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形成的方式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它的发生和成长,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组成物质的质点按照格子构造规律排列的过程。晶体是在物相(气相、液相、固相)转变的情况下形成的。

一、由液相转变为固相

1.从熔体中结晶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晶体开始析出,也就是说,只有当熔体过冷却时晶体才能发生。如水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结晶成冰;金属熔体冷却到熔点以下结晶成金属晶体。

2.从溶液中结晶

当溶液达到过饱和时,才能析出晶体。其方式有:

(1)温度降低,如岩浆期后的热液越远离岩浆源则温度将渐次降低,各种矿物晶体陆续析出;

(2)水分蒸发,如天然盐湖卤水蒸发,盐类矿物结晶出来;

(3)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

外来物质的加入可以促使过饱和溶液结晶,如过饱和的二氧化硅溶液流到有石英颗粒的围岩(如花岗岩)中时,使围岩中的石英颗粒长大,形成水晶。

在自然界岩浆期后产生含有各种金属物质的热水溶液。从这种热液中沉淀出各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如方铅矿、闪锌矿、萤石、方解石等,就是从溶液中生成晶体的例子。

二、由气相转变为固相

从气相直接转变为固相的条件是要有足够低的蒸汽压。在火山口附近常由火山喷气直接生成硫、碘、或氯化钠的晶体。这样的作用在地下深处亦有发生,如有些矿物就可以在岩浆作用期后由气体中直接生成(萤石、绿柱石、电气石等)。

三、由固相再结晶为固相

再结晶作用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质多象转变

所谓同质多象转变是指某种晶体,在热力学条件改变时转变为另一种在新条件下稳定的晶体。它们在转变前后的成分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如在573度以上二氧化硅可以形成高温石英,而当温度降低到573度以下时则转变为晶体结构不同的低温石英(水晶)。

2.原矿物晶粒逐渐变大

如由细粒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与岩浆岩接触时,结晶成为由粗粒方解石晶体组成的大理岩。

3.固溶体分解

在一定温度下固溶体可以分离成为几种独立矿物。例如由一定比例的闪锌矿和黄铜矿在高温时组成为均一相的固溶体,而在低温时就分离成为两种独立矿物。

4.变晶

矿物在定向的压力方向上溶解,而在垂直于压力方向上再结晶,因而形成一向延长或二向延展的变质矿物,如角闪石、云母晶体等。这样的变质矿物称为“变晶”。有时在变质岩中发育成斑状晶体称为“变斑晶”。

5.由固态非晶质结晶

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迅速冷却,固结为非晶质的火山玻璃(黑耀石)。这种火山玻璃经过千百年以上的长时间以后,可逐渐变为结晶质。

好乐美饰为您介绍上述各种形成晶体的结晶过程,最初都需要先形成微小的晶核,然后再发育长大成为一定大小的晶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