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温州晚报报道,50多岁的陈女士通过晚报热线投诉,称花两万多元做“盆腔闭合”,不料腰椎和尾骨受伤,腰背时不时阵阵剧痛,走路都要人扶着,可美容院推卸责任。目前,当地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已到涉事美容店查看了大量底单与客户资料,下一步会调查陈女士接受的“盆腔闭合”是否属医疗美容项目,查明涉事美容机构医疗资质等。这个事被曝光后,相当一部分网友的反应是调侃乃至嘲讽,新闻跟帖中诸如“交智商税”“这又是人傻钱多系列”等留言收获不少点赞。的确,从常识角度,或者从事后的新闻围观来看,“儿子都30岁了”,都还能被忽悠做“产后修复”,这或确实与个人的警惕意识不足有关。但是,类似的现象不是个例,特别是医学美容,本身是一个信息高度不透明的行业,近年不只是这种权益纠纷,就连出人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实,在“套路化”营销防不胜防的今天,一个人是否被骗与“智商”真没多大关系。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所接受信息不一样,决定了每个人对各种形形色色骗局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多数人可能真没资格随意“笑话”一个被骗者,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才是正事。
不可否认,整形美容行业有着较高的信息和专业壁垒,监管如何拿捏好尺度,规范行业发展又不伤及行业活力,必须慎重。但是,信息不对称越严重,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行业,消费者权益越需要“有形之手”的保障。
舆论的注意力,关注力向不规范的行业和不完善的监管施压,才是正常的“发泄”方向。也唯有此,每个人都才能减少被骗的可能性。否则,一个套路,骗局无处不在的社会,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