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景色新(散文)
母校景色新(散文)
美文墨夜
孝感火车站以南6公里处,有一所初中,高大的教学楼,绿色朔料操场,那就是孝感市经济开发区龙店中学。
这所学校竣工于2014年秋。我是这所学校的小学生、初中生,1987年又是这儿的初中教师。
学校的变迁,足以证明祖国的进步,证明共产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我是7岁上母校读书的,校舍只有土砖教室6间,办公室是教堂更衣室,教师宿舍是天主教堂做隔墙的简易宿舍。1969年这儿办初中,小学下到大队一级办。1976年办过高中,初中下到大队一级办。1981年恢复初中牌子,高中升级到镇一级办。
我调到母校任教是1987年,老教堂成了危房,老师没有宿舍,住在租借的民房里。办公室海事那间古老的教堂更衣室。1990年学校集资办学,拆除旧教室,修建了3层10个教室的楼房,耗资12万元。当年许多大户给学校捐款,还清建校欠款,在校学生4年集资,为学校出了大力。2000年新铺镇政府拿出100万元,重修了母校教学楼,有4层20个教室,还有15个小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厅。
2007年母校划到了孝感市经济开发区,办学条件落后于城市,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另外选址新建了一所中学,可容纳2000名学生,开办50个教学班。这所新校舍规模大气,设计新颜,2014年秋投入使用,原校舍装修后作龙店小学,又恢复了50年前的校名。

建国72年,是党关心着农村教育事业。1952年龙店管理区把意大利人做的一座教堂改为小学所在地,命名“龙店小学”。教室是农民亲手用土砖砌的墙,上面盖小瓦、亮瓦,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有一个班,老师配备是师范毕业生,最早的老师是简易师范毕业的青年人。十年文革中,请过地方代课教师。办中学期间,老师学历不高,有初中毕业生教初中的,办高中时有高中毕业生教高中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控制了中学教师的进入,没有学历和教学能力不允许调入初中执教。
自2007年起,学校向重点高中——孝感高中输送新生人数一年高过一年,从5名升到了2020年的21名。上孝感一中学生数每年有10人左右。

母校的变化真大!我熟悉母校就像熟悉老家一样,我在那儿读书8.5年,教书29年,生命的一小半时间是在那儿度过的。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母校的变迁。没有母校的存在,就没有家乡千百名人才走入祖国的四面八方。
母校的辉煌就是我党建设事业的辉煌,我们的党是人民的英明领导者,是老百姓从贫穷走入富裕的决策者。伟大的党就是东方的一轮红日,每天闪耀着霞光照耀着山河,照耀着亿万人民的心灵。

作者简介:邓辉,退休教师,中共党员,笔名:美文墨夜、飞翔等。近12年执着地上网写作,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4000多篇。2016年加入孝南作协,在《孝南文学》上发表过多篇散文。2017年创办《飞翔美文》《园丁美文》个人公众号,积极宣传正能量,为祖国歌唱,为党歌唱,为人民歌唱,赢得了许多读者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