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迷障之“柔与强”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4总第036篇

讲述了生命修炼的实质之后,列子在黄帝第二篇末尾,为我们介绍了修炼之中的迷惑和障碍:“强与柔”。原文说:

天下有常胜的方法,有不能常胜的方法。常胜的方法叫做柔弱,不能常胜的方法叫做刚强。二者的区别是很明白的,但人们却没有搞明白。所以上古时期有句话说:刚强,可以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柔弱,可以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可以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等遇见力量超过自己的人,那就危险了。如果可以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以柔弱战胜一个人,好像什么都没做一样;以柔弱执掌天下,也好像什么都没做一样。这叫做不去取胜而自然取胜,不去执掌而自然执掌。

鬻子说:“想要达到真正有刚性,必须守住柔软;想要达到真正强大,必须保持虚弱。积聚柔软必定有刚性,积聚虚弱必定强大。看他积聚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祸与福的走向。强大能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等遇见力量超过自己的人就会受挫;柔弱能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他的力量就不可估量。”老聃说:“军队刚强容易被消灭,树木刚强容易被折断。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

领悟:关于“柔与强”的奥妙,故事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二者亦知,而人未知之。”大量自然、历史事实证明,诸多文化经典论证:“柔”滋养人生长,“强”致使人死亡;“柔”可常胜,“强”只能胜一时一事;“柔”则自然顺畅,“强”则耗神费力。己柔人亦柔,己强人更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一味追求最优、最大、最高贵、最刚强呢?

其实,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浮躁、错误,挑战自己的心魔、胆怯、负能量时,是必要、必须刚强的。刚强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扩展。而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总是跟人争先、争大、争强,以致祸及自身。这究竟为什么呢?

看来,我们需要反观自己,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找答案啊!人是肉身、物质性身躯,生命在物质环境中活动,必然沾染物质习性;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跟死物质打交道,离不开物质材料供养,也会被物质同化。而有形物一直处在死亡过程中,是趋向死的。所以,怕死的恐惧心理,死亡的僵硬状态,内在的空虚自卑,导致我们无意识地向外表现刚强。怕死,就要争取活好,与别人争。用什么争?本能地用强硬去争。其结果:怕死,却选择了易死的生活方式。

然而我们忘却了,生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精神能量才是恒在的;生命不像死物质一样是有重量的、下沉的,而是无量的、上浮的。活物质享受,就会走向死亡,而且让自己怕死;活精神品质,才让我们走向轻松愉快,而且健康长寿。

毕竟,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我们并不缺物质,而是缺精神。死物质的功能和价值,并不在于优厚,而在于保障我们健康地活着而已。追求物质性享受,反而会遗害生命,我们毫无必要让自己物质化。我们应该具有的重要智慧是什么?分清生命的内外。生命内在决定人生的基本路线:本心、精神、灵魂;生命外在决定人生的基本条件:肉体、物质、智慧。

总之,本心、精神和灵魂才是生命的实质和本体,精神健康(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圆满、永在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既然人为精神而活,而精神本身是虚空且柔弱灵动的,我们为何还要逞强呢?更何况,刚强是“死之徒”呀?原来这“柔与强”,就是决定我们人生质量的基本选择啊。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 论生命之乐趣

    专业的非营利性纯公益戒色平台, 为青少年戒色提供指导.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已经帮助无数人戒除恶习, 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有人问我,他说:你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上网玩游戏, ...

  • 修行迷障之“力与义”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7总第039篇 在黄帝第二篇最后,列子讲了一个关于"力勇与仁义"的故事.原文说: 惠盎拜见宋康王.康王正顿着脚咳嗽, ...

  • 修行迷障之“骄与全”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6总第038篇 一个人修行如何,首先体现在如何待人上.列子一个"狙公"养猴子的故事,阐明了这一道理.故事说: 图片发自 ...

  • 修行迷障之“状与智”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5总第037篇 我们把大量时间.心思和资源,用在装饰外表,对外策划.运作.拓展.公关上,很少向内修炼素质.凝聚能量,常常是既累又烦还迷茫. ...

  • 人生最大的迷障,莫过于“藏”,困在这个字里,永远不会幸福!

      老子说:多藏必厚亡.聚敛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 人生最大的迷障,莫过于"藏". 困在这个字里,不会有幸福的人生.   明朝内阁首辅严嵩过生日,满朝文武前来道贺.道贺的礼物堆成小 ...

  • 南怀瑾先生:能照这五个方法去做,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 ◆  ◆ ◆  古代的中国字,如果平常不好学深思,随便读过去,会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做学问的道理,子思在<中庸>告诉我们五个要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

  • 老子说:人生最大的迷障,莫过于“藏”

    老子智慧哲学 公众号 欢迎您 去学老子智慧 老子说:多藏必厚亡.聚敛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 人生最大的迷障,莫过于"藏". 水满溢,月圆亏: "藏"得越多,失去 ...

  • 《豆福传》:破除迷障、寻找自我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钻营和投机取巧的时代,很多人面对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直接走关系.走捷径,用脱离规则的方式去规避困难.诚然,这样去做确实能够得一时之快,然而长远看来却是如风中柳 ...

  • 突破“死”的迷障,开启自由生活

    一天中午 半睡半醒之时 就像天神降临一样 和"死亡"这件事来了个短兵相接 好似迷迷糊糊 神志又非常清醒 看见一个叫棺材的小盒子 那个小盒子也太小了 伸个腿都不能 我是个有密集恐惧症 ...

  • 30个说话口才的技巧,教你打通社交迷障,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情商

    一.赞美时,你该说--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