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个人化要达到两结果: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不妨尝试框架法

​

本篇文章限时免费阅读

知识个人化要达到两结果: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不妨尝试框架法

认知框架

2020-10-09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认知框架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一旦你能领悟框架法,一个框架全解决!通过框架完成外部知识的个人化!学习其实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把外部知识变成大脑里的认知,这是建立知识与个人的衔接,完成知识的个人化,在知识的个人化之时,要达到2个结果: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不妨尝试框架法!

一本逻辑学,一旦你领悟到简单,领悟到框架,领悟到就是由这么几个简单的概念搭建起逻辑学,然而,在你去学习逻辑学之时,却淹没在文字细节的复杂之中。文字细节的复杂把逻辑学一些关键的概念弄得支离破碎,当你读完整本逻辑学之时,却一片茫然。因为没有从复杂之中寻觅出简单,此处的寻觅还不准确,替而代之的是设计,因为你没有从复杂的逻辑学之中设计出简单的框架,用这个简单的框架去妥善地去安排各个逻辑学相关的概念。

学习一个东西之时,我不知道这个具体的东西的框架会是啥样,但我确信,这种确信,是深入到骨髓里的,我确信,可以设计一个框架来组织这个东西,通过框架来让这个东西变得简单。你看到的东西,最终能留下在自己大脑里的,不是那个东西本身,究竟是啥留在自己的大脑里呢?

究竟是啥能被自己记住并能被自己提取出来呢?那个东西不是直接进入长时记忆,打个比方,自己为那个东西设计了一个框架,是框架组织了那个东西,此时,你想一想,你记住的是组织那个东西的框架,还是那个东西本身呢?

自己记住的一定是框架,组织那个东西的框架,你为了理解并记住那个东西,你设计了一个框架。那个东西并没有所谓的框架,只是你设计并创造出了一个框架来组织了那个东西。

学习逻辑学,你理解与记忆的不是那本逻辑学自身,就自己来说,个人记住的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自己从复杂的逻辑学之中设计出来的,透过框架来组织了逻辑学的概念。

关于逻辑学那本书我会忘记掉大部分的东西,那本逻辑学大部分的内容,我是回想不起来的,我是无法从长时记忆提取出来的。

但我为逻辑学设计的那个框架,随时随地,我都能回想起来,随时随地,我都能从长时记忆把它提取出来。

我把对逻辑学的学习,变成了一种设计,学习就是设计,创造知识的结构,把这个结构嵌入到自己的长时记忆之中。我可以随时在脑中回想起这个结构的样子,关于这个结构的印象对自己来说是栩栩如生的。这个结构有哪些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去表达这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去驾驭这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自己通过设计结构来学习并掌握逻辑学,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形成某方面的认知,只不过认知在自己大脑里要透过一个框架组织起来,这是框架化学习,只有框架化学习,才能谈得上后边的框架化思考!

学习某方面的知识,要先搭建一个架子,然后再在架子上摆上相应的内容。知道要为知识搭建一个架子,这是方向性的问题。如何搭建架子,这是方法论的问题。先用别人搭建架子的方法,去搭建自己的架子,在架子摆上自己的内容。最后呢,自己要去整理一套搭建架子的方法,一旦懂得搭建架子的方法,你就可以高效地学习,通过学习就重构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知识个人化要达到两结果: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不妨尝试框架法。喜欢该文章,请随手转发!

上一集

一个事物,把它框架化,框架路径化,路径模式化,这就是刻意练习

下一集

通过元学习,从一定范围知识之中,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

所属专栏

限时优惠1天13:06:29

认知框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