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症状走向证候标识2

《伤寒论》创立辨证论治,证字的含义在其中是多样的(包含了症状的含义),[5]但从病机证据角度认识,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病机要素标识。病机要素标识指具有病机要素证据作用的症状。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这里的外证,指能够证明邪在肌表病位的症状,属于病位要素的证据。要说明的是,《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没有“证”字,但用“皆属于×”的格式,把症状同病因、病位、病性相连接,使症状具有了病机要素的标识意义,奠定了从症状走向病机的逻辑方法。

二是病病机标识。“病病机的对象界是疾病在一定时间过程中、一定空间里所发生的内在病变机理的相对稳态,以一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性症状作为自己的临床证据-病病机标识”。[6]病病机是“病”过程的内在规定性,“一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性症状”本质上就是特异群和症状,可称为病标识,如六经病提纲“××之为病”后的症状。48条“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这里的“证”缀在太阳病之后,指具有标识太阳病病机意义的症状,这里的证字表达的临床证据作用,就是太阳病的病标识,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

三是证候标识。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中的“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不罢”的证字,是指具有标识柴胡汤证证候病机意义的症状,概念位小于“柴胡汤病证”之“证”。“柴胡证”的“证”指柴胡证的证候,概念位包含了外在的证候标识和内在的证候病机,而其中“一证”的“证”是指柴胡汤证的证候标识中的一个,“柴胡证不罢”是指作为柴胡汤证证候标识的症状没有解除。

病标识和证候标识都是复合性病机标识,由多种病机要素标识构成,存在一定的病机要素关系,同属病机要素关系的证据,但在空间概念位病病机相对于证候病机要小,属于证候病机构成内容。就临床而言,“证候是立法、选方、用药、定量及其调护等论治对象,是具有最终论治意义的最小的病机单元,是结合治疗史分析,对症状及其它临床资料经过病种之辨、病因之辨、病位之辨、病性之辨、病形之辨、病势之辨后,因人、因时、因地所作出的一定疾病就诊当时的具有个体特征的病机结论。”[7]可以说,在症状所具有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标识意义中,证候标识是最终的、具有决定性的临床证据,它包含了病标识和病机要素标识,是多种病机标识的有机综合体。

证候标识是证概念十分重要的内容,但还不是证概念的全部。中医的证概念,最根本的是证候的概念,病机为其本质,即所谓证候病机。证候包含了证候标识和证候病机这两大具有对应性的、唇齿相依的基本内容,离开证候标识,证候病机判断不能形成;离开证候病机,症状便丧失中医的证据意义。在证候和证候病机、证候标识的概念中,证候概念的对象界最大。

中医的证候概念形成于2000多年前,文献中多用“证”字表达,其含义在《伤寒论》十分清楚:⑴辨症结论的泛称,相当于西医用“病”概括临床诊断结果。前面提到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证字就表达了两个中医学所面对的客观对象,一是疾病现象-症状,即“观其脉证”的证字,这个证字和脉并列,指除脉之外的其它症状,是“观”的对象不是辨的结果;二是经过主体思维“知犯何逆”后,症状转化为证明内在病机的证据-证之外候,即“随证治之”的证字,这个证字表达的对象是“知犯何逆”后的所有结论,以证候病机为本质,其对象界是中医临床辨证结论的泛称。⑵具体辨症的结果,如“桂枝证”“柴胡证”等,相当于西医的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这些“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证候,而是如同西医有特定的病理生理过程、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的具体疾病一样,它们都是具有自己的特定病机和特定治法、方药、用量、调护的证候,是中医对具体病人进行具体辨证得到的具体病机结论。一个真正的中医,有谁在临床不通过“辨症求机”获取证候病机就能够进行论治呢?没有证候病机的具体判断,不可能有临床辨证论治。

证候标识是证候病机的证据,以症状群为表现形式,其数量、性质和构成方式具有病机规定性。症状仅仅是疾病现象,无论具体的个别症状还是多个的群和症状,都是病机的外在反应,通过对症状与症状群内在病机本质的把握,是形成证候标识,作出证候病机判断的惟一途径。症状、证候、证候病机、证候标识的对象界是不同的,虽然它们在中医文献中都用“证”字表达,但不能混为一谈。

现象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只能通过思维把握。中医学的疾病观不是现象层面的症状疾病观,是通过症状现象把握本质的病机疾病观,必须对证字在中医文献中的含义进行分化界定,理顺疾病现象、疾病本质及其证据的中医逻辑关系:症状是疾病现象,在进入主体思维之前属自然,是辨的对象和材料,进入主体思维之后,随着其内涵病机意义的明确,症状逐渐具有了证明病机的证据作用,转化为证候标识,判断出证候病机,最终形成证候结论。

从症状走向证候标识体现了中医知病途径,是理论发展的逻辑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开泰,循证求证 辨症.医学与哲学.2003,24(11):61~63.

[2] 黄开泰.论症状与证候标识.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10~14.

[3] 黄开泰.神气乎 形器乎.医学与哲学.2005,26(1):63~64.

[4] 黄开泰.论病机层次和要素[J].河南中医,2004,24(3):12~13.

[5] 黄开泰.《伤寒论》“病”“证”的含义及辨证的内容[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2):71~73.

[6] 黄开泰.六经病的病机探讨[J].河南中医,2005,25(6):6~9.

[7] 黄开泰.从痞满谈“合病”“并病”之证的辨治意义.中国医药学报,2004,19(3):165~167.    2014-4-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