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一夜东风起 书印化作青莲开
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书法家
匡燮为《宛如书印》题赠书法作品
轩诚小语:
张婉茹、梁书印不是专业作家,但他们都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传递感动,将他们自己八十多年的人生点滴通过文字来分享给大家,《宛如书印》一书中选编的就是他们这样一些文字。想请个最懂他们文字的人来作序,我的脑子里马上跳出来两个张,好兄弟张康宁就愉快的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
文:张康宁
赏析:梁轩诚
梁剑是我尊敬的朋友、兄长,上周他跟我说“父亲过年就84、母亲也82了,我将他们近年写的一些文章合编了一个集子,大约有十几万字,自觉文字质量和思想内容都还不错,想在近日给刊印出来。为了鼓励老人,也让他们开心一下,想请您写上一篇书评放到书中,不知可否”。实际上我早已有点按捺不住,因为我一直在《美丽八点半》平台阅读二老的文字,也通过这些文字、和梁剑的微信朋友圈熟悉了两位老人的点点滴滴,就有很多话想说,于是欣然应承,写下我的感受,是为敬。先说说梁书印老先生。近日看到他在病床上拿着十九大公报和相关文件,戴着花镜认真研读的情形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样的老党员,已是颤巍巍的时候,却时刻关心党的事业,从未放松对学习的追求。更为让人动容的是,他的人生伴侣、知心爱人婉茹阿姨手写的留言便条“12月30日,星期一,晴。书印:为了你还能看到70年后的国家更繁荣昌盛,为了能看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变化,你要看的文件,我问了离退办的杨处长,他说没有印发材料,我又去宣传部找一下看有没有。下午去时,宣传部同志热情的印了大会公告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文。你要努力吃饭、配合治疗,才有精力看文件,才能学习。婉茹”,便条字迹秀丽,充满深情,这不是昨日才结婚的小夫妻卿卿我我,而是一对相濡以沫、到老依然恩爱如初的老夫妻普通日常,令我羡慕,更让我感动。梁老的《我接北京知青到宜川》文笔细腻、往事历历,叙事不紧不慢,抒情发自内心,特别是北京知青问宜君有没有鱼,被那个同事误听成驴,而且给人家按照驴子的大小比划鱼有多大,后来委屈的说北京知青造反他骗人,这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印象,透过您的笔端,那些场景如同翻开一本泛黄的同学录,尘封已久的画卷徐徐开启,一个个操方言的同学少年,书写着一段永志不忘的青春回忆。也许我对那个谜一般的火热年代充满求知欲,于是在您的笔下,通过亲历往事的再现,让我对这个耄耋之年的长辈格外多了些关注。每每去到西安人民大厦,脑海时不时就会涌现你们当年的身影,大厦已久,物是人非……我读《故乡是鲁桥》,脑海就浮现出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场景:商号林立的店铺,一大早卸门板开张的店家,拎着用麻绳串起几幅中药包的伙计、或者打开用麻纸包裹着喷香腊牛肉的店老板……鲁桥是三原四里八乡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这个地方我曾经去过好几次,它附近的嵯峨山盛产石灰石,当年三原县想搞个大的水泥厂,现在看来,没搞成也是对的,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作者笔下有几个细节也是现在年轻人所没见过的,比如“淋醋”。山西老陈醋誉满天下,梁氏祖上把这个工艺引到三原荫及百姓,虽然文中没说是用什么淋的,但我猜是麸皮。小时候我母亲也常常用麸皮加入曲子发酵后淋醋,看到滴滴答答的香醋从导管流淌出来,空气里瞬间就弥漫了特有的香气。我家院子粗壮的柿子树果实累累,暖熟的柿子吃不完,那些堆积如山、红彤彤的柿子便被母亲用来酿醋。于是每到深秋,家中小院就氤氲了柿子醋特有的甜香。从梁老的笔下,让我想起了木心的文字《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如今世事变迁,匆忙的步履,吃饭走路蹲马桶,遍地都是“低头族”,机若离手魂都没有!现在的家,防盗锁芯不断升级,还是挡不住翻墙倒柜砸门扭锁之徒,走在人造的老街上,一些如您一样的长者抿一口酽茶,哎一声、摇摇头……
书印有谱 宛如和声
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秘书长、
作家书画院秘书长
李子白为《宛如书印》题赠
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更是需要如今的孩子们去百度一下才可以了解;《父亲的故事》让我想起我那年迈的老父亲,以及在我父亲眼里我的爷爷,文字朴素但却充满深情,字里行间掩抑不住那血脉中的基因传承,那一脉相承的坚守和执着,耕读传家,悬壶济世……键盘冰冷,却可以传情达意;文字无息,却可以沟通彼此。寒冷的季节里,文字却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让我感受到上一辈老牌大学生、特别是师大中文系才子那种中国传统文人的低调、内敛和谦逊。如果说夫妻双方其中的一个不甘寂寞、去重拾文字消遣寂寞倒也罢了,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最敬爱、最美丽的婉茹阿姨更是不落人后。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温婉贤淑的品德,都让我们后辈叹为观止。我第一次读您的文字,就被那种清新自然的文风,娓娓道来的从容,清晰缜密的思维,以及画面唯美的文字外延所“圈粉”,读着书,脑海中映现的却是那种闹中取静的一方小院,满园花开,闺阁伊人,丝竹悦耳,看云卷云舒的惬意场景。我不禁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让您能在耄耋之年拾起笔墨,在如今这个“机不在手,魂都没有”的时代能有如此定力?陆续读了您的文字,才知答案就在其中。您的大爱,您曾经教过的学生、站过的讲台,您不管多大、多远的孩子,还有您那隔辈亲的孙娃一辈,正是您的爱让您笔下有神;学生对您的爱,在文章评论区读来至今让人回味悠长;您对出生海外的外孙女,那种科学的引导,遵循教育规律的呵护,对中外教育的睿智分析与袒露,几遍重读,至今想起仍然让人为之动容。
(1963年张婉茹、梁书印在宜川结婚,
次年诞下长女梁萍)
在《院里那棵老槐树》中,您说“我儿时的家住在常年绿水潺潺南流,渠水清澈见底,周边住户稀少的鲁桥镇伍渠岸边。记忆中水渠两岸总是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我家的小院坐东向西,院子比伍渠岸低五、六尺,从渠岸边下个小坡,门口是片祖父种的牡丹花,香飘四邻。小院有些低潮,房薄屋小,院里那棵一撸多粗的老国槐夏天像把巨大的遮阳伞,把小院罩满,冬天叶落后,斑驳的阳光撒满小院,使得这个院落显得别有风致”。这段文字,画面干净唯美,读罢掩卷常思,文字润物无声,将读者带入那个如诗如画的小院里,何须东奔西走,这就是诗和远方,人们常常觊觎远方带刺的玫瑰,却常常忽略触手可及的曼妙和幸福!这是一段文字,也是一汪碧水,可舒缓都市紧张的节奏,洗却案牍劳形的倦怠疲惫,更可涤荡心灵污浊、升华情感夙愿,忽然想起老树先生一句话“总恨手边破事多,却喜心头杂念少”,像婉茹阿姨这么娴静的内心,多乎哉,不多矣!我读《外婆的官司》,“如果妗子不在家,就让我拉风箱,德娃(侄孙的名字)添柴、烧火,外婆给我们夹老wasa(面粉加水和成稠糊糊,用筷子夹成疙瘩)吃,一尺八的大锅,煮的时间较长,熟了,每人捞一大碗,调上盐、辣子面,外婆烧一大铁勺自家用棉籽轧的稠乎乎的油,在碗里浇很多,再加上外婆用柿子做的醋,烈酸烈酸的,搅匀,太好吃了,到现在我还学着外婆的样子做,体会着浓浓的外婆情”。读到这里,泪水沾襟,此情此景,非但不感觉突兀和陌生,竟然有一种昨日再现的熟悉感,而且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是个大脚的关中女人,她一生都在劳作,除了自家的活,还时常到我家里帮着操劳,扫地、擀面、酿醋、看孩子、纳鞋底、拆洗被褥……总有她干不完的活,外婆看到别人拉着架子车,就摸着我的头说:我娃啥时候长大了也拉架子车送舅婆(外婆的称呼)回去,这些美好的过往,在我脑海的记忆中瞬间复活。人们说传承,其实不仅是血脉和财富在延续,更重要的精神,是那种热爱生活、友善待人、愔愔相惜的美好在长辈言传身教下,被很好的承袭下来,并且伴随着自己的儿女以及他们的孩子绵延下去!
在《怀念我的父亲》中,“父亲好像有六把钥匙,随时开启六个子女的心智,使我们在人生曲折坎坷的道路上,不忘读书,勇敢的向前。父亲的恩情如山高、如海深”。时光不弃,未来可期,即使放到现在来看,读后让人对严父的形象和睿智做法,都不禁击节赞叹!对恩师的那份赤诚,对烈士的那份敬仰,对生养自己热土的依恋,对教育、脱贫、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您以纸笔为载体,倾尽了您的思考,字里行间浸润了您的高度、情怀以及老一辈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那种严谨与包容。时代会变化,而这些优秀的品质会被传承,从这一点来讲,我希望不仅是我,希望我的父母亲、我的女儿和朋友们还有更多的读者都能有幸到您的文字里去感受、去品悟。当然,如果单说二老,还不完美,拾遗补缺,从另外一个侧面,通过读者、您的学生以及其它角度的旁观者,特别是您的儿子、我的好友梁剑的笔触,从教育、艺术、故乡、美酒、财富等多维度里扒拉出一道口子,以更加贴近生活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二老既平凡又有趣的艺术和人生中,让我们听到芸芸众生里一对慈母严父的内心独白,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人文情怀,更是羡慕到一对更加有血有肉的恩爱伉俪喜怒哀乐、奋斗快乐的一生。
终 南 奇 松
西安市新城区书画协会副主席、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姬成春为《宛如书印》赠画
人终将老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长生不老仅是古往今来帝王将相的不懈追求,更是芸芸众生的美好期盼,但岁月的年轮并不能掩饰住内心的充盈和澎湃。当年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如今用在二老身上,我的感觉就是:出走半生阅尽人生沧桑,归来仍是羽扇纶巾、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和那个纤手弄巧、兰心蕙质清丽动人的美少女!老年之乐,含饴弄孙,颐享天伦,是大潮流,张梁这二位是逆势而为啊,身体康健,举案齐眉,俩老知识分子不甘寂寞,重新拿起笔,虔诚地坐在书桌前,以自然的美好流注笔端、用清新的文字,完美演绎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情景,给如今这些急匆匆的现代人,这个功利化、物欲化的时代作出了自己的注解与叩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位让人羡煞的活神仙不愧是书香门第的老师,这种君子磊落,胸怀坦荡的率真,给我们的平凡生活做出了最精彩的注解,为我们的懈怠和抱怨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更是给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带来了一股清风。
还有太多感触,恕不一一剧透,留下念想给更多读者,此为记,再次致敬。
(本文配图均来自作者摄影作品)
作者:张康宁
张康宁:笔名终南客老张或长安稼娃,陕西咸阳人,《美丽八点半》特约作家。毕业于西北大学,现供职于陕西某省级机关。爱好摄影、旅游,文学。博客有上百万字记录成长点滴。酷爱户外,十几年来踏遍秦岭七十二峪,每逢看到绝美景象,归来多以文字记之,且以自愉,兼诸友共赏。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