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期 || 米抗战作品:陌生的麻雀/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作者用陌生的麻雀表达自己的乡愁,乡愁,是游子的浓浓牵挂。年龄越长乡愁就越浓,对家乡的眷念就越来越深。乡愁就是以儿女的名义归来,又以客人的身份离开,那种近乎剥离的痛令人难以言表就是乡愁。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夜已深,窗外秋叶纷飞,略显寒意。辗转于床头,沉醉思乡之情久久不息。和衣而卧,在米抗战的故事中沉沉睡去....

文:米抗战

导语:林小菲

诵读:梁轩诚

遇上一只麻雀,想问问它认不认识我?它展开双翅一腾,飞走了,头也不回。跟随着一起飞走的还有一大群麻雀。雨点一般落入远方的麦田。

这是农历五月,我又一次回到乡下。在家闷得无聊,我就出去招惹那些满地蹦蹦跳跳的麻雀。

我认识那只领头的麻雀。但它显然不认识我,觉着我面生,不愿意和我搭话。这与我在村子里遭遇的境况是完全相同的。

村庄里,那些半大的孩童,遇上我也是这样头也不回地跑开……这让我觉出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村庄。先于他们降生于这个村庄的我,在这样的情景里,已经没有资格获得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哪怕只是心理意义上的一丝抚慰。我在心里设想:倘若他们跑回家后,把我向他们的爷、他们的爹描述一番,还会不会有人记起我呢?我知道,这几乎是一种奢望,甚至显得有些荒诞。但我迫切地想要获得一声回应。

还说那只麻雀吧,它的住址与我家的住址实际上是重合的。暮色四合的时分,我从院子的正门回家,它从正门屋顶的上空回家。我躺在老屋的炕上,一抬眼,就看见它在窗户对面的墙缝里露出半个脑袋。20年前,我也是这样隔窗去望那道墙缝。一转眼,时光过去了好大一截,能变的都已非当初的模样,唯有那道墙缝还是当年的宽度。那道曾经带给我无限憧憬的墙缝,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只空洞无神的眼睛。

童年时期的我,就住在这个院子,每日挎着草笼出出进进,有时候,肩上会多一条鞭子,前面会多一头牛。那牛比我和麻雀更急于回家,更熟悉回家的路。我赶着牛穿过院子时,总会特意地瞥一眼那道墙缝,想知道麻雀是不是已经先我一步回家了。我把牛赶进棚,还要替牛拌上草料,然后再协助父亲将草铡碎。干每一项活计时,我都神思不定,心里总惦记着墙缝里的麻雀。我很想知道,那墙缝里究竟住着几只麻雀?哪只是它们的爹?哪只又是它们的娘?我曾三番五次地央求父亲做一把木梯,好让我爬上去看看墙缝里的雏雀。可是,父亲总说:“等门前的杨树长大一些,才会有合适的木料。”

在漫长的等待中,我每天都给杨树浇水,期盼它快些长高长壮,比期盼自己长大还要急切。后来,父亲不知从哪里搬回一把轻巧的竹梯,我才有机会把眼睛贴在墙缝外,看清了每一只雏雀,我点着头数了数,一共有五只,每只都毛绒绒的,黄黄的尖嘴总是张着,似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曾看到里面仅仅是浑圆光溜的麻雀蛋,青色的外壳上,隐约可见褐色的米粒大小的斑点。我还轻轻地探进手去摸了摸,温温的,滑滑的。不踩梯子的时候,我就站在墙下远远地望着,通常会见到两只麻雀,一只停在杏树上警戒,另一只则钻进墙缝里,露出半截灵活的尾巴,一翘一翘的,墙缝里随即传出啁啁啾啾的叫声,听得人满耳朵尽是暖暖的温情。好一阵亲昵之后,两只麻雀便一同飞离,留下那一窝盈耳不绝的叫声。

现在,那熟悉的叫声就在窗外,一刻也没有停息。但仄耳静听时,就会莫名地多出一种穿越时空的苍凉感。我正望着的这半个脑袋,一定是童年那些麻雀的第N代子孙,它正在哺育着新生的一代。它就住在这个院落,守着简陋的墙缝,守着先祖的体温。

它每天都能见到的那两位老人,就如同我20年前每天都能见到的那两只麻雀。至于我,自然觉着面生。与它相比,现在的我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最多停留三两天,便要匆匆离开,理由总是一个字:忙。如此,这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响一动,一个黄昏的背影,一声清晨的咳嗽,一段病痛的呻吟,一个期盼的眼神,它都要比我感知得应时,感知得真切。

而我,总是以儿女的名义归来,又以客人的身份离开,那种近乎剥离的痛令人难以言表。

推开吱吱呀呀的院门,我带着一丝的熟悉又陌生的失落感,从外面回到炕上,就这样静静地望着那半个陌生的脑袋,直到繁星缀满夜空,才勉强进入梦乡。梦中,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麻雀,就住在那道熟悉的墙缝里,久久地凝望着父母的老屋。

(0)

相关推荐

  • 幽居小记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幽居小记 作者:张 强 ‍ ‍ 1 村庄被广袤的田野包围着,麦浪涌起的时候,村庄就成为一座孤岛 ...

  • 看看山麻雀和家巧儿不一样啊!它们的叫声也不一样的!

    看看山麻雀和家巧儿不一样啊!它们的叫声也不一样的!

  • 聆听鸟语

    每天清晨,家人还在睡梦中,可我家院子里却热闹起来,那些栖息在树上的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叫过不停.那种清晰.熟悉之感像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声声嘹亮又含着催促,悠悠远扬又含着急迫,似乎 ...

  • 197期/薄今同学作品《驿站》轩诚清读

    (薄今同学的手工作品,多才多艺吧) 文 / 薄今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优越的话 本周<美丽的原创生活>推出了"新芽"栏目,刊发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得到了大家的纷纷好 ...

  • 往期回顾/匡燮作品《起名》/轩诚清读

    轩诚寄语: 郭匡燮老师是我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也是迄今为止除父母外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师长之一.匡燮老师一生为文,年轻时便才华横溢,90年代出版发行的<无标题散文>让中国文坛为之侧目,余 ...

  • 334期A/王峰岩作品《老表》/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老表,曾经的"润土"般的少年,也到了成年润土的年纪,确仅剩了润土忠厚木讷的外表,以及算计的内心.酒桌上的"然"-- 以为是一篇当代的乡情画卷,确依旧 ...

  • 343期/王小娟作品《冬至》/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家的节日,也是异乡回归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天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都要为这个日子进行庆祝,都要在这个冬日里聚人气,庆团圆,近处的都要回归家的怀抱,远处的也要打个电 ...

  • 344期B喻巧凤作品《小巷》/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充满灵性的小巷,那一片紫藤盛开的小巷,朦朦胧胧的小巷!诗意开阔,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巷里发生的,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文/喻巧凤 诵读/梁轩诚 导语/林小菲 编辑/清慧 小巷 那个开满 ...

  • 347期B/常经宇作品《外婆》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我们的身边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站在自己的道路上观察别人,自己也成为别人路途旁的风景.即便一起看过同一段景色,度过同一段岁月,观念却依然是千差万别,甚至难于理解,这 ...

  • 347期A/曹为圣作品《远游》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象远游与柳莺,两个散发着淡淡幽香的名字一样,这篇小说的绝大部分,也洋溢着这样的淡淡的幸福与美丽,不长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对幸福的夫妇平和.幸福的大半生,然而...... 文/曹为圣 编 ...

  • 350期A/王鲜娟作品《父亲》/轩诚清读

    文 / 王鲜娟 清读/轩诚 编辑/清慧 父亲 写父亲太难啦!从父亲辞世三周年起,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他的文字,但手中的笔似乎很重很重,提起,放下,再提起,再放下,脑子乱得理不出头绪.今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 ...

  • 永生感恩 || 陈平作品:《母亲》轩诚清读(第493期A)

    小菲浅语: 母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赋予母亲.母爱太多的诠释,同时也给予了太多的内涵.母爱,从来都是平凡.伟大的.每每读来总能打动人心,此篇<母亲>,作者就向读者讲述了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