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排石的操作护理
物理排石的操作护理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情况下会造成结石残留,如不及时将这些结石碎片顺利排出体外,3个月以上易出现残石增大或融合,形成新的梗阻或感染症状。物理振动排石被依据现代空间超导技术震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将被动排石转变为主动排石。EPVL由主振子、副振子及可调节上下倾斜角度的床体组成。其主要技术原理为主振源触压患肾区利用高能物理振动作用,将结石与组织分离成游离状态;副振波源的离心振动作用,可使结石悬浮于泌尿系内液体空间。利用体位排石原理,主、副振子配合体位的改变协同作用,使结石游离,并推动结石下移。它适用于上尿路结石各种碎石技术术后残石的排出。
一、治疗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体位排石前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讲明体位排石的原理,以及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体位排石的信心。操作前向患者解释EPVL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的方法,并告知治疗前中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消除恐惧,使其能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二)治疗前的准备 患者签署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知情同意书,嘱患者饮水1000~3000 ml,待患者膀胱充盈后,通过超声影像了解结石及上尿路积水情况。治疗当天可进食,应在餐后2 小时治疗,治疗前测量患者血压、脉搏情况,血压≤ 140/90mmHg,脉搏≤ 90 次/ 分。
二、治疗中护理
(一)排石体位 根据不同的结石部位采取不一样的体位。肾盂、肾上盏、中盏、输尿管内结石排石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平卧位于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床;肾下盏结石:患者取头低脚高健侧卧位或俯卧位。
(二)操作方法 启动物理振动排石机,单频振子一般用于输尿管结石,双频振子一般肾脏结石放置振子于患侧肾区,操作原理主要依靠主副振子的协同作用,将结石松绑游离,驱动推入肾盂中,再根据结石部位调节床体,主副振子前后共同作用下推动结石进入输尿管。B超全程监测结石位置,肾脏结石,运用双频振子,采用犁田式操作手法,将肾盏中结石推至肾盂输尿管口。输尿管结石运用单频振子,刚开始操作前,单频振子先从侧面着力后再正面接触结石所在的部位,运用小鱼际按压法,常规按压幅度4-5mm,按压幅度可根据病人的耐受力选择,让患者逐步适应主振子的频率,再运用顺时针、逆时针按揉法,将结石与管腔游离,如果B超显示患者腹腔中肠气比较多,可以运用左右推动法,将肠气推散,更利于主振子直接接触管腔中的结石,最后利用上下推动法沿输尿管走向快速推动,移至膀胱,排出体外。连续重复 3 次进行物理振动排石 6-8 min,待患者憋尿到极限时嘱排出尿液,滤网收集结石并在有效量下做结石分析。
(三)注意事项
1.预防跌倒/坠床 告知患者排石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及时告知。依据B超定位结石的位置,相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头低脚高位和俯卧位,并用保护带固定体位(图81),皮肤保护垫及关节防压垫预防皮肤、关节磨损、擦伤,患者双手握住床体两边护栏以预防跌倒或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体位排石,给予平卧位,必要时对症处理。排石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对EPVL的反应,且主副振子与皮肤间应加用耦合剂,不可暴力按压,振幅一般为4-5mm(具体根据患者体型而定),避免周围脏器的损伤。嘱患者排尿时注意收集结石并行结石成分分析,记录患者首日排石率及1周结石排净率。1周复查泌尿系超声及x线,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以观察不同排石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三、治疗后护理
(一)尿液的收集与观察 嘱患者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大部分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血尿,嘱患者多饮水,适当休息2-4小时后可行EPVL治疗;每次排尿于固定容器中,沉淀后留取结石颗粒及碎末,收集结石后可行结石成分分析,提供合理结石预防意见。
(二)肾绞痛的处理 在EPVL治疗过程中,残石经输尿管排出,患者有出现肾绞痛的可能,一般给予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症状明显好转。如出现严重肾绞痛、发热、明显血尿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复诊。本组患者均无以上异常情况。
(三)皮肤周围红肿 因EPVL治疗需用主、副振子来回不断按压皮肤,振动频率3000 次/min,振幅4-5 mm,易引起皮肤周围红肿,因此操作者严格控制好按压振动的深度和频率。
四、健康教育
积极随访患者的排石效果,嘱患者平时注意多饮水,多运动;合理调整饮食,避免浓茶、咖啡,预防结石复发,每周来院完成EPVL治疗2-3 次,每日观察排尿情况。每周复查泌尿系B超,必要时腹部平片(KUB),了解结石排出及肾积水情况。同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行相应饮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