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冯太后恩威并施稳朝纲,拓跋宏耳濡目染成贤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20篇
拓跋弘暴毙,幼主继位,女主临朝,北魏政局开始动荡起来,拓跋弘生前着力打击的贪污犯罪也沉渣泛起,严重威胁北魏统治。
为了北魏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冯太后恩威并施,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很快就稳住了局面。之后,她又开始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升明二年(公元478年)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贵戚及官员、士大夫不顾门第与下层平民通婚,违者以违抗诏书论处,推崇门第政治。
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冯太后还特别注意培养、扶植贤能之士为亲信,组成一个效忠她的领导核心。
在这个领导核心中,既有拓跋氏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内廷宦官。对于德高望重的名臣,冯太后更是优待有加。
这一年,怀州刺史高允因年老及患病辞职,回到家乡。不久,高允又被朝廷用安车征到平城,任命为镇军大将军、中书监。高允坚决辞让,朝廷不准,特准他坐车直接上殿,朝贺时不用叩头行礼。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四月,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拓跋目辰、长安镇将陈提等人都因贪婪残暴、行为不轨而获罪,尉洛侯与拓跋目辰被判处死刑,陈提被流放到边境服役。
严厉打击不法之臣后,冯太后也有意放松管制,做到宽严相济,为此颁诏曰:“朝廷设置侦察内外的官员有一千多人,对于犯有重罪的人,他们只要收到贿赂,便不再举报,却对犯罪较轻的人吹毛求疵地揭发检举,应当将侦察内外的官员全部罢除。”
之后,北魏重新设置数百名恭谨正直的人员,让他们在街道上巡逻防卫,捉拿任意喧闹打斗的人。从此,官民开始各安其业。
接着,冯太后命高允重新审核制定律令。此时的高允虽然已经年迈,但神志清楚,记忆不衰。
由于高允家境贫寒,供养菲薄,冯太后特意安排乐队每隔五天便派人前往他家中演奏,以便他能够心情愉快的工作,又供给他膳食,每逢初一和十五送去牛肉与美酒,每月供给衣服、丝绵和绢帛。
每当高允入朝进见时,冯太后和拓跋宏都为他准备几案与手杖,问以国家大政。
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实践中,冯太后并没有把拓跋宏排斥在外,相反,她还尽可能的让他参与,以便他得到锻炼。
由于冯太后的悉心培养,拓跋宏得以快速成长,而且能够坚持她的改革理念,这也是冯太后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随着拓跋宏的日渐长大,以及理政经验的成熟,冯太后开始放权,拓跋宏如履薄冰的接过了这副重担,首先开始巡视地方。
建元三年(公元481年)正月十八,十四岁的拓跋宏南下巡视,历经中山、信都和肆州,司空苟颓留守平城。
二月,僧人法秀以邪术迷惑民众,打算趁拓跋宏巡行时在平城作乱。苟颓率领禁军前去收捕,将他们全部抓获。
拓跋宏回到平城后,有关部门将法秀拘禁,给他戴上笼头,但是笼头上的铁锁毫无缘由地自动打开了,看守人员准备用铁链穿透他的颈骨,诅咒道:“倘若你果真神通广大,就应该让铁链穿不进皮肉。”
结果,在铁链穿过颈骨三天后,法秀受尽折磨而死,一些人借此机会打算将僧人全部杀掉,冯太后不同意,最终没有施行。
法秀作乱之事牵连到兰台御史张求等一百多人,按照有关法令应当全部灭族,尚书令王睿请求只诛杀罪魁祸首,而宽恕余党。
于是,拓跋宏颁诏曰:“应当诛灭五族的,降为诛灭三族;应当诛灭三族的,降为诛灭全家;应当诛灭全家的,只诛灭本人。”因此而幸免的有一千多人。
这一年,在高闾等人的协助下,高允完成了律令的修订,共计八百三十二章。其中,有关灭门灭族的律令十六章,有关死刑的律令二百三十五章,其它各种刑罚的律令三百七十七章。
建元四年(公元482年)三月二十六,拓跋宏亲临虎圈,颁诏曰:“虎狼凶猛残暴,捕捉它们的时候,往往要伤害许多人,既没有什么好处,又浪费太多食物。从现在起,不要再捕捉它们进贡。”
九月,鉴于荆州的巴人与氐人经常发生骚乱,拓跋宏以镇西大将军李崇为荆州刺史,前往镇抚。
李崇,黎阳郡顿丘县人,北魏外戚,拓跋弘母亲李氏的侄子。李崇十四岁时被朝廷征召为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拓跋宏即位后,李崇作为大使巡察冀州,不久升任梁州刺史。
李崇上任时,拓跋宏敕令调集陕州与秦州两地兵马护送。李崇推辞道:“边地百姓有失和睦,和怨恨当地刺史有关。现在,臣接受诏命担任刺史,当地百姓自会安定。臣只需一纸诏书,不必麻烦陛下派兵保护,以免百姓心怀恐惧。”拓跋宏听从了他的主张。
于是,李崇轻装简从率领数十人骑马急奔上洛,宣布诏书,安慰劝导,当地民户与夷人都心悦诚服。
李崇又命各边防据点将掳掠的南齐百姓全部送还,而南齐也将两百余名俘虏送还北魏,两国边境和睦相处,再无战事。
一段时间后,李崇被改任为兖州刺史。
以往,兖州境内经常出现盗匪,李崇在每个村庄都设置一座楼,楼内悬挂大鼓。每当强盗出现,便敲打大鼓,最初听到鼓声的村庄击鼓一下为信号,第二个村庄就击鼓两下,听到鼓声两下的村庄就击鼓三下,不一会儿,鼓声传遍百里,各村庄都派人防守险要。
从此,只要强盗有所行动,没有不被抓获的。后来,北魏各州都效法这一做法。
先有贤主,后有贤臣,李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臣,造福一方,离不开拓跋宏的信任,而拓跋宏的成长又离不开冯太后的教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