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Ta说建筑】黄炎培在黄浦的足迹

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朋友都知道1945年毛泽东主席和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窑洞中的谈话,史称“窑洞对”,黄炎培先生问毛泽东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回到:“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

右一毛泽东,右二黄炎培

图片来自网络

黄炎培(1878-1965)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1878年生于川沙镇内史第,目前建有黄炎培故居供市民参观。不过,黄炎培在民国时期工作、居住主要在现在的黄浦境内,有些地方为人所熟知,而有些地方就鲜为人知了。

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学校”名字相似,都是黄炎培创办。1917年在上海联合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宋汉章等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以倡导、研究和实施职业教育为宗旨,初创时在上海老城厢西门外方斜路江苏教育总会内(旧址在原方斜路西林路口,已拆除)。

方斜路原江苏教育总会旧影

江苏教育总会

图片由薛理勇 提供

方斜路今貌

雁荡路80号

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

1930年职教社在原法租界华龙路(今雁荡路80号)建成新大楼,该楼占地面积353平方米,建筑面积1608平方米,是一座六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抗战期间职教社迁至重庆,1941年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5年参与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抗战胜利后职教社迁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立总社,上海改为分社。至今雁荡路南昌路口仍是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所在地。

交易担保 阅读黄浦 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 小程序

陆家浜路荒地上建造中华职业学校

职教社成立一年后,黄炎培1918年在上海老城厢南门外陆家浜南岸(今黄浦区陆家浜路918号)成立中华职业学校。1933年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教学大楼“中华堂”。抗日战争中,除“中华堂”外,其他建筑均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重建。中华职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以“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图案为校徽,针对世俗偏见,提倡“劳工神圣”,要求学生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培养职业人才,为学生毕业后能自养、养人、自治、治群作准备。

今陆家浜路918号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原中华职业学校所在地

交易担保 阅读黄浦 中华职业学校旧址 小程序

1922年,李大钊同志曾来中华职校演讲,梁启超、沈雁冰等也来过。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一部分迁至重庆,一部分迁到上海法租界爱多亚路(今延安中路)浦东大厦租房办学。浦东大厦今已拆除,大致位置在今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相交的“龙柱”附近。抗战胜利后重庆和上海租界两地的学校均复员回到陆家浜路原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校由私立转为公立,1953年易名为上海轻工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建制撤销,原陆家浜路校址1962年起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使用至今。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80年代中期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呼吁下,中华职校易址到打浦路303弄16号(近斜土路)原打浦中学校址,仍以“敬业乐群”为校训,以“双手万能、手脑并用”为校徽,提倡“学以致用”。进入新世纪后中华职校接收置换斜土路716弄原交大医学院校舍和斜土路766弄2号原恒苑饭店旧址,建成新校舍。

打浦路中华职校

图片来自网络

职教社1946年创办比乐中学,校址就在雁荡路中华职教社大楼内。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先生1930年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礼堂所题写的名字就叫“比乐堂”,“比乐”二字源自《易经》中的比卦,象征亲密无间、相亲相辅、团结互助,预示吉祥。上海解放后比乐中学曾搬到淮海中路553号淮海电影院对面青年中学的校舍(今TX淮海所在地),1958年搬到淮海中路375号原法租界公董局机关所在(今中环广场)。1993年淮海中路东段改造,比乐中学搬到建国西路154号原五十五中学的校址,1995年新华中学并入比乐中学,学校迁到崇德路43号原来卢湾区三中心小学所在地(再之前为法租界公董局所办喇格纳小学),再到2018年搬到肇周路原李惠利中学的所在。

比乐中学旧址

原法租界公董局

今淮海中路中环广场

01

黄炎培是浦东人,

他有句名言“吾浦东人要吃得来苦”。

对自己家乡川沙,黄炎培非常热心,创办了浦东中学,并于1921年在老城厢也是园开会发起组建上川交通公司,修建上海至川沙的铁路。

今河南南路重建的“也是园”

02

黄炎培长期在黄浦区境内居住

他曾在小东门有两处居所(原址均已不存),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黄浦区黄家阙路36号(大吉路口)发现黄炎培1919年到1937年的旧居,当时他居住在这幢砖木结构二层楼房的东厢房,黄炎培夫妇和女儿住在二楼南侧顶间,儿子住在外间,吃饭、会客在东厢房楼下。

黄家阙路36号

因家中子女众多,黄炎培另在附近的林荫路租了一间屋子,既做卧室又做会客室,晚上还要给孩子安个临时床铺。这片小天地被黄炎培命名为“非有斋”,自题匾额,还有楹联:“毋忘孤苦出身看诸儿绕膝相依已较我少年有福;切莫奢侈过分闻到处向隅而泣试问你独乐何心?”。后来“非有斋”匾额遭窃,生性幽默的黄炎培写了一首小诗:“身外我何有?何尝在我身。林荫容小住,非有当斋名。君子梁上来,赏奇负之走。语我以真理,非有非非有”,把“非有斋”改名为“非非有斋”。“非有斋”旧址在林荫路135号,原建筑今已拆除了。

黄家阙路36号

03

黄炎培教育子女的方式非常独特。

据黄炎培四子黄大能回忆:“九一八”事件以后,在黄大能就读的中华职业学校大礼堂中的抗日动员大会上,黄炎培作动员报告,激昂陈词中突然指名,叫黄大能从人群中站起来,他指着自己的儿子说:“你将来假如能因抗日而牺牲战场,我决不会为你而哭,但如果你不自振作,甘心当亡国奴的话,即使日本人不打死你,我也要打死你!”这番振聋发聩的语言,就是在前文写到的陆家浜路918号说的。

黄大能(1916-2010)

黄炎培四子

(0)

相关推荐

  • 比乐中学去哪了?

    行走的比乐中学教学楼终于止住脚步,从崇德路挪到太仓路,此前章太炎旧居已在新址就位. 保护建筑原.新址位置平面图,图片来自天演建筑 位于崇德路43号的比乐中学最初为喇格纳小学旧址. 喇格纳小学,正门在崇 ...

  • 职业教育如何赶上数字经济时代的“趟”

    "'树影压在秋天的报纸上,中间隔着一片梦幻的海洋,我凝视着一池湖水的天空--'这般优美的诗句,你是否相信是由人工智能所写?"近日,在杭州市滨江区政协委员海创工作室,杭州市中华职业教 ...

  • (35)南昌路100弄铭德里

    铭德里位于雁荡路南昌路100弄,北侧连接淮海中路的渔阳里,这里历史人文荟萃,革命摇篮.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南昌路100弄  铭德里 旧式里弄  1912年 ...

  • 教育学考研考前检测(四)|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全文共计1500+字,预计4分钟复习完) 黄炎培 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经历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挫折和反思,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反 ...

  • 黄炎培《延安归来》

          1945年7月1日至5日,黄炎培等6位国民党参议员访问延安,黄炎培写了"延安五日日记".1945年8月,重庆国讯书店岀版<延安归来>,该书公开发行引得很大的 ...

  • 黄炎培:延安归来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01日 分享 所谓"窑洞对",是指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时,黄同毛主席之间有关"周期率"的一段谈话 ...

  • 姚维钧黄炎培:相差31岁的爱恋,相守20年,她受丈夫牵连自尽

    姚维钧和黄炎培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之时,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谈话,这就是著名的"周期率"谈话.从延安回家后,黄炎培将这次谈话写成一本书,名叫<延安归来>. 本来这 ...

  • 内史第一一黄炎培故居、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

    内史第为沈树镛祖上所建,原为三进两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名宅,共70间房.清咸丰九年(1859).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陏改为内史第,为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铺的姐夫.外祖父孟 ...

  • 名人故居(21)黄炎培故居

    内史第立本堂(第二进)和第三进内宅之间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过道. 内史第的第三进内宅就是躲过拆迁而幸存的历史遗址--黄炎培故居. 第三进的门前挂着由陈云题写的"黄炎培故居"木牌. 在过 ...

  • 黄炎培32字家训赠儿:'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1936年,黄炎培四子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临行之际,黄炎培将平生坚守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就是黄炎培的"32字家 ...

  • 职教人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品读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2)

    一.我国近代新教育制度创始于何时? 黄炎培认为:"宜断自清同治初元北京及广东之设同文馆与上海之设广方言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 ...

  • 【记忆】黄炎培先生与外祖父黄润轩在会理的一段友情 ‖ 罗才梁

    黄炎培先生与外祖父黄润轩 在会理的一段友情 罗才梁 1939年,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出任"川康建设视察团"副团长,代表国民政府来宁属视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