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居静好丨古代女子生活图鉴

从庚子跨入辛丑之际,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中,14位活泼的唐宫小姐姐成了网络上一群最大的黑马,将演艺圈与各大网站霸了屏。

《唐宫夜宴》这支舞蹈以唐代仕女陶俑为创作灵感,生动展现了盛唐时期仕女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节目舞蹈音乐与动作设计诙谐幽默,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风格呈现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给观众展现了大唐女性之美。

在一开场的背景图里,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便作为背景出现,这是最典型的唐代宫廷仕女绘画。这幅图中唐宫少女欢歌载物,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仕女生活如此的灵动、鲜活。

实际上,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中就出现了一位女性形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描绘的女子形象主要是贤德的女子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张萱《捣练图》等图则展示出大唐盛世之下贵族女性的华贵之美;

五代、宋、元时期,描绘世俗女子的题材范围扩大,如北宋画家王居正《纺车图》中的女性仅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农妇。

明清两代的仕女画更是数不胜数,流行的长卷和套画,有不少是专门描绘女性生活的图卷。

同一样东西,不同时代反复出现,人们对它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妇女节刚过,女性话题热度经久不散,今天研习社也聚焦女性,看看在古代绘画中,女性的形象与日常生活。

在各类古卷、画册中,女性与空间的结合向来是画家关注的重点,画家一般不会直接描绘一张女性小像,而是通过正面、侧面的不同姿态来让画中人与空间产生互动,或是通过门、窗、屏风的切割将画面构建地更为和谐。

借摆设构建空间

清 执卷仕女 首都博物馆

此图用笔严整,敷彩沉稳厚重。绘一仕女侧身躺卧在铺着竹席的床塌上,一手执卷,一手托腮,若有所思。仕女身穿华服,衣襟半开,露出猩红的绣花肚兜,雪白的颈项裸露在外,内容十分香艳。

从床上铺的凉席和墙上悬挂的羽扇推断,这幅图所绘的应是闺中少妇夏日纳凉情形。图中仕女服饰和床上的幔帐纹样繁复,富丽工谨,都暗示着画中女子出身非凡。

清 仕女册(之二) 蒋莲 广东省博物馆

此图绘室内场景,一女子立于山水坐屏前,着圆领对襟上衣,连珠纹长裙,左手抚肩,右手将禁步微微提起,女子前面,一只芭蕉形扇子掉落在地,坐屏旁的红色花几上放着青铜形制的花瓶,瓶子里牡丹花开的正盛。

整幅图用笔匀细刚劲,而略少变化,画家用淡赭墨晕染出仕女的古铜肤色,有别于以往铅粉敷面的小姐形象,也正因此,此图所绘仕女形象在众多粉妆玉琢的清代仕女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款识:花压红檐,飘渺梨云一缕。刚睡到,画楼春雨。双鬟拥翠,怕鶧哥传语,谁解道,情在暖香深处。巫峡朝行,洛波晚渡难,算得柔怀如许。桃慵柳困,细把眉峰数,人待起,还被眼波留住。芗湖居士。
钤印:臣莲(朱白相间)、芗湖(朱文)

丽居静好丨古代女子生活图鉴

图绘一红衣仕女伏案以唇调鹦鹉情形,仕女头戴风凰衔珠,一身红色织锦,织锦上的金色纹样清晰可见。室内摆设髹漆屏风、圆凳和长桌。桌上铺设绿地莲花纹绣垫,鼎式香炉中的香灰已高高堆起,一只白色鹦鹉正停在鹦鹉架上与仕女相互注视。

此图构图奇绝,大虚大实,古意十足;用笔坚实有力,方折中不失圆润;设色古雅厚重,大片朱砂鲜亮而沉稳;人物造型奇特,身材伟硕,可见陈洪绶遗风。

款识:甲申冬十二月萧山任薰阜长写于吴中。
钤印:任薰(白文)

清 冷枚《春闺倦读图》天津博物馆藏

冷枚是清初康雍乾时期的宫廷画家,工人物,精于仕女,亦善界画和山水。此轴为清代典型的美人图,体现男性欣赏视角中的女性形象。画面描绘一贵族仕女,作旗人装束,左手支颐,右手把书,侧身倚桌,姿势慵懒,眉眼饧涩,有“手倦抛书午梦长”之意,背景陈设简单雅致,有瓶花、笛、书、画并小狗为伴,氛围温柔怡人。

画作笔触细腻,设色艳丽,有皇家富贵气息,同时采用焦点透视法,写实性强,反映出西洋画法对清代宫廷绘画的影响。

清 闺中礼佛图轴 任薰 南京博物院藏

图绘一仕女闺中礼佛情形。室内经书满堂,屏风、几案、桌凳等穿插摆放,一仕女端坐案前,案上供奉着佛龛、香花、香炉,铺设文房用具及抄经手卷。

布局大虚大实,画面中描绘物品甚多,画家皆能穿插布置,繁而不乱。仕女姿容娇柔而清丽脱俗,具有典型的清代仕女审美特征。

清 仕女纨扇图镜片 金史 天一阁博物院

此图为绢本设色斗方,绘一执扇仕女,鬓发笼松,睡鬟凌乱,身倚靠枕,神色哀怨。仕女前方绘一白色开片瓷瓶,瓶中荷花三朵,瓶旁又置一蹄足古铜盆。整幅图用笔刚健,如铁画银钩,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哀怨之情在眸中流动。

款识:菡萏为容叶作衣,睡鬟零乱薄云飞,深闺不尽关山思,纨扇风寒燕子稀。古良。

清 临仇英写古人词意册(七开之四) 顾洛 苏州博物馆

窗外树影婆娑,窗内一女子独坐支颐,正在思念着自己的爱人。她头戴眉勒,柳眉凤眼,粉黛轻施,绛唇略点。室内陈设着两凳一桌,长桌上摆放的书匣、瓶花、油灯和香几上摆放的鸭形香炉都与昨夜一样,可物是人非,昨夜的人已经离去,独留女子守着空房,望着油灯感慨“孤灯结穗不成双”。圆凳上,一只白猫睡的正酣,与坐在另一圆凳上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的女子形成对比。

画家对室内陈设的描绘,营造出凄清寂寞的氛围,为画面增添了淡淡的相思与哀伤。整幅图用笔工致,设色秀雅,人物纤秀苗条,左侧的题词点出此图的主旨——美人独坐深闺之中,因思念爱人,内心生起无限怅惘。

款识:一点残灯,葳蕤花亸光微亮,那般情况,兜的心儿上。独坐支颐,只管沉沉想,难摒挡,晨鸡早唱,檐雪飞如掌。调《点绛唇》;雪珠乱飐窗纱翠,搅得人心碎,一般同是作宵声,少个昨宵人坐便愁听。钗盟钏约猛抛却,不分思量著空房,兀对小银釭,累他孤灯结穗不成双。调《虞美人》。

清 临仇英写古人词意册(七开之七) 顾洛 苏州博物馆

图绘一女子斜躺在罗汉榻上,头戴眉勒,身材苗条,姿容秀丽,她右手抚额,似春病不起,恹恹无力;而脸上却眉峰舒展,愁容不见,原来因收到了外出丈夫寄来的书信。室内陈设的桌凳、罗汉床、屏风、香炉等物有写实成分,特别是花架上的青铜器造型的花瓶正是此时流行的样式,画面左下方的药炉点出图中的女主人相思成疾。

通过门窗望去,室外绿草茵茵,春意盎然,而画中女子却因独守深闺,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抱恙卧床懒梳头。整幅图用笔工细,设色雅秀,对人物表情动态捕捉的十分到位。

款识:癸未春日临仇实父本。西梅顾洛写。
钤印:顾(白文)、洛(朱文)
款识:春病太恹恹,侍女幽房守自严,一缕药香吹不去,垂帘懒试梳头向镜奁。心事几回添,只觉腰围比旧纤,难得青鸾将信到,开缄,验过猩猩小印钤。调《南乡子》;别来便觉眉峰皱,对人佯说因春疲,小婢报书来,眉头渐渐开。早知书会寄,何不随书到,生怕只书空,添侬病一重。调《巫山一片云》。道光己丑新秋读西梅花如对昔贤佳作,漫录小词二十四阙补空。竹君识。
钤印:竹君(白文)

半开放的空间

清 落花独立图轴 余集 南京博物院藏

图绘宋人“落花人独立”词意。仕女风神淡逸,手中纨扇低垂,檐下幽幽独立。室外湖草秀润,花枝疏简,双燕斜飞。画境清寂幽淡,离尘远俗,与词中表达的冷清意蕴相合。

清 仕女册(之三) 华冠 广东省博物馆

这是一幅工笔仕女图,表现的是一仕女在回廊中与小狗嬉戏追逐的情景,仕女的目光和小狗回首的动作形成呼应,让画面充满动态感。整幅图用笔细腻,人物面部及衣纹用淡墨勾成,女子的发髻以及小狗的毛发则用浓墨丝出,贴切的表现出了女主人的纤秀文静和小狗的顽皮可爱。

庭院中,双钩的树叶与一旁的点叶形成生动的明暗对比,仅叶筋处略加分染的芭蕉与背后浓墨渲染的湖石相互映衬,同时也令整幅图变得空灵秀润。

钤印:华冠(白文)

清 人物册(之十一) 袁鹤 常熟博物馆

袁鹤此幅《人物册》以苍茫的山水为背景,远山白雪皑皑,天色灰冷,江水凝碧,萧瑟冷寂;近处一亭榭临水而建,亭榭内一女子头戴巾帼,身穿毛领大氅,靠桌而坐,正在欣赏窗外的雪景。

旁边的丫鬟似乎刚揽起窗边的布帘,也探出脑袋欣赏窗外的美景。房间内布置围屏、桌椅、瓶花等物,房间外则布置苍松、山石、翠竹,由此可知画中女子富贵且高雅。

钤印:袁鹤(白文方印)、屺樵(朱文方印)

清 临仇英写古人词意册(七开之一) 顾洛 苏州博物馆

图绘两女子,容貌洵美,身姿艳逸,于春日游廊中相遇的情形。一女子衣绿,巧笑嫣然,捉住另一女子的纤纤玉手正欲查验宫砂在否。一女子衣红,香靥凝羞,欲挣脱而无力,只能摆动着腰身,任女伴卷袖查看。廊柱旁置一嵌大理石面髹漆高几,几上放一只红色胆瓶,瓶中插着蕙兰一枝。

廊外花园内绿茵遍野,假山兀立,牡丹盛开。整幅图用笔细秀,设色艳丽,尽显仕女袅娜娉婷之态。

款识:蔻梢香嫩春犹浅,两情略透些儿,一双椀玉艳凝脂,宫砂点后消息。此中知女伴相逢,偏捉搦生怜,无力撑持分明,只为验蛇医未容,卷袖迁脱好多时。调《临江仙》;初意觅幽欢踪迹,怕人猜料,阿姊有心窥伺早,花间寻针;未容卷起袖罗看,蛇医验分晓,且索一双纤手,数螺文多少。调《好事近》。此页娉婷之态流露毫端,虽十洲真面无以过之。

清 仕女图轴 张城 山东博物馆

深深庭院中植海棠两株,树干弯曲,相互依偎,枝条交错,花叶离披。树根处绘灵石一方,画家用披麻皴法皴出石头的阴阳面,又在石根和石阴处点出杂草苔藓。

屋内绘一仕女,柳叶眉,丹凤眼,头梳低髻,面带愁绪,上身穿淡青色衣衫,下身着白色曳地长裙,正注视着庭中的海棠发呆。整幅图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仕女纤秀文静,衣纹精细,点缀山石树木,亦生动有致。

款识: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兰楫观察大人法教,阳湖张城。
钤印:受父(朱文)

清 设色仕女立幅 费丹旭 南通博物苑

图画仕女望梅的景象。图中仕女身着橙色衣衫,倚靠在梅花树旁。梅花盛开繁多,洁白如雪,暗香疏影。

款识:湘帆仁兄大人属写。晓楼丹旭。
钤印:子苕(朱文)

清 桃花仕女图轴 费以群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构成要素十分简洁,仅有一枝桃花、一道布帘和一个从布帘后探出半截身子的仕女。画中的布帘遮挡了室内空间,并在画面上方形成大面积留白,营造出一种隐秘、含蓄之美。

当帘子卷起,仕女的形象半隐半现于帘子留出的空白中,图中桃花灼灼,开得鲜艳繁密,而仕女则眉眼低垂,神情惆怅,望着桃花出神,似有无限心事。

清 仕女图轴 奚方壶 南京市博物总馆

图绘修竹数竿,一盛装仕女头戴花钿,耳着流苏式珠翠耳坠,正掀起厚重的布帘,向外窥探。此图构图别致,竹竿向右倾斜的角度与画中仕女探身的姿势形成三角构图。在舒朗清瘦的翠竹衬托下,仕女更显娇俏可爱。

款识:春晖仁兄大人大雅鉴之。方壶。

清 临汤乐民仕女图轴 吴榖祥 苏州博物馆

图绘圆窗前梧桐两株,枝桠紧攀,树荫相连,挺拔高耸,繁茂的树叶被云雾遮掩。梧桐树干用淡墨横皴,树叶用赭墨和花青点出,自有一种迷蒙之感。画心绘一美人,曲眉细目,香腮似雪。美人一手持纨扇,一手抚窗帘,眉宇间微露幽怨。

仕女发丝和五官用笔细腻,衣衫用朱膘晕染。右上角画家自题“临汤乐民本”,观此图清淡的设色,松软的用笔,的确有汤乐民之遗意。

款识:临汤乐民本。辛巳春日奉赠榖人大兄大人雅赏并正。弟吴榖祥写于乐是幽居。
钤印:秋农(朱文)

清 仕女册(八开之六) 费以耕 苏州博物馆

图绘一盛装女子站在阁楼上凭栏远眺。楼前杂树丛生,远山霜林尽染。天边,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向南飞去。也许是渐浓的秋意,触动了女子的心弦,她目送归鸿的眼神略显伤感。

钤印:余伯画记(朱文)

清 吴淦题邓铁仙仕女册页 湖州市博物馆

绘一女子掀开布帘,露出倩影之情形。观其装扮,松鬓偏髻,发间略有簪钗点缀,耳间的翠玉耳坠与身上的绿袖襦裙相互映衬,她右手掀帘,左手执扇,低眉浅笑,仪态万千,俨然一副小家碧玉模样。

款识:铁仙。钤印:邓(白)、铁仙(朱)

题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清波微步,罗袜生尘,劲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劲舞未吐,气若幽兰,花容婀娜,令我忘怀。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凭夷鸣鼓,女娲清影,腾文鱼以惊策,鸣玉鸾以偕游,六龙俨其高首,载云车之容裔。庚午(1870年)七月鞠潭吴淦书。
钤印:吴淦私印(白文)

清 仕女图轴 王素 吉林省博物院

图绘圆窗内一仕女盘腿坐在席垫上纳凉的情形,仕女带珍珠耳铛,双臂约金,朱砂红衣裹身,外罩一件浅色直领对襟披风,露出雪白的颈项。

窗外垂柳用中锋细笔勾描,线条流畅,随微风摆动,山石用重墨勾轮廓,用淡墨滃染,与白色花簇相互烘托。用笔流畅,设色素雅,得闺阁安闲之气。

款识:邗上小梅王素画。
钤印:王小梅作(白文)

以窗景切割空间

清 仕女图轴 任预 天一阁博物院

图绘隆冬之日,天色阴沉,一场大雪过后,天地一片银装素裹,画家用寥寥数笔就将清冷空寂的意境再现图中。画心绘一红衣女子,雅坐窗前,斜倚薰笼。女子红衣上的暗纹清晰可见。

此图疏简之中又有细致,冰天雪地之中,女子的红衣与窗边的薰笼为画面顿添生趣。

款识:偶忆及新罗山人晚年有此图,漫拟其万一耶,萧山立凡任预。
钤印:立凡(白文),诗画难传是布衣(白文)

清 仕女册(六开之六) 费丹旭 苏州博物馆

图绘清秋夜景。飞桥隐隐,溪水涓涓,一小室临水而建。室前杂树槎柯,树叶几已尽落,只有树根处的竹子依然青翠。

室内烛影摇曳,一女子深夜无眠,起身独坐案前,捉笔铺笺,欲将自己的无尽相思诉诸纸端。转念一想,又怕丈夫看到书信后太过心伤,因此信中只写九分愁怨,真是柔肠百转。

款识:夜深独自虚罗帐,起来闲听更筹。催诗梧叶点新秋。梦回无奈,微雨响帘钩。灯影也如人影瘦,一般热到心头。锦笺题恨寄绸缪,怕伊肠断,只写九分愁。
钤印:子苕(朱文)

清 仕女册页(之三) 丁长芝 湖州市博物馆

透过庭院的闺房小窗,可以看见一闺中佳姝绣倦,姿态端庄优雅,古朴静穆。她右手持笔,深思拈句。闺阁一隅的书籍、砚台、笔墨陈设讲究,让我们有幸看到深闺女性的日常状态。

窗外的竹子疏密有致、前后有序,山石苔痕点点、浓淡相宜。从题跋可得知画家是仿崔子忠画法所作的仕女画。

款识:竹窗拈句,仿崔子忠画法,长芝。

清 仕女册页(之六) 丁长芝 湖州市博物馆

此图描画了一闺中少女托腮透过自己的闺房小窗望向庭院,面容清丽绝俗。窗外梨花盛开,点点似星光。

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间是局限狭小的,仅透过一个小窗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敞开的卷帘不仅仅是意味着界限,也暗示着流通。窗户,帘,庭院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间,它展示的是闺阁女性对此空间外的渴望,小视角看大世界,同时也是大才情被小空间的限制。

款识:小窗和雨梦梨花,长芝写。

清 桐窗仕女轴 项文彦 安徽博物院

此图绘梧桐两株,高耸入云,枝叶繁盛,树根处翠竹丛生。盛装少女独坐窗前,专心捧读,深情专注,古书、砚台、水盂置于身前几案上。双钩树干,淡墨皴擦,疤节突现。双钩夹叶,填以淡花青色。人物笔致工谨,眉目清秀,敷色淡雅。

左侧作者行书题款:“怡如先生方家属正,蔚如弟彦。”下钤“文彦之印”朱白文方印、“项氏叔子”朱文方印。

清 桐荫仕女图轴 费丹旭 吉林省博物院

画面描绘一位仕女在秋灯下,对着窗外秋景,吟哦诗篇,构思巧妙,意蕴隽永。仕女头戴珠翠,小家碧玉模样,侧首托腮,似乎在为了写出满意的诗句冥思苦想。案上油灯跳动着红色的火苗,文房用具、书籍整齐摆放。

窗外筠石环绕,梧桐高耸,一片幽静,墨绿色轻扫过的天空,氤氲着秋夜的清寒。整幅图笔法秀润,赋色素淡,仕女清婉妍雅,神情逼肖。

款识:夜寒帘不卷芙蓉,灯火疏棂透缗红,吟到感秋诗未就,一声桐叶堕西风。环渚生旭。
钤印:三碑乡人(白文)、西辰茱余吏(朱文)

清 仕女图册(之十四) 潘振镛 广东省博物馆

画面右下角所题诗句出自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略有改动。诗句的内容正是画家所要描绘的画意。夜色微茫,薄雾轻笼,高楼的方窗内,一仕女倚案而坐,案上的油灯将画面点亮,她查点书籍倦了累了,便将书籍抛在一旁。此时不知何处一声长笛响起,帘子外月亮已爬花梢。

整幅图用笔细腻,人物娟秀,图幅虽小,但画面中的芭蕉、树木、青瓦、方窗等众多景物,画家都能一一安排,闲闲布置,并且巧妙地借用一堵高墙形成画面下方的留白,避免了画面的迫塞感。

款识:高楼风色夜萧萧,检点牙签倦欲抛。何处一声长笛起,隔帘催月上花梢。栽花馆主镛。
钤印:亚笙(朱文)

清 仕女图册(之五) 潘振镛 广东省博物馆

暮色微凉,透过一扇挂着淡青色帐幔的圆窗,但见靠窗摆着一条深灰色长案,案上红烛燃金盏,案前一仕女支颐独坐,面带愁思,她柳眉细眼,唇如点瓣, 随意梳着低髻,白色长裙配一件墨绿领口湘妃色交领上衣。

正值初春,窗外的梅树刚抽出墨绿色的新枝,点点白色花苞尚未开绽。画家又用淡墨轻轻扫出夜色和丝丝缕缕薄雾,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清寒。画面左上角题词最后一句引用“罗浮清梦”的典故,用以咏梅,也暗指好景不长,人生如梦,也许正是这层含义,勾起了画中女子的春愁无限。

款识:疏香点点动春愁,吟向东风韵欲流。翠羽一声斜月堕,好教清梦渡罗浮。雅声镛。

清 仕女图册(之五) 费丹旭 山西博物院

窗前花枝交错,冷雾弥漫,窗内罗帷半掩,一仕女慵懒地斜倚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可见画中女子具有较高的诗词书画修养。

清代仕女画中,女子面前的书桌上常常布置文房清供,以表现清代男子心中的才女的视觉形象。将文房用具看作女子风雅活动的写照,这与清代才女文化的兴盛息息相关。

款识:乙巳夏六月写奉仁山大兄大人雅鉴。晓楼费丹旭。
钤印:子苕(朱文)

1868 仿唐寅笔意仕女图轴 糜準 常州博物馆

图绘一仕女凭窗静读,仕女用笔工细,纤秀娴雅,一手持书,一手扶栏。窗前桃花烂漫,垂柳蓬茸,随风摆动。柳枝的飘动和仕女的静姝相互衬托。全图用笔纤秀,设色淡雅,虽是拟唐寅笔意,但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风格。

款识:抚唐六如笔意于邀月轩。戊辰十一月小牧糜凖写。
钤印:小牧画印(朱白相间)

1806 仕女梅花图轴 宋简 常州博物馆

绘梅花一株,古桩虬干,节疤横生,寒香冷蕊,别具一格。屋内布帘半掩,髹漆桌上铺着团花织锦,桌上开片瓷瓶中插着梅花一枝,书籍、铜镜依次放置。一美人手抚窗帘,侧首凝视,似在顾镜自怜。整幅图遒逸古淡,人物眉目清秀,衣纹用笔流利,梅干瘦硬奇倔,梅花纷披掩映。

款识:庭院梅花丛,金闺罢晓妆。自怜倾国貌,只是伴寒香。嘉庆丙寅春日仿元人笔意,延之同社兄属。西樵宋简。
钤印:宋简之印(白文)、长文(朱文)

1866 清泪洗梅图轴 汤禄名 常州博物馆

绘红梅一株,枝干虬曲向上,疏花细蕊,含苞欲放。仕女双袖交叠,俯身窗台,凝望窗外,眉宇间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仕女身后,书籍、香炉、香盒等物摆放在屋内高几上。

题识:脸扑秋水髻盘鸦,住近孤山处士家。幽怨年年抛不得,自将清泪洗梅花。此毗陵汤乐民晚年所画,病臂不能落款,属余为题句。同治丙寅冬日黄子湘并识。
钤印:子湘(朱文)

清 仕女图 湖北省博物馆

清 仕女图 湖北省博物馆

图绘一仕女坐于窗台桌案前,沉思冥想。她于深闺内吟诗作画,才情并不为狭小的空间所限制。

清 仕女图轴 汪谦 湖北省博物馆

此图绘一仕女头绾高髻,倚窗沉思,人物衣纹略有顿挫,人物的五官并未着太多笔墨,但是画家却将仕女怅然若失的神态表现的十分到位。窗外蕉叶茂密,笔致粗放,草草写成,别有风味,也许正如女子此刻缭乱的心绪。

款识:天南游子汪谦。
钤印:汪谦之印(白文)

清 费以耕、张熊 《梅花仕女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梅花仕女图》为费以耕和张熊合作绘制。繁花密蕊间,一圆窗半隐半现,一仕女掀开厚重的布帘,探身赏梅。费以耕所画仕女,曲眉丰颊,秀丽端庄。她头上倭堕髻,耳中翠玉珠,白绮为下裙,缃绮为上襦。张熊所画梅花,白梅怒放,生意盎然,没骨写主干,浓墨出细枝,焦墨点花萼,淡墨圈花瓣。

此图妙在繁而不乱,枝干的转折,花朵的向背,以及梅花与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都处理得面面俱到,由此可见费以耕与张熊间默契的笔墨配合。

(0)

相关推荐

  • 黄均、潘天寿、阮数峰、丁宝书、溥儒曾其、马晋、白蕉、季康

    书画名家名作联赏第59期 本期联赏名家:黄均罗惇曧.潘天寿.阮数峰.丁宝书.溥儒曾其.马晋.白蕉.季康孔德成 本期联赏作品:黄均罗惇曧修篁仕女,潘天寿拟个山僧花鸟,阮数峰无量庄严,丁宝书花开富贵图,溥 ...

  • 宜室宜家丨古代女子生活图鉴(二)

      研习君语  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一幅幅精美的图卷,不仅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世界的大门,通过图像的变迁,还折射出各个时期家具的演变.人与家具的关系.女性和古家具 ...

  • 山东博物馆(八)妙染寻幽——山东省古代绘画精品展

    妙染寻幽--山东省古代绘画精品展.此次展览是山东省内元明绘画精品的首次大规模的集体展示,也是山东博物馆建馆以来绘画展览规模最高的一次,很多特殊的珍贵文物也是极少亮相展出. 门外以文嘉的<山静日长 ...

  • 仿倪云林山水图(卷)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纸 墨笔 纵24.7厘米 横498.8厘米 图以水墨描绘江南水乡泽国景色.层岗丘阜,错落起伏,溪涧潆洄,林木蓊郁,有茅屋数间依偎于山麓,扁舟数个荡漾于水面,景色旷远,意境清幽.画 ...

  • 她力量| 当代女子生活图鉴Ⅰ

    不错过小幸运的每一篇推送!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我不坏也不是什么好人,我只是随着我的性子做一些喜欢做的事罢了. --题记 (戳音频,听音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买买买时不手软:人生在世不 ...

  • 性感女郎,青楼花酒,诗与夜晚丨唐朝人生活图鉴

    一介 自在丨小生活丨态度 #百城全新系列「梦回长安」第一集# 前方网红城市,非战斗人士请撤离↓↓↓ 西安,天生贵胄.古雅庄严,却摩登现代.一身朋克. 强烈的反差,和骨子里散发的魅力,让它火遍抖音,成为 ...

  • 古代女子图鉴:从浓妆照骗到真人素颜,用了一千年才实现

    漂亮女人,都是"zhuāng"出来的    到底什么样的女人 才算是中国最好看的女人呢? 是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还是浑然天成?   其实从上古开始 古代女子就开始有各自的判断标 ...

  • 学院生活图鉴丨你好,新学期!你好,雅园人!

    霓装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做芳尘. 三月春暖好时节,走在学院的大道上,满树玉兰早已开得绚烂.伴着花开,我们悄然走进了美好三月,更迎来了期盼已久的2021春季学期. 学有 ...

  • 大学教师暑期真实生活图鉴丨内容过于真实

    -------- 写在最后: 行业各不相同,辛劳却总相似. 这么些年,细想你我, 熬过的每一个夜晚, 迎来的每一缕晨曦, 而如今的每次呼吸可能还是在一成不变中. 但又如何? ----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 ...

  • 古代女子繁复、精致的闺阁化妆生活,妆容之美压芙蓉

    古人对于审美极为重视,并不仅仅是对女子而言.古代男子尤重形象审美,因为冠.衣.带.鞋在他们那里有极丰富的意义.譬如子路作战,冠缨被人击断,系冠的带子断了,现在看来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子路竟然因此 ...

  • 国画里的中国古代女子 一天都做什么?这生活太有情趣了吧!

    画乐猫课堂 开启一份兴趣,喵星人带你快乐画画. 包含彩铅.素描.水彩.国画.手绘.手帐等多类画种的线上课程,让你零基础也能画出好看作品. 公众号 别人画画要3年,这里只要3天 北周庾信<舞媚娘& ...

  • 中国古代女子小资生活与小“作”怡情

    "一个文凭,两国语言, 三房一厅,四季名牌, 五官端正,六朝金粉, 七千月薪,八面玲珑" 有人用这些作为小资的标准. 开玩笑?光这些谈何小资啊!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女子的 小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