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对大便的双向调节作用
秦某,女,20岁。2002年3月10日就诊。两天前出现水样便,3-5次/日,伴有恶寒发热,体温36.9℃,背部冷汗出,黏滞不爽,口干欲饮,饮后欲吐,纳减,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薄白,脉浮。证属外感风寒,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宣通化气,祛风散寒。
处方:泽泻25g 猪苓15g 茯苓15g 白术15g 桂枝10g 2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3次。嘱患者饮暖水以补津,少量频服。
服药1剂后,腹泻止,恶寒发热减轻。2剂后,诸症皆除,病愈。
按:本例辨证的着眼点在于:恶寒发热,小便短少,口干欲饮,饮后欲吐,舌淡胖。舌淡胖,乃因风寒表邪随经入腑,气化失司,水津不布之征象。用五苓散通阳化气,祛风散寒的同时,患者饮暖水以补津,少量频服,也是治疗的关键步骤。因服用五苓散行津布津的同时,多饮暖水,饮入之水不仅不会停积,反而会随饮随布,敷布周身,这正如补气宜配行气,补血常配活血的道理一样,在多饮水以补津的同时,配以五苓散化气行津,本例之收效与处方剂量是否严格按照张仲景原方剂量的比例有关: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5:3:3:3:2。使用经方之秘在于剂量,相同的药味因剂量不同,则将组成功效不同的方剂。若辨证无误,经方之效与不效,就取决于药物剂量。笔者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发现五苓散的剂量以仲景原量使用,化气行水的作用最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