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岁,女人黄金20年,这件事不得不做!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女人,一辈子都不会老?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不停下学习脚步的人。
“央视女神”周涛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未给自己设限,坚持自我提升:
25岁,她果断辞掉朝九晚五的配音工作,去北京电视台实习,哪怕没有工资
27岁,她快速蜕变成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从地方台跳到央视,连续主持了16年春晚,连董卿都没打破这个记录;
48岁,离退休只差几年,她就可以拿到丰厚的退休金,让余生过得很安逸,她却选择离开央视,从零学表演,主演的话剧《情书》场场爆满。
如今的周涛,依旧拥有高雅的气质,不老的容貌。52岁,却活出了25岁的优雅和自信
当外界都在好奇女神的不老容貌时,周涛笑说:
“阅读,给了我底气,帮我充实灵魂,容貌也会随之改变。”
周涛说自己从小就爱看书,特别迷中外文学名著。
上大学后,更是整日泡在图书馆,不停阅读能让自己增长见识的书籍。
那时的她,不会料到,读过的书,会改变她人生的轨迹。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做配音,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稳定而轻松。
没有意外的话,她的人生会一直过得这么安稳。
然后,两年后,变故出现了:她迎来了一个去北京电视台实习的机会,但没有工资。
她想去,可家人都反对,觉得抱着“铁饭碗”不要,瞎折腾什么呀。
她有些犹豫了。
关键时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一句话,点醒了她:
很多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死去了。
一旦过了那个年龄,她们只是自己的影子,余生都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瞬间,她被击中了。因为她不想,余生就这么过。
她果断去了北京电视台,仅仅两年后,她就蜕变成当家花旦,优秀到连央视都挖她。
此后,她的事业迎来了一个个高光时刻:
27岁时,她接棒倪萍,开始主持家喻户晓的《综艺大观》
28岁起,她连续16年担当春晚的主持人,连董卿都没打破这个记录
40岁时,她被奥运组委会相中,担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转播解说
突然想到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的一句话: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阅读,便是一种生命的化妆。
它能在关键时刻“点醒”你,让你从中汲取到勇气和智慧,向上生长。
周涛是,我闺蜜秀莲也是。
秀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二胎之后,她整天忙得晕头转向。
照顾孩子,体贴丈夫,伺候公婆,白天洗衣做饭,晚上好不容易哄睡孩子,还要收拾一地玩具。
自从辞职在家,她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很窄,更可怕的是:
同学聚会时,看到别人越来越优秀,谈吐优雅,自己却变成黄脸婆;
为孩子和家庭忙得不可开交,想挤点时间提升自己,完全是不可能的;
总为鸡毛蒜皮的事敏感焦虑,要么担心老公出轨,要么害怕孩子不学习;
朋友圈中,同龄的同事在马尔代夫的照片,看起来比自己年轻10岁……
痛定思痛后,秀莲决定逼自己一把,她渴望回归职场,她渴望用知识填补自己的内心。
可是一个月下来,50页都没读完。
“太难读了,一天家务做完,已经很累了,无论怎样逼自己读,都读不了几个字,我也想进步,可是该怎么办呀……”
她一度认为,自己注定是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了。
秀莲的沮丧,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
  • 看文字就头昏脑胀,抓不住重点,吸收太差
  • 读得慢,逐字读才能保持专注,经常一本书半年都无法读完
  • 很多书,看完就忘,就算看了几遍还是理不清知识结构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是我们不努力,因为大部分的经典名著,都是晦涩难懂的大部头,自然读起来味同嚼蜡,难以理解精髓。
而基于这样的情况,周涛给秀莲支了一招:
听书吧。每天就花十几分钟,洗菜,做饭,带娃,都能听。
体验过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早上起床听书、做饭的间隙听书,睡觉前也听书。
没想到,听书这个形式帮了她的忙,比看书获得知识的速度更快,更多:
在《人生的智慧》,她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知道人生的价值不该只有家庭,更要有自己;
在《亲密关系》,她懂得了,婚姻不仅有甜蜜,也有冷淡期、争执矛盾期,看待婚姻更加科学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她醒悟到,幸福婚姻的保鲜秘籍,是两个人精神的共同成长
她就这样,一点一滴在听书中成长着,整个人的思想和见识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有回,老公刷着微博,感慨道,“今年经济形势这么不好,怎么还有好多人去看电影呢?”
这就是口红效应啊,”秀莲随口回道,
她没注意到,那一刻,她老公看着她的眼神,有多惊艳。
慢慢地,受她影响,闲暇时老公和孩子也喜欢上了听书。
更重要的是,当老公和她倾诉工作烦恼时,她不仅听得懂,还能给到中肯的意见。
苏菲·玛索曾说过的一句话: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用书籍来填充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充实之余,不断吸收书中精华“翻新”自己;
让自己在婚姻里一次又一次被重新爱上,成为那个被细心呵护的人。
因为她知道:
女人有十分美丽,但如果远离书籍,将失掉内蕴。
时至今日,2021年又即将过去一半,如果可以,请逼自己养成听书的习惯!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读1本和读100本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20岁时不读书,我们失去的是一次名校的机会,一次跨越阶级的可能;
30岁时不读书,我们失去的是一个改变自己的最后机会,亲手把自己埋在鸡毛蒜皮里,面对婚姻、职场各方面的困境,只能叹息;
40岁、50岁、60岁我们还不读,我们失去或许就会彻底失去那个优雅、会说话、有智慧的自己。
如果你说,你不是不想改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读什么,读不下,读完不会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