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一)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0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02

   释  解      

原宪请教老师,什么是从政君子的耻辱?老师说:“称职的从政者是通过“先之、正之”的教化,实现为政的治邦安民之道,让“仁之为人”回归人心。因此,在国家政治清明有道之时,从政之士应当尽心尽职地将上级政令落实于自己的行动中,让民众富强安定,使礼义仁德能够通达于天下;在国家政治黑暗无道之时,从政之士不能止于洁身自好,而应当心存道义仁德,将民众的疾苦谏禀于上,尽心尽职于礼乐道义,见义而为地给民众以安定,使仁德道义能够不受伤害。如果从政者在政治清明之时,不能积极有为,使礼义仁德通达于天下,而仅仅有志于俸禄却不能有所建树;在政治黑暗之时,不能见义而为,使仁德道义不受伤害,而安于俸禄不惜身名为官求财。这就是从政者的耻辱呀。”听了老师的教导,原宪接着又问:“从政者的治下没有了争强好胜、自吹自夸、怨忿不平、贪求多欲这些不仁的习气,可以称行仁、为仁了吧?”老师说:“从政者能够做到这样,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了。至于是不是为仁、行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做到这些只能无损于仁,但是不能有益于仁。”

03

   释  字     

耻(恥)
《说文》:恥:辱也。从心耳声。敕里切。
《广韵》:恥:惭也。敕里切。
汉字“耻”从心从耳,耳亦声,会人闻过而面红耳赤之意,隶书因形近讹为从心从止。本义为耻辱,也指耻辱的事情。由耻辱引申为羞愧,或表示使之羞愧、羞辱。注意:耻是闻过自愧的羞耻,辱是屈辱。

04

   素说     

前篇从“先之,劳之,无倦”开篇,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结束,全篇围绕“先之、正之、教之”的“庶之、富之、化之”的行政教化的安民之道,让“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德君子在从政的行政实践中,大展身手,实现“为政以德”的治邦安民的“仁”之用。本篇承接前篇,通过仁德君子从政实践的“知耻明勇”的教导,期望从政的弟子能从知耻、知勇中不甘寂寞,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展现“为政以德”治邦安民“仁者勇为”的无畏,以恢复先王圣者的礼乐秩序文明。首章通过弟子原宪问耻,让行政者把握从政的仁德君子的“有为之仁德”和“不为之耻辱”。
原宪请教老师,什么是从政君子的耻辱?老师说:“称职的从政者是通过“先之、正之”的教化,实现为政的治邦安民之道,让“仁之为人”回归人心。因此,在国家政治清明有道之时,从政之士应当尽心尽职地将上级政令落实于自己的行动中,让民众富强安定,使礼义仁德能够通达于天下;在国家政治黑暗无道之时,从政之士不能止于洁身自好,而应当心存道义仁德,将民众的疾苦谏禀于上,尽心尽职于礼乐道义,见义而为地给民众以安定,使仁德道义能够不受伤害。如果从政者在政治清明之时,不能积极有为,使礼义仁德通达于天下,而仅仅有志于俸禄却不能有所建树;在政治黑暗之时,不能见义而为,使仁德道义不受伤害,而安于俸禄不惜身名为官求财。这就是从政者的耻辱呀。”听了老师的教导,原宪接着又问:“从政者的治下没有了争强好胜、自吹自夸、怨忿不平、贪求多欲这些不仁的习气,可以称行仁、为仁了吧?”老师说:“从政者能够做到这样,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了。至于是不是为仁、行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做到这些只能无损于仁,但是不能有益于仁。”
本章需要注意的有三:一是本章首节的句读通常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朱熹《四书集注》没有使用这种句读,其注曰:“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并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进于有为也。”从朱熹注中知其句读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因通常的句读与本篇展现“为政以德”治邦安民 “仁者勇为”的篇义不相符,同时也和孔子积极入世的从政态度相违,与原宪接着问仁也不相一致,故我未依从朱熹的句读。将此节释解为:“如果从政者在政治清明之时,不能积极有为,使礼义仁德通达于天下,而仅仅有志于俸禄却不能有所建树;在政治黑暗之时,不能见义而为,使仁德道义不受伤害,而安于俸禄不惜身名为官求财。这就是从政者的耻辱呀。”二是“克、伐、怨、欲,不行焉”不是指君子个人的修行,而是指通过行政者积极有为的仁德教化之后,所能达成的民风习俗。三是孔子所答“仁则吾不知也”,是让原宪把握“仁”与“克、伐、怨、欲”间的逻辑次第关系的,即“仁”是处于上位的概念,而“克、伐、怨、欲”是下位的概念。由上位可以推知下位,而由下位不可以推知上位。本章这一节的意思是说:行仁必须从“克、伐、怨、欲不行焉”做起,“克、伐、怨、欲不行焉”只是行仁的阶段小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只能说明外界规范要求让自己知止而不为,还不能保证是顺应上位“仁德”自觉的从仁。因此孔子说,做到了“克、伐、怨、欲不行焉”,并不能说做到了“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