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

一、概述

Diahetes Mellitus(糖尿病)这个名称是Aretaeus于一世纪时命名的。DiabeteS的意思就是将四肢的肌肉溶化到尿液里;而MejliLus这个希腊字的意思就是honey,表示尿中含有一种甜分的物质。虽然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一五0O年,Ebers Papyrus就有此病的描述,但它却是一种文明病。糖尿病的流行率( prevalence)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增加。据估计,美国人口中有一千万糖尿病患者,而每年有三万八千人因为糖尿病或其并发症而死亡。

二、现代医学观点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气质代谢异常的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患者有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病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近年来糖尿病除了罹患率及死亡率增加外,它所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对国家的医疗资源以及个人均是很大的负担和损失。无论是在欧美、日本或中国,它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亦是引起心肌梗死、肾衰竭、中风及足部坏死的重要因素。如控制不当,均将造成残废或死亡。据估计,精尿病患者失明发生率为一般人之二十五倍,肾脏衰竭病人之十七倍,足部坏疽病人之五倍,心肌梗死病人之两倍,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亦比一般人短。

三、中医观点

中医治糖尿病,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其病属于“消渴”或“消痹”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对其症状及病因均有所描述。如《素问·腹中论》巾说:“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病列专篇讨论,首次提出以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作为治疗本病的主方,至今仍在沿用。中医治消渴症采取三消施治法,即把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症状,分别施治,其日的在于控制血糖稳定度,强化“β细胞”活化的根本治疗。

1-上消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液清淡。宜清热润肺法,以白虎加人参汤、生脉饮、竹叶黄芪汤施治。

2,中消症状: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宜清胃泻火法,以承气汤类或玉女煎加减方施治。

3.下消症状:尿频量多、状如膏脂、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多饮几千。宜滋肾养阴,或养阴温阳补脾法。以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施治;

近年来,对一些中草药进行了单味药的试验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原的贮存量,既能清热、凉血,义能祛淤消积、润燥、泻火、生津、散结。临床选用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如天花粉、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麦冬、山药以及其他人参、黄芪、枸杞、玉竹、黄精、玄参、茯苓、葛根、地骨皮、五味子、薏米、石斛、玉米须、山茱萸。

四、方剂选读

1.处方名:玉米须薏米方。

2.组成:玉米须一两、薏米一两。

3.煎法:以上两味药,用二碗半水,煎作一碗的八分满。

4.服法:日服一次,趁热服之。

5.使用:玉米须薏米方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炎,产生水肿,有不错的疗效。

五、考据及研究

1.《本草纲目》:

薏米(禾本科):去风胜湿、消水肿、去干湿脚气、利小便、热淋。

2.《滇南本草》:

玉米须(禾本科):实肠下气、利水、消肿。

3.《本草各要》:

薏米:甘、淡、微寒。治水肿湿痹、脚气疝气、泻痢热淋、肺痿肺痈、咯血脓血、热风、筋急拘挛。

4+现代药理:

(l)玉米须:降血糖作用、利水作用。

(2)薏米:利尿作用、降血糖作用。

六、生活应用

1+糖尿病患者除均衡饮食外,戒口用药都应持之以恒,以免血糖起伏太大,造成高血糖之急性并发症或低血糖之危险症。在医师指导下,解决好“吃”的大问题,对糖尿病的治疗确实助益匪浅。因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问题是与饮食控制好坏程度有关。

2-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常因血糖过低而昏迷,除了口服葡萄糖,还可常喝“枸杞茶”,因为根据实验报告显示,枸杞确实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且能滋肾、清肝、明目,是很好的保健饮料。

3.养成定期测量血糖的习惯。

4.近代一些研究指出:CTF(Clur,ose, Tolerance Factnr,耐糖因子)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内,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持体内糖类的正常代谢,可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与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协同作用,送人体内各细胞中,因而称为“耐糖因子”。 GTF为胰岛素活化胰岛素受体所必需的物质,GTF是以三价铬为中心元素,再与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所组成的复合体。正常人由食物中摄取到的三价铬,可在体内转化形成CTF.进而协助葡萄糖的正常代谢。若三价铬的摄取长期不足,体内自行合成的CTF便减少,由消化系统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即不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被利用,转换形成能量。人体内原本就存在微量元素铬,铬在人体的骨髓中储存最多,但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特别是大量劳动、月巴胖、怀孕、酗酒、过度操劳、压力大者,手术或疾病等各种状况,都会增加体内铬的排出,造成铬的缺乏。初乳,动物的肝、肾,食物中的花椰菜、马铃薯、葡萄、柳橙都含有丰富的铬,这些食物平时不妨多多摄取。

七、临床常用方剂及药膳介绍

1.处方:玉泉丸、沙参麦冬汤、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汤、玉女煎、白虎加人参汤。

2.山药四两、猪胰一条,合煮熟吃。猪胰与胰岛素疗效相同,为食疗之佳品,能解虚热润燥。

3.将西瓜皮(西瓜翠衣)和冬瓜皮各五两,加入天花粉、藿山石斛各四钱,水煎后服用,可降血糖除烦渴。

4.牛蒡根含有甘露醇、地黄素、铁质等,是菊科植物,可清热解毒。常吃可减少及抑制血糖。

5.荸荠两百克,去皮切片,加红豆煎汤喝,能使糖尿病患者除烦渴。

6.北五味子一钱、麦冬五钱、人参须五钱,以温火煎煮当饮料喝,作为缓解因糖尿病导致的疲倦、口渴、满身大汗、头昏脑涨之保健茶饮。

7.鲜芦竹根、鲜莲藕、雪梨(去皮)、荸荠(去皮)各五百克,鲜麦冬一百克,榨汁混合,名为“五汁饮”,每次服用三十毫升,每日四次。有清热养阴润肺和胃的功效。适于肺胃燥热证的糖尿病患者。

肥胖症

一、概述

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逐渐西化,肥胖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肥胖不但会带来高l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更是中风、睡眠呼吸停止症候、不孕、胆囊疾病的相关因子。在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等都与肥胖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肥胖病因病机及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二十一世纪预防与保健的热门主题。所谓肥胖指的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状态,也就是身体摄取的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过多而造成。但是测量身体脂肪并不足那么容易,目前是以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估身体的脂肪含量,欧美各国的标准与亚洲标准略微不同,在巾国台湾地区,BMI值在27,0以上为肥胖;BMI值介于24.0与26.9之间为过重;BMI值介于18.5与23.9之问为理想。腰围则采用亚太标准,男性腰围超过九十公分,女性腰围超过八十公分者为肥胖:近年来由于对肥胖原因有进一步的认识,如一九九四年Jeff Friedman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cWoh老鼠身上发现ob基因、瘦索(leptin),以及有一些证据支持肥胖近似一种慢性疾病,使得此议题被重视,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医疗与公共卫生项目,甚至是全球性的流行病。另外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法,认为理想体重就是具有最低死亡率的体重。男:62+[身高(厘米)-170]×0.6,女:52+[身高(厘米)-158]×0.6,所谓肥胖是指超过理想体重十公斤以上。

一、中医观点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肥胖的原因是:摄取的热量超过身体正常活动及生长所需,或人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其他原因如遗传、代谢、内分泌、饮食习惯失调,导致脂肪的堆积,都会引起肥胖症。中医学指出,肥胖可因饮食失调或长期食欲亢盛,偏食膏粱厚味、甘美甜腻之品且好逸恶劳导致营养过剩,蓄积于躯体而成。相对的,若脾胃气虚,运化失职,湿聚成痰,痰湿流注也可形成肥胖。若禀赋不足,真气虚弱,不能使物质气化则形成肥胖,本病发生与脾、胃、肾i脏最有关系。病因病机上有虚、实之分,因此可分为先天禀赋、饮食不节、劳逸不均、七情气郁、肝肾虚衰等原因。,

l.先天禀赋:即肥胖之成因与先天体质有关。且现代医学的研究亦显示,在基因对肥胖所造成的影响中,C.Bog:udus发现不同家庭的人员的基础代谢率差异较大,同一家庭成员的基础代谢差异较小,并且发现基础代谢率较低的婴儿或是小孩,将来体重增加的概率较大。

2.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摄人食物过多,其多余部分化为膏脂,蓄积过久则为“膏人”“脂人”“肥人”。过度热量的摄取及饮食方式的改变的确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高油脂食物每单位的热量高、口感较佳、较不需要咀嚼、产生饱足感少又有促进食欲的作用,而且脂肪在体内贮存的效率较佳,然而过度饮食的摄取虽然是造成肥胖的必要原因,仍需要其他必要因素同时存在才会造成肥胖。

3.劳逸不均:久坐久卧活动过少,也是肥胖的原因。《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到“久卧伤气,久卧久坐,气虚气郁,必使运化无力,转输失调,膏脂内聚,使人肥胖”,《医学入门》义论述“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身体活动量的减少虽然没有明确直接证据的追踪研究显示有造成肥胖的危险,然而一些横断式的研究和族群研究都显示身体活动量与BMI肥胖指标成负相关。在运动方面,经过合理的运动训练模式,可以减少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的产生。

4.七情气郁:五脏藏神,七情失调易生疾,乃因五脏之功能各有所司,遇有情志失调,功能就会受损,例如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喜伤心,恐伤肾,使脏腑的气血不畅,功能受阻,进而影响运化机能,湿浊内停而发胖。

5.肝肾虚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写道:“年四十而阴气白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中年以后,人体的生理机能由盛转衰,脂质代谢失调,活动减少,好坐少动,以致身体逐渐发胖,故称之为“体重”。

中医治疗肥胖症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特点是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脂肪堆积容易造成功能的失调,因此通过调整脏腑功能,纠正气、血、水方面的混乱,使脂肪分布循其常道;第二个特点是在饮食方面,贯彻减肥防胖的进食原则,包括:(l)少吃动物类脂肪食物,这是为了防止胆固醇增多和脂肪的生长;(2)限量主食,不求过饱,食物不求过饱是古今的养生之道;(3)少吃甜腻食物,多吃谷菜类食物,以避免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4)少吃盐,不饮酒,多喝汤,常饮茶,以避免高盐分水分过多滞留体内造成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肥胖症在中医临床辨证上约可分为胃热湿阻、脾虚湿盛、肝郁气滞、肝肾两虚等证型。胃热湿阻型:常见症状为易口干舌燥,便秘,易饿善饥,体格壮实,脉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脾虚湿盛型:常见症状为易疲劳,大便正常或易腹泻,四肢胀满,体格白胖,脉细或滑细,舌质胖大,苔湿润。肝郁气滞型:常见症状为易胸闷、烦躁、多怒,失眠或眠差,女性月经失调,易暴饮暴食,脉弦,舌质红绛,苔少。肝肾两虚型:常见症状为易腰酸背痛,头晕耳呜,目昏眼花,虽努力少吃,仍不断发胖,脉沉细或沉弱,舌苔薄白。在临床观察中,以胃热湿阻型及肝郁气滞型居多,也以这两型的治疗成果较为理想;肝肾两虚型较易出现茌中老年人中,治疗成果较差,可能与肝肾虚衰代谢减缓有关;脾虚湿盛型患者在临床中属少数,易出现在产后妇女中。

三、针灸减肥

中医学认为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联络脏腑、调整生理,达到抑制进食量,促进体脂消耗、转化和分解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现代医学指出,动物实验亦证实针灸是通过对中枢系统和周边神经、脂肪组织、内分泌等多系统、多脏器的调整达到减肥作用。针灸减肥是一种物理减肥,根据过去针灸减肥文献报道,此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台湾地区临床研究尚不多,若能结合更多临床试验以实证医学的角度来验证针灸减肥的有效性,势必能将之发扬光大,推广于全球,造福全人类。今后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研究与证实。

四、药茶选读

1.药茶名:荷楂荼。

2.组成:鲜荷叶十二克、山楂十五克。

3.煎法:以上二味药捣碎,以适量滚水冲泡五分钟。

4.服法:当茶饮,日服一剂。

5.使用:荷楂茶对浮肿型的肥胖有很好的疗效::

五、考据及研究

1.《本草纲目》:

(1)荷叶(睡莲科):治浮肿、生发元气、补助脾胃、消水肿、臃肿。

(2)山楂(蔷薇科):治痰饮痞满吞酸、补脾、化饮食、消肉积症瘕、健胃、行结气。

2.《本草备要》:

(1)荷叶:苦、平。补助脾胃,而升发阳气。痘疮倒靥,用此发之,能散淤血、留好血。治吐衄崩淋、损伤产淤、一切血证、洗肾囊风。

(2)山楂:酸、甘、成、温。健脾行气、散淤化痰、消食磨积、发小儿痘证、止儿枕痛。

3.现代药理:

(1)荷叶:利湿作用、解热作用及降脂作用。

(2)山楂:降血脂作用、助消化作用、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压作用、强心作用。

六、护理与预防

1.肥胖的盛行率不论在小孩或是成人,男性或是女性,于世界各国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实在不容忽视,也因此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议题。然而随着生活形态的改变,预期在此议题上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将持续增加,这也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2.有一些食材对于肥胖者应有帮助,如下所述:

(1)冬瓜:减肥佳品,《食疗本草》有谓:“欲得体瘦轻捷者,则可常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本品脂肪及含钠量都很低,故胖人常食之可减肥。

(2)黄瓜:鲜嫩翠绿的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故常食可使人减肥。

(3)紫菜:具有软化血管,改善脂质代谢的功能,可治疗肥胖症。

(4)兔肉:为富含蛋白质,但脂肪含量低的肉类,既营养丰富,又不使人增加脂肪而发胖,有利于减肥者。

七、临床常用方法

1-处方:防风通圣散、防己黄芪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茯苓丸。

2.穴位:阴陵泉、水分、足三里。

痛风

一、概述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嘌呤是细胞核的成分所分解出来的尿酸,和从食物中嘌呤所分解的尿酸,共同形成在体内的尿酸,从肾脏排到尿中,也从肠管排到粪便中。如果尿酸在体内积存过多而排出过少,就增高血液内尿酸浓度,再加上关节病变就成了痛风。简单地说,痛风是由于血液中的尿酸过高,所引起的关节疾病。一般西医是以验血来诊断,血中尿酸正常指数男以每公合七毫克、女以每公合六毫克为准,超过则为尿酸过高。一般发病者多在四十岁以上,现有年轻化的趋向,临床二十至三十岁渐多,患者90%皆为男性。

初发部位,70%是位于脚的大脚趾。和其他风湿症患者不同的是,痛风症初发往往局限在某一关节,再发,则可能在其他部位。在临床上将痛风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痛风是天生代谢障碍,其遗传、体质、生活环境或伴有特定蛋白质缺陷疾病,引发尿酸生产过量或排泄过少,而形成高尿酸血症。继发性痛风是后天疾病引发代谢异常。如:

1.血液病变(尿酸生产过量)。

2.慢性肾脏病(尿酸排泄减少)。

3.高血压性心脏血管病(尿酸排泄减少)。

4.服用产生高尿酸血症的药品(尿酸排泄减少)。

5.饥饿,如减重过速时(尿酸排泄减少)。

一般美食家及洒量大的人易患痛风,且他们大都肥胖,所以古称痛风为“帝王病”。

二、临床症状

可分为三期,如下所述:

(一)无症状期

此期多为青春期的男性,或停经时的女性,其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可历时很久,不见病状,或有人甚至终其一生不见生病现象。

(二)急性痛风关节炎

熬夜、压力、疲劳、酗酒、饮食过剩、关节损伤、手术和感染是诱因。发病急骤,多在半夜剧痛惊醒。患部红、肿、热、痛或发烧、心悸、头痛、厌食等。侵犯部位在大脚趾、踝、足跟、膝、腕等小关节。疼痛时间为三天至数周,可完全恢复。年发作四五次或一两年发作一次。

(三)慢性痛风

造成进行性关节破坏及变形。在耳朵软骨、滑液囊和肌腱鞘内可形成痛肛l石。这是由尿酸单钠、胆同醇、钙和草酸盐组成。10%至20%的患者并发尿路结石,亦有形成肾脏病、骨质毁损、肾衰竭。临床上有关节畸形、背痛、胸痛、肋痛、坐骨神经痛等症。

三、方剂选读

1.处方名:四妙丸。

2.组成:黄檗二十克、苍术十二克、薏米二十克、怀牛膝十二克。

3.煎法:水泛小丸。

4.服法:每服六至九克,温开水送下。

四、考据及研究

1.《本草纲目》:

(1)黄檗(芸香科):除湿清热、利下窍、疗下焦虚、诸痿痈疾,为治痿要药。

(2)苍术(菊科):治筋骨软弱、风寒湿痹、脾湿下流浊沥、逐皮间风水结肿,为治痿要药。

(3)薏米(禾本科):去干湿脚气、祛风胜湿、去风湿痹痛、除筋骨中邪气不仁。

(4)怀牛膝(苋科):治汗湿痿痹、阴痿、膝痛不可屈伸、排脓止痛、痈肿恶疮、伤折。

2.《本草备要》:

(1)黄檗:苦、微辛、寒。疗下焦虚、骨蒸劳热、诸痿痈疾、目赤耳鸣、消渴便秘、黄疸水肿、水泻热痢、痔血肠风、漏下赤白、诸疮痛痒、头疮、口疮、杀虫安鱿。

(2)苍术:甘、辛烈、温。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消肿满、辟恶气、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脾湿下流、肠风带浊。

(3)薏米:甘、淡、微寒。健脾、治水肿湿痹、脚气疝气、泻痢热淋、补肺清热、肺痿肺痈、咳吐脓血、治风热、筋急拘挛。

(4)怀牛膝:苦、酸、平。散恶血、破症结、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肿恶疮、金疮伤折、出竹术刺。

3-现代药理学:

(1)黄檗:抗炎作用、抗菌作用、增强防御机能作用、降压作用。

(2)苍术:抗菌作用、扩张下肢血管作用、镇静作用、排钠钾的作用、降血压作用。

(3)薏米:治肌肉风湿作用、利水渗湿作用、降低横纹肌收缩作用。

(4)怀牛膝:止痛作用、利尿作用、降压作用.

五、生活应用

四妙丸可治痛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丹毒、急性肾炎、湿疹、急性脊髓灰白质炎之后期影响、子官颈炎。

六、临床常用方法

L处方: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当归拈痛汤、越婢加术汤、小活络丹、薏米汤。

2.穴道:太白、隐白、太冲。

3.饮食禁忌:不可吃含大量嘌呤体的食物,如鱼的内脏;不吃过度高蛋白食物和高脂肪食物,如酒、小鱼干、内脏,鸡精、白带鱼、草鱼、香菇、酵母菌(养乐多、优酪乳)、黄豆等(可是又有最新报道说,多食黄豆其实并不会引起痛风。笔者亦曾每天一瓶一千五百毫升的豆浆持续喝了一个月以上,不觉任何不适,只是豆浆稍寒,胃寒者可加少许芝麻)。

总之,要降低痛风的发病率,生活起居饮食都必须长期有所节制。这是种容易控制,但终生都必须注意控制的疾病。

高脂血症

一、概述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有精致化的趋势,食物的摄取以高脂肪、高胆同醇的食物为多,因此罹患各种文明病的人也愈来愈多,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便是其中一种,而且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加上天气突然变冷,饮食不加以控制的话,甚至可能引起中风、心肌梗死,因此防治高脂血症对老年人十分重要。

一、何谓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血脂异常(不论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二者合并)是动脉硬化的主因,会增加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概率。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磷脂质。这些血脂皆为脂溶性,必须与血浆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才可借由血液运输至各器官及组织。

何谓脂蛋白、高胆固醇血症?当血液中的总胆同醇浓度或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浓度高于正常值时,即为高胆固醇血症。

三、中医如何医治?

依辨证原则,基本上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或“湿热”的范畴,而在治疗上则采用“化痰”、“祛湿”、“清热”等方法,同时配合活血化淤的药物以改善血流障碍以及预防动脉硬化,根据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对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的中药包括有山楂、泽泻、何首乌、大黄、决明子、茵陈、黄芩、银杏、薏米、红花、丹参及人参等,虽然只使用单味药时降血脂效果较弱,但合并中药方剂一起使用时,则可以降低血脂肪,改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动脉硬化。其中山楂、泽泻能抑制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何首乌、决明子能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大黄、茵陈、黄芩则能促进胆固醇由胆汁的排泄,红花、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银杏则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动脉硬化,人参则能提高红血球变形能力以改善血液循环,且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产生,防止血管变厚。

四、生活注意事项

1.减少进食动物性脂肪或蛋,忌吃动物内脏、蟹黄、虾卵、肉类(尤其是红肉)及乳制品。

2.少吃咖啡、口服避孕药、利尿剂、酒。

3.尽量避免紧张、压力感,因为两者会提高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4.多摄取维生素C、水果、蔬菜、全麦谷类,以补充纤维素,橄榄油、鱼油、胡萝卜,洋葱、豆类、燕麦等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5.要养成适当运动的习惯。

6.不摄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配合控制体重。

7.定期检查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含量。

五、九类食物有奇效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过高是中年人存在的普遍问题,其对健康的危害则是许多人心上的隐忧。其实,可以用饮食的自然方法,安全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以下九类食物是最有效的食物,照着这些具体的做法去做,可在短期内看到具体效果。

(一)早餐吃一碗燕麦粥

每天早餐时只吃一碗燕麦粥,持续八周就可使血中坏的胆固醇浓度降低10 %.好的胆固醇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因而达到降低血中脂肪及胆固醇的效果。

(二)中餐吃半碗豆类

豆类食物都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及胆固醇的食物,每天只要吃半碗豆类食物,可以在八周内使血中坏的胆固醇浓度降低20 %。豆类食物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物质要属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

(三)晚餐吃三瓣大蒜

每天只要吃三瓣大蒜,持续八周就能使血中坏的胆固醇浓度下降10%。大蒜不论是生吃或熟吃,降胆固醇的效果都非常好,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可以直接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而达到降胆固醇的功效。

(四)每天吃半个洋葱

洋葱是价廉物美的保健食品,每天只要吃半个生洋葱并持续八周,就能使血巾的好胆同醇浓度增加20%,并降低麻中坏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吃洋葱以吃生洋葱效果较好,若将洋葱煮得愈久,洋葱提升好胆固醇的效果就愈差。

(五)每天吃油梨或苹果一个

油梨巾所含的脂肪是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对人体非常有益。由于苹果中含有丰富果胶,所以具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六)每周吃两次清蒸鲑鱼

鲑鱼中所含的亚米茄3型( Omega3)脂肪酸的量非常高。鲑鱼的吃法,如果用烤及油炸的方式,容易困过高的温度而引起亚米茄3型脂肪酸变质,所以最健康的吃法足采用清蒸方式。缚周两次以鲑鱼三两清蒸吃下,经过八周的时问,可让体内的好胆固醇上升10%。此外,吃鲑鱼对于降低血中的甘油三酯,效果也是非常好。

(七)每星期喝一碗姜汤

将晒干的姜磨成粉后冲热水喝下,姜中的成分“生姜醇”及“姜烯酚”可以使高血脂病患的甘油三酯浓度下降27%,而且使坏胆固醇的浓度下降33%。

(八)以橄榄油作为食用油

橄榄油除可降低血巾坏胆固醇浓度外,也会提升好胆固醇的浓度,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油质最佳。有些厂商会以高温加热的方式萃取橄榄油,高温加热过程易使油质变性致癌?

(九)添加红麴于菜肴中

红麴是古老中国的伟大发明,除了用做调味料和酿酒外,它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医疗作用。科学家发现红麴菌的成分monaColin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更进一步发现其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机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