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概说
文/肖旭
清代文学分为两个阶段:清初至清中叶文学和晚清文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以1840年为界,从1644一1840年的196年,是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1840—1917年的77年,是晚清文学。在这两个阶段中,以清初至清中叶文学为主。这个阶段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至鸦片战争以前的时期。
下面谈谈这个时期的文学概说及特点。
一、小说、戏曲是清代文学的主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说甚为出色,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文人独立创作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已经十分的成熟,他们是有意的创作,他们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入的判断,他们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有了新的特点,因此这些小说在思想艺术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所达到的高峰,它影响了清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在许多的文言短篇小说中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小说最为著名。在章回小说方面,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的巅蜂。曹雪芹的《红楼梦》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李汝珍的《镜花缘》描写了一百位才女,但她不再是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而是社会活动的参加者。优秀的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在十八世纪就被译成英、法、德三种文字出版,受到了歌德的赞赏。这些作品在小说史的发展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戏曲方面,明末清初,苏州派作家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融汇了元、明代以来的爱情剧和历史剧的丰富经验,“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传奇中的传世作品。清中叶后文人戏曲创作日趋衰落,地方戏勃兴,弹词、鼓词、子弟书等说唱文学达到了成熟,形成了说唱艺术的高潮。
二、清代的诗、词、文,虽然不如唐代,但它超过了元、明,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流派和诗人、词人、文人。在诗歌方面,有王士祯的“神韵派”,沈德潜的“格调派”翁方纲的“肌理派”,袁枚的“性灵派”。词在清代出现了“中兴”之象,有朱彝尊的“浙西词派”和张惠言的“常州词派”。在散文方面,“桐城派”影响最大。骈文在清代颇为流行,以汪中最为著名。清代有名的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伟业、袁枚、郑板桥等人。著名的词人有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张惠言等人。散文名家有侯方域、全祖望、方苞、刘大魁、姚鼐等人。
三、清代是文学的总结时期,大量的诗话、词话、文论、曲话等理论著作,对当代和历史的诗文创作,都进行了有益的总结,并对格律、语言、章法等作了专门的研究和阐述。王夫之的《僵斋诗话》,王士祯的《渔洋诗话》,袁枚的《随园诗话》,刘西载的《艺概》等,各具特点、影响很大。
清代做了大量的书籍整理工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了《四库全书》书馆,征求天下的遗书,虽然在编书过程中,有销毁、抽毁、篡改的现象,但也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的文献。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是我国一部最大的丛书。此外,康熙、雍正时曾编辑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是继《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大类书。总之,清代所做的书籍整理工作规模之宏大,选本数量之多都是空前的。
清代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学的最后阶段,格式繁多,具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