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75到M59,美国二战后两代过渡装甲运兵车

装甲运兵车在机械化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丝毫不比坦克差,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步兵能够跟得上坦克快速进攻的步伐,同时还能提供必要的防护。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大量投入运兵车,后期还以M18坦克歼击车底盘研制了M39运兵车,不过M39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装甲防护不足等,二战结束到60年代,美国又先后研制了M75和M59两款装甲运兵车。

M75装甲运兵车

M75是为了取代M39而研制的,当时M39受制于底盘结构,在运输能力上达不到美军期望,士兵只能从车顶出入,没有两侧或尾部舱门,顶部开放式结构缺少必要的防护等等。M75的研制工作在1945年9月开始,次年获准生产原型车测试,在1952年开始量产服役。

M75是以M41轻型坦克改装而来,两者底盘零部件通用程度高。运兵车的发动机位于车体右前方,一台水平对置风冷6缸发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它在2660转/分钟的情况下可以输出295马力,能够让运兵车达到69千米的最大时速。行走结构也和M41坦克基本相同,负重轮5对,前置主动轮,有3对托带轮。

M75装甲运兵车

驾驶员位于发动机左侧,后部是车长阵位,车长有一座指挥塔,有6具潜望镜,顶部安装一挺M2重机枪,机枪携带1800发子弹。后部是乘员舱,这里可以搭乘10名士兵,士兵们通过车尾的两扇独立舱门出入,乘员舱内还存放一具M20火箭筒以及10发火箭弹。

在装甲防护方面,M75采用焊接钢装甲,厚度在25~50毫米不等,并且顶部为封闭式,士兵们能得到更好的防护,全车满载时重量约19吨。

M75装甲运兵车

M75是一款可靠的运兵车,总共生产了1700多辆,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还削减了减震器数量,除了美军自用之外,还将一部分援助给了比利时。不过M75本身重量太大,没有两栖能力,外形轮廓也很大,发动机进气口不合理,这些都削弱了运兵车的性能。

在M75还没有量产的1951年,它的继任者M59就已经开始研发了,M59是以T59原型车发展而来,在1953年被正式命名为M59。

M59装甲运兵车

该车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使用了很多民用卡车部件,例如它的发动机就是两台GMC 302型6缸直列汽油发动机,单台发动机在3600转/分钟时能输出146马力,这套动力系统可靠性不如正儿八经的军用配置,并且最大行驶速度只有51.5千米每小时,不过M59具备两栖能力,可以在平静的水面以6.5千米的时速前进。

M59的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车长在他的右侧,驾驶员还配有红外夜视潜望镜,车长则有一座M13指挥塔,不用露出身体操作机枪,后方的乘员舱内可以搭乘10名士兵,除了尾部的出入门,顶部也增设了舱口。

M59装甲运兵车

M59的装甲防护与M75相比被大大削弱,装甲防护只有9~25毫米,采用焊接钢装甲,不过对于运兵为主的车辆来说已经足够。

美国生产了大约6300辆M59,还发展出M84自行迫击炮,除了美军使用,还有包括巴西、委内瑞拉、土耳其、越南等8个国家使用了这款装甲运兵车。

M59装甲运兵车

从美国的装甲运兵车研发来看,M75和M59都只是过渡型号,或者说是技术探索下的产物,因为相邻几代运兵车的研发太过于密集了,M39运兵车是1944年研发的,使用中发现了大量的问题然后在1945年研发了M75,M75本身也不怎么成功,还没有量产就开始研发替代者M59,M59的产量倒是不错,但是动力系统太弱、水上机动能力差,让它在实际运用中并不能满足军队需求。

M113装甲运兵车

就在M59服役后没多久,一代神车M113也逐步走向成熟,在1960年开始服役,M113仅从外形上就能看出它和M59、M75这些前辈有着技术上的传承关系,可以说它将前辈的优点都继承了下来,同时又融入铝合金装甲这样的新技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有侧甲防护较弱这样的问题,但该车确实是一款成功的装甲运兵车,它发展出一个庞大复杂的装甲家族,各类型号总产量超过8万,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多个国家,战场上也经常看到它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