,使读者自己悟出隐含的文字,它是汉字'以形见义'最为直观的一种文学体。而开创神智体诗的人就是苏轼。上面一幅画又是一首神智体诗,这次你是否能读出来?

'诗神'的神之所在即是如此,他总能给我们诗意的惊喜,总能创造出无尽的能量,正如他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景色取之不尽,东坡亦用之不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