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种诗歌的押韵方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句尾韵
诗歌通常可在句尾最后一个字押韵。
如《看到沙滩搁浅的船》(谭笑)
1.在金色的沙滩(tan)
2.看到一只搁浅的船(chuan)
3.我本不是水手
4.却想扬起那白色的帆(fan)
5.远处
6.是碧海云天(tian)
押韵在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句最后一个字,押韵韵母“an”。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句内韵
押韵除句尾韵脚押韵外,还可在句内节奏点押韵。
所谓节奏点,即构成一组语音的最后关键点。节奏点的外在表现为,诵读时读完节奏点的音后,会有停顿或拖长音,或者,从此处结束重起一句,不影响诗歌完整。节奏点有多个层次,大的节奏点导致大停顿,小的节奏点导致小停顿。显然,句尾是个明显的大停顿处,因此,是一个大的节奏点,多数诗歌在句尾押韵。
句内节奏点较为复杂,所以句内押韵也较为复杂。例如,句内押韵可以在句内和本句句尾押韵,也可以在句内和其他句内押韵,还可以在句内和其他句尾押韵。
如《冬天的树》(谭笑)
1.枝枝(zhi)干干(gan)伸展(zhan)
2.不逊于夏日(ri)一般(ban)
3.阳光将身体直接抚摸(mo)
4.影子简(jian)洁地静卧(wo)在身边(bian)
5.无论(lun)风雪吹来(lai)
6.无论(llun)地冻天寒(han)
7.屹立着
8.在冬天(tian)
此诗歌有许多句内韵,为避免啰嗦,不逐一介绍,只介绍三个。
第一句句内的“干(gan)”和同句句尾的“展(zhan)”押韵在 “an”;
第一句句内的“枝(zhi)”和第二句句内的“日(ri)”押韵在 “i”;
(有人认为“zhi”“ri”是零韵母,有人则认为称他们称作零韵母是错误的。我们学习诗歌可以不予理会,可以认为他们角度不同,说法不同。我们只需要知道,“zhi”“ri”有称为零韵母的说法即可。)
第三句句尾的“摸(mo)”和第四句句内的“卧(wo)”押韵在“o”。
句内字的韵和句尾字的韵相同,尤其和其他句子字的韵相同,可以形成跳动的音韵美。
注意,不应句内任何字的韵母和其他字韵母相同都属于押韵。
如第四句的“简(jian)”不在节奏点,就不算和本句句尾“边(bian)”押韵。当然,广义讲也可以算,但太泛化了,或者,是更一复杂层次非常弱的“押韵”,一般来说不在通称的押韵范畴内。
此外,韵母声母都相同,比如第五句里的“论(lun)”在第六句也有,一般也不算作押韵,这是音节的重复。一般意义的押韵,只是指声母不同条件下的韵母处韵音相同。音节重复是一种特殊的押韵形式,比一般意义的押韵节奏更鲜明,一般意义的押韵具有含蓄性,所以整个音节重复,一般不算作押韵。音节的重复,以后将单独论述。
还有,某些古典诗歌同一句中忌讳句内用韵,怕韵音重复过于密集,句内韵影响句尾的韵。这种韵的重复专门有个名字叫挤韵。
由于内韵是一种不明显的押韵形式,一般情况下人们说的押韵,多只是说句尾的韵脚韵,通常很少包括各种句内韵,所以,为说明方便,本课如不专门说明,后面一般说的押韵也仅指句尾押韵。
最后,说一说一种特殊的内韵形式——叠韵。叠韵,指两个连续读的字韵音相同或相近,声母不同。
依然是《冬天的树》(谭笑)
枝枝干干伸展(zhan)
不逊于夏日一般(ban)
阳光将身体直接抚摸(mo)
影子简洁地静卧在身边(bian
无论风雪吹来(lai)
无论地冻天寒(han)
屹(yi)立(li)着
在冬天(tian)
“屹(yi)”“立(li)”韵母同为“i”,声母则不同。
叠韵虽不一定都在节奏点,但因两个连续的音节韵音相同或相近,非常突出,于是,自己构成了一种鲜明的节奏单位,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内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偶数句押韵
古典诗歌类型的诗歌通常要隔开句子押韵,而且是偶数句押韵。
例如,《偶过》(谭笑)
山寺敬佛地
无人少喧嚣(xiao)
偶打此路过
清风挂树梢(shao)
第一句、第三句奇数句不押韵,第二句、第四句偶数句押韵,押韵在“ao”。
现代诗歌也可以偶数句押韵。
如,《琥珀中小虫的回忆》(谭笑)
一滴晶莹
从空中坠落luo
我们本不相识
却被你包裹guo
第一句、第三奇数句不押韵,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偶数句押韵,押韵在“uo”。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首句押韵
古典类诗歌除常偶数句押韵外,因第一句是全篇的开始,位置特殊,因此第一句也常可以和其他偶数句押韵。
如,《昆明湖傍晚观雪景》(谭笑)
天地何其广(guang)
白雪尽茫茫(mang)
你我景中人
景中看斜阳(yang)
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押韵在“ang”。
现代诗歌也可如此,也可第一句和其他偶数句押韵。
例如,《冬天的树》(谭笑)
1.枝枝干干伸展(zhan)
2.不逊于夏日一般(ban)
3.阳光将身体直接抚摸
4.影子简洁地静卧在身边(bian)
5.无论风雪吹来
6.无论地冻天寒(han)
7.屹立着
8.在冬天(tian)
第一句和其他偶数句押韵在“an”。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奇数句押韵
例如,《幸福时刻》部分(谭笑)
1.冰雪中你去嬉戏(xi)
2.回家后红苹果似的脸,
3.还流了清鼻涕(ti)
4.快-------擦擦脸把鞋脱下
5.我把你的脚抱在怀里(li)
6.给你捂热
全诗奇数句第一句的“戏(xi)”、第三句的“涕(ti)”、 第五句的“里(li)”,押韵在“i”,偶数句则不押韵。
句句押韵
常态中,两句以上的诗歌多不句句押韵,原因是两句以上的诗歌句句押韵,会语音重复过于频繁,操作不当,易有滑稽搞笑之感。当然,高手会故意为之,是另一回事。
如,《饮中八仙歌》部分(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chuan,眼花落井水底眠mian。
汝阳三斗始朝天tian,道逢麹车口流涎yan,恨不移封向酒泉qian。
左相日兴费万钱qian,饮如长鲸吸百川chuan,衔杯乐圣称避贤xian。
宗之潇洒美少年nian,举觞(shāng)白眼望青天tian,皎如玉树临风前qian。
句句押韵在“an”。
句句押韵诗歌是一大类,较为古典的叫柏梁体,《饮中八仙歌》就属于柏梁体,近古时期的则有元散曲,句句押韵。元散曲通常谐趣丛生、俚俗欢愉,并且必须句句押韵。元散曲因句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可对过多的重复有所调整,所以有时,也会有脱俗之作。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ya),
小桥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风瘦马(ma)。
夕阳西下(xia),
断肠人在天涯(ya)。
句句押韵在“a”。
现代诗歌总体讲一般不句句押韵。但现代诗歌常句子字数参差不齐,加之借助内容的处理,因此,即使句句押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滑稽之感。
如,《晚霞》(谭笑)
看(kan)
那就是爱的灿烂(lan)
看(kan)
那就是离别的怅然(ran)
看(kan)
何时我们能够再相见(jian)
看(kan)
那就是我对你的思念(nian)
句句押韵在“an”。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错落句押韵
诗歌除偶数句隔开押韵、句句押韵外,也可错落押韵,上述已有诗歌如此。
又如,《高考结束待发榜》(谭笑)
1.十年竞考寒窗落(luo),
2.不知有否风轻(qing);
3.最当七月甚煎熬,
4.盼得能榜上题名(ming)。
5.世事多难将必过(guo),
6.尽铺平静心情(qing);
7.曾经祈不再晨星(xing),
8.愿通宵好梦神宁(ning)。
第一句的“落(luo)”和第五句的“过(guo)”中间隔开了三句,押韵“uo”;
第二句的“轻(qing)”和第四句的“名(ming)”是隔开偶数句押韵,而第六、第七、第八句则是连续押韵,不再隔开第七句。
还如,《盗墓 》(1)(谭笑)
1.轻提着洛阳铲(chan)
2.在太阳落下后出没(mo)
3.仔细搜索(suo)
4.搜索那田园(yuan)
5.搜索那丘壑
6.看(kan)
7.有个风水宝地
8.可真不错(cuo )
9.这底下
10.定埋藏了宝藏
11.伴着无声的先人
12.久卧 (wo)
第一句“铲(chan)”和第四句“园(yuan)”中间隔开两句,第四句“园(yuan)”和第六句“看(kan)”中间隔开一句,三处都押韵在“an”。
第二句的“没(mo)”和第三句的“索(suo)”就没有隔开,押韵在“o”;
第二句、第三句和后面第八句的“错(cuo )”、第十二句的“卧 (wo)”,就都隔开数句,押韵在“o”。
这里有个“uo”和“o””的押韵差别,后面将专门论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后一句押韵
诗歌通常情况下,最后一句需要押韵,作用是有一个韵音系统的完整回响。
例如,《秋雨有感》(谭笑)
一场秋雨一场寒(han)
秋雨过后寒连绵(mian)
只待寒冬再熬过
又是花开满春天(tian)
最后一句结尾处押韵在“an”。
又如,《革命——纪念白话文运动》(谭笑)
火山之所以会爆发(fa)
因为有无法停息的熔岩
要离开地下(xia)
最后一句结尾处押韵在“a”。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后一句不押韵
古典诗歌一般最后一句最后一字都押韵,应该没有最后一句不押韵的诗歌,但现代诗歌不同,最后一句可以不押韵。
例如,《炒鸡蛋》(谭笑)
将火点燃(ran)
把锅烧热(re)
浇下清油一片(pian)
油烧热后
迅速磕开(kai)
鸡蛋(dan)
让透亮裹着金黄
落下(xia)
赶紧
翻动锅铲(chan)
放点葱花(hua)
在一片热烈脆响中
让金黄与翠绿洁白(bai)
混杂(za)
最后(hou)
洒点盐(yan)
关上火
一份大众美食小菜(cai)
——炒鸡蛋(dan)
就做成了(le)
绝大多数人都吃过(guo)
这zhe
——在滚油中经历了从活着到死去的(de)
鸡的孩子
注释:鸡蛋多为非受精卵,所以最多只能算半个生命。
《炒鸡蛋》押韵有多处,唯独最后一句不押韵。
最后一句不押韵在这里的好处是,最后一句突破诗歌押韵的节奏,变得异常突出,形成一个大的节奏结束,最终,产生强大的震撼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同段押韵
常通情况下,诗歌每一段中至少会有两句押韵。
例如,《不再迷茫》(谭笑)
不再沉浸于心灵的闪光guang
不再执着于人格的高尚shang
我
就抛弃了痛苦
不再迷茫mang
把目光转向xiang
闪烁的金币
把智慧用于
钱钞的度量liang
我
就远离了悲伤shang
获得了解放fang
诗歌共两段,每段都有两句以上句子押韵“ang”,段内自己押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跨段押韵
除通常情况,现代诗歌也可在一段中自己不押韵,但一段中的句子和另一段中的句子押韵。
例如,《道貌岸然》节选(谭笑)
我怀疑
我是个道貌岸然的家伙(huo)
我心中
怎么时常会产生出邪恶
我始终不明白
一心向善
却更惦记世间的龌龊(chuo)
两段中第一段、第二段自己内部不押韵,但两段里的句子跨段彼此押韵,押韵在“uo”。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换韵
不换韵是指诗歌全篇押韵的韵音不变化,只押一种韵。
例如,前文的《看到沙滩搁浅的船》(谭笑)
在金色的沙滩(tan)
看到一只搁浅的船(chuan)
我本不是水手
却想扬起那白色的帆(fan)
远处
是碧海云天(tian)
押韵共四处,都押韵在“an”。
不换韵可有许多方法,下面,简单介绍按声调差异分出的一些方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同声调押韵
古典类诗歌中一大类诗歌要求所有押韵诗句,都押同声调的韵。
如,《窑变》(谭笑)
我以我手弄细泥(ni)
晨曦朝露闻鸡啼(ti)
火后不知出何彩
但觉幻化有新奇(qi)
押韵在“i”,都是第二声。
现代诗歌,通常没有同声调要求,但也可押同声调韵。
例如,《冬日里想到的》(谭笑)
我们的面颊从来不着装(zhuang)
哪怕日常面对冰雪风霜(shuang)
两句都押韵在“uang”的第一声。
语言的四声可简化分为平声、仄声,所以诗歌也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之说。而某些诗歌就只押平声韵,例如大众意义的格律诗。当然,也有仄声韵格律诗,但属于小众范畴。但无论平声还是仄声,格律诗都不换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异声调押韵
古典类诗歌也可押不同声调韵。但古时有人认为,不同声调不在同一韵范畴,不同声调同韵母不算押韵。现在则一般不认为不同声调必然造成不押韵。
例如,《秋雨有感》(谭笑)
一场秋雨一场寒(han)
秋雨过后寒连绵(mian)
只待寒冬再熬过
又是花开满春天(tian)
押韵在“an”,但第一句的“寒(han)”和第二句的“绵(mian)”为第二声,最后一句的“天(tian)”为第一声。
现代诗歌也可以不考虑声调,只是韵母相同。
例如,前述的《不再迷茫》(谭笑)
不再沉浸于心灵的闪光(guang)
不再执着于人格的高尚(shang)
我就抛弃了痛苦
不再迷茫(mang)
把目光转向(xiang)
闪烁的金币
把智慧用于
钱钞的度量(liang)
我就远离了悲伤(shang)
获得了解放(fang)
押韵在“ang”,但声调不都相同,如“光”是第一声,“尚”是第四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交叉声调押韵
交叉声调押韵是异声押韵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押韵处字的声调交叉变化。
例如,《后游》杜甫
寺忆曾游处(去),
桥怜再渡时(shi阳平,第二声)。
江山如有待(上),
花柳自无私(si阴平,第一声)。
野润烟光薄(入),
沙暄日色迟(chi阳平,第二声)。
客愁全为减(上),
舍此复何之(zhi阴平,第一声)?
注,古今音差异忽略。
杜甫《后游》一诗偶数句最后押韵在“i”,却有现在的第二声和第一声交替。
说句题外话,《后游》还有更绝妙的地方,奇数句结尾的字交叉用到了上去入三个声调。
这个世界上,能如此巧用声调并保持诗歌语义的人,恐怕屈指可数吧!杜甫算一号!别人很难做到。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尝试这种变化的四声变化,很有意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换韵
如果诗歌比较长,要押相同的韵,还要保持诗歌内容上的诗意,难度会高一点。于是,许多人为保证诗意,在不同句子上就用不同的韵来押,也即换韵。当然,换韵并非无奈之举,换韵也可增加诗歌语音的丰富性。
换韵有很多方式,可按段落换,按句子并排着换,按句子交叉着换,也可句与句包裹着换等等。前面,大量诗歌范例均是换韵。下面,再选几种简单的说一说。
段落换韵
例如,前文提到的《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lai);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cai)。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niang);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yang)。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yao);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cao)!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hong);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meng)。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xialo);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qiao)!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lai);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cai)。
按现代普通话语音,除第五段一处不押韵外,都是按段落换韵,每一段的押韵自成一体。
换韵最经典的当属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但因用的是唐朝语音,用汉语拼音不好进行说明,所以本课不做分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并排换韵
例如,《蘑菇》(谭笑)
惊艳是毒的颜色(se)
淡墨是美的柔和(he)
谁被惊艳所诱惑(huo)
------去日不多(duo)
前两句并排押韵在“e”韵,后两句并排押韵在“uo”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交叉换韵
例如,《夏傍西瓜》(谭笑)
1.夏天(tian)
2.我是流汗的湿哥(ge)
3.傍晚(wan)
4.有些许凉爽的快乐(le)
5.最爱啊(a)
6.这是一个(ge)
7.——吃西瓜的季节
奇数句第一句的“天(tian)”和第三句的“晚(wan)”,押韵在“an”;
偶数句第二句的“哥(ge)”和第四局的“乐(le)”,押韵在“e”。
第一、三句和第二、四句奇偶数句依次交叉押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错落换韵
除奇偶交叉换韵,还可似乎无规律地随机错落换韵。
例如,《西天路》(部分)(谭笑)
1.不是只有死去
2.才会看见地狱天堂(tang)
3.不是只有唐僧(seng)
4.才会遇到菩萨魔王(wang)
5.我们每个人
6.从一出生(sheng)
7.就走在了去西天的路上(shang)
主要押韵在“ang”和“eng”,随机错落着进行换韵,没有明显的特定规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包韵
换韵除交叉错落换外,还可以有包裹与被包裹的换韵。
例如,《闪电和雷声》(谭笑
我先看到闪电(dian)
过好久才听到雷声(sheng)
难道是乌云里的光明(ming)
走在了呐喊者前面(mian)
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押韵在“an”,中间两句押韵在“ing”和“eng”,“an”包裹着“ing”和“eng”韵,即包韵。包韵有人也叫抱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全部韵母押韵
押韵句子彼此的韵母可全部相同。
例如,《窑变》(谭笑)
我以我手弄细泥(ni)
晨曦朝露闻鸡啼(ti)
不知火后出何彩
但觉幻化有新奇(qi)
都押韵在韵母“i”,没有不同的其他韵母。
又如,《冬日里想到的》(谭笑)
我们的面颊从来不着装(zhuang)
哪怕日常面对冰雪风霜(shuang
“uang”从韵头到韵尾,全都押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部分韵母押韵
押韵除全部韵母都相同外,也可只是部分韵母相同。
响亮韵母押韵
一般情况下,押韵时部分韵母相同,多数情况下是韵母中发音比较响亮的韵腹相同。
例如,前文的《看到沙滩搁浅的船》(谭笑)
1.在金色的沙滩(tan)
2.看到一只搁浅的船(chuan)
3.我本不是水手
4.却想扬起那白色的帆(fan)
5.远处
6.是碧海云天(tian)
押韵在第二、第六句的“船(chuan)”和“天(tian)”,只有响亮的韵腹“a” 和不响亮的韵尾“n”相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响亮韵母押韵
除一般情况响亮韵母相同构成押韵,少数情况,也可不响亮的韵母押韵。
例如,《梦想》(谭笑)
一早上睁开眼睛(jing)
看到世界不是梦(meng)
……
可我依然有梦想(xiang)
诗歌共三句,每句最后一个字只有不响亮的韵尾“ng”部分相同,构成押韵,其他部分不押韵。
不响亮韵母押韵有特定条件,往往需要其他类节奏一致配合,否则有时很难认为是押韵。例如最后一句韵母里的“a”非常响亮,和前面的韵母“i”“e”差异较大,如果没其他节奏的一致性,“ang”和“ing”“eng”就不押韵。
注意,由于“I”和“e”都不特别响亮,对“ng”的影响较小,所以韵母为“ing”和“eng”的字常被认为是同押部的字,彼此押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韵母多向押韵
部分韵母不相同的押韵,有时会有一种独特的多向形式,即一个字的不同韵母分别和不同句子中字的部分韵母押韵。
例如,《并不都属于你》(谭笑)
1.这个世界并不都属于你(ni)
2.属于你的就要抓住他(ta)
3.这个世界并不是你有无数的机会(hui)
4.千万要把握住每一次
5.这个世界谁的人生都只有一回(hui)
6.来了就好好珍惜(xi)
7.千万别到最后那一刻时说出(chu)
8.哎,如果当年……就好啦(la)
9.这样或类似这样的一些话(hua)
第三句的“会(hui)”、第五句的“回(hui)”、第七句的“出(chu)”和第九句的“话(hua)”押韵在“u”;
第八句的“啦(la)”和第九句的“话(hua)”则押韵在“a”。
显然,第九句的“话(hua)”里的韵母“u”和“a”,分别和不同的句子押不同的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无相同韵母押韵
极个别情况,押韵可以韵母完全不同。
例如,《秋日》(谭笑)
秋日风光好
从我门前过(guo)
无须百花开
树满金彩色(se)
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第二句韵母是“uo”,第四句韵母却是“e”。
4.押韵数量技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次押韵
押韵是句中字的韵母重复。诗歌押韵,最少有两个韵音相同或相近,不然无法构成押韵。
例如,《星空灿烂》(谭笑)
之所以星空如此灿烂(lan),
因为那里有广阔的空间(jian)。
《星空灿烂》全诗就两句话,或称为一个复句,两处押韵在“an”。这里如果其中一个押韵处字的韵母不用“an”,就不构成押韵。
不押韵不会因此就一定不构成诗歌,但肯定少了一个重要的诗歌特征。
不押韵也可构成诗歌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后专门介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多次押韵
诗歌押韵可以数量非常多,前文已有许多范例,此处不再复述。
每首诗歌具体诗歌押韵多少,怎么押韵,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部分诗歌押韵有一定清晰的规则。例如格律诗,就有明确的规定,而词则一个词牌有一到规定,元曲也是如此。
至于古体诗歌和现代诗歌,通常押韵数量没有规定,作者可根据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安排。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列出的大体29种押韵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学习。一般来说,掌握五种到十种即可。
作者||谭笑
本栏编辑||海底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诗报
声明||作者观点不代表中诗报观点,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