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民间轶事 | 抬尿壶
抬尿壶
文/叶修德
前言:作者结婚时,尿壶尚流行,娘舅兼介绍人,要敲外甥、外甥媳妇“竹杠”,特设这一节目,引得喝喜酒的客人,众邻居嘻嘻哈哈都来“声援”娘舅,“逼我”连夜到小店购香烟,老婆箱内红鸡蛋,糖果基本罄尽,“战火才平熄”,才晓得宁海东乡有此古老风俗。
尿壶也叫夜壶,旧时,寝室内男人盛尿的器具。新婚之夜,新郎当然要用新尿壶,这新尿壶员弟兄会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弟兄送新郎入洞房时携入新房的。但也有为使婚礼的最后一个节目进入高潮,宁海东乡还有抬尿壶这个风俗。
抬尿壶要慎重,用红布精心包好尿壶全身,有文才的话,创作几句吉利话写在红布上,在尿壶提手上最绑上一根红布条,然后用四根外面用红纸糊贴的木棒,八个人齐心协力打着号子,送进新房。新娘当然又要用红鸡蛋,红桔,糖果,伴姑妹忙忙碌碌泡茶招待抬尿壶的客人。
抬尿壶的风俗据说来自一个姓马的私塾教书先生首创。
马先生书教得好,学生中举的人多,学生结婚请先生喝喜酒,天经地义。有一次,马先生到一个学生婚礼上喝喜酒,学生的家长,娘舅,姑丈等四亲八眷轮番敬酒,马先生的酒量敌不过热情,假装有事到无人处清静一下,正醉眼朦胧打瞌睡时,听见耳边有人小声地在商议,咱俩今晚到新郎的新房去捞外快。马先生心头猛一惊,醉意全无,不好,肯定是盗贼赴大家酒醉高兴无防备之心,盗贼到新房作案。东西偷点去也无所不谓,如果新娘失身,将会导致拆家之祸,且会关系到性命的大事。(马先生一拍脑袋,点子有了,创造一个既热闹又不被盗贼识破的婚礼新节目:抬夜壶。用四根坚韧的大木棒叫八个得意门生“杭唷杭唷”把夜壶抬进新房,把二根大木棒交给新婚夫妇二人,并嘱今晚各放床头趁手之处。新郎当然隐隐获知这个婚礼上从来没有过的节目,必有先生的好意。新婚夫妇和衣睁眼而睡。先生与得意门生隐藏在新房四周。果然,二个蒙面盗贼倾听四周寂然无音时,悄悄在新房墙上钻一小洞,点燃闷香,把闷香伸进小洞。先生大喊一声抓贼,新郎,新娘听见喊声,迅速打开房门冲出来,先生与埋伏的得意门生扑向蒙面盗贼,邻居听见喊声,火速组成一道道包围网,盗贼束手被擒。
此事发生后,新房闹房最后一个节目就传下来。但实际上,这个闹房节目很少应用,一是过去乡村有文才的人少,因时因宜因景创作好话难。二是宁海人大都是忠厚善良之辈,盗贼盗新房的事情很少发生。故许多人不知这个风俗。
现在尿壶绝迹,今作宁海民间轶事,与诸君共笑谈一乐。
作者简介
叶修德
叶修德,笔名时光不染。农民,农闲时爱好看书看报,写点小作品自乐,有作品在中央,省,市,县文艺刊物,广播电台发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集(宁海民俗故事),被县档案馆编印成册,因忙于农活,作品都是小儿科。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