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器械投资:最值得下注的三个方向
去年的冠脉支架集采,力度超乎预期,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对于传统的医疗器械投资逻辑的破坏,新逻辑的重建迫在眉睫。
医疗器械创新上,最值得下注的有3个方向:耗材的微创化、诊断的精准化、设备的智能化。
主动脉瓣膜、神经介入等微创耗材、伴随诊断和肿瘤早筛等精准诊断,过去几年已经诞生了一批新上市公司和大牛股。
设备的智能化还比较少,但这个方向的天地最为宽广:AI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迟早会全面渗透医药行业,大概率会系统性变革整个的医疗设备生态。
前阵子IBM放弃Watson的新闻很火,但那只是技术浪潮翻涌时难免摔落的几个泡沫,并不足以逆转和阻挡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的时代性趋势与方向。
医疗设备,最常见的是诊断设备和手术设备。
诊断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现在还只是帮医生看看数据、读读片、给点初步的诊疗建议,还是非常初步的辅助阶段,就已经在个别场景上展现了远超普通医生的判断精度和效率,既然机器相比医生去做诊断判断又快又准,为什么不能替代呢?
而且现在的后端数据解读远未充分发挥AI在诊断上的潜力。比如现在的“分诊入口”就是个有着巨大痛点的严重未满足的需求,一个患者经常是看完这科看那科,查完这个查那个,跑上一大圈耽误很久时间才知道自己可能是啥毛病。
未来,完全可以期待,出现真正精通各个科室领域熟悉各种疾病的“顶级全科医生”般的AI来指导分诊。那将是无数患者的福音。
手术设备的智能化也类似,现在我们说的手术机器人学术上都还智能算“机器人辅助手术装置”。跟真正的机器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不管是现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手术机器人还是腹腔手术机器人,都只能在医生的操作下运行,作为医生手脚眼的功能延伸而已,也还只是初级的“智能化”改造,远不是智能手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
当然,技术的渐进变革也是合理的,一下子步子迈太大也会埋下巨大风险。就像汽车自动驾驶,也不能一开始就直接交给软件去开、司机上车就躺着睡觉。
但原则上说,不依赖医生的真正的手术机器人迟早会出现,到那时候,我们所理解的手术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集采之下,传统耗材的生存空间将不断受到挤压,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逐步被出清,布局下一代创新方向是必须的生存之道。
作者:青侨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