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的兄弟之情
内容提要:在寒山研究中,一般是研究寒山的生平及诗集,研究拾得的极少。拾得拾来之说纯属虚构。据地方志记载及寒山后人讲述与民间传说,其实寒山与拾得是任县留垒村与双蓬头村两个同乡的人。正像二人异姓兄弟的情谊一样,在当地,这两个相距三里地的村庄,在人们的口中也被连称为“留垒双蓬头”,以表示两村的亲密关系。所以,在研究寒山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拾得的研究。这样才能了解寒山生平的全貌。
关键词:寒山、拾得、故里、后人、兄弟
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云:“拾,因师至赤城道侧,闻儿啼声,问之,云孤弃于此。乃名拾得。”《神僧传》亦有此说。
其实,寒山与拾得是同乡的两个神化的历史人物。拾得拾来之说纯属虚构。
寒山故里是任县东的双蓬头村,拾得故里是距双蓬头村仅三里地的留垒村。两村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留垒河,即唐及宋之前时期的黄河故道。[1]现在两村的民房、工场、店铺已经连在了一起。这里有众多的遗迹及传承下来的文化可考,还有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加以佐证。
寒山隐居前叫韩山,隐居后隐其姓名曰寒山,拾得出家前叫石德,出家后隐其姓名曰拾得。留垒村石家至明代初尚有后人,双蓬头村退休老教师孟月海老师据族谱记载讲:我们的祖先是明朝初年从山西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迁来后,二世孟海娶留垒村“石家石氏为妻”。老人们传下来的说法,石氏老奶奶就是留垒村拾得的后人。”现在石家已经没有后人。据村民传说,拾得于唐朝时东渡扶桑,后人现居于日本。于2003年左右,市里领导领着几个日本人携国家有关部门证明来留垒寻根,由于语言不通、本村已无石姓等原因寻根无果。双蓬头村韩家尚有后人在。韩家后人韩志斌先生说:“老人们传说下来的都很清楚、很普遍,都知道寒山、拾得是双蓬头、留垒村人。其中寒山就是我们韩家的祖先,原名叫韩山,出走后隐姓埋名,自称'寒山’,我父亲说过:我爷爷的爷爷听他爷爷的爷爷一代代都是这么说的”。韩家祖辈至今一直称寒山为“高先”,即高祖先人,并供奉着“高先之神位”的神案。
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使用寒山、拾得,即韩山、石德隐居后的称谓。
一、故事传说中的寒山与拾得
在寒山与拾得的故里留垒村与双蓬头村历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中,两人从小一起玩耍、一起拾柴、一起割草、一起修路、一起上学。在地方志中记载也是二人一起飞升、一起离家、一起修行等等〔2〕。
如一则反映两人情谊的割草的传说:有一年老天大旱,庄稼苗都长不起来,何处能找草割呢?两个孩子从家中出来不约而同的走到留垒村南,同时发现一片青草。这片草连一个人也割不满筐。于是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去割这些草,眼看天已中午,韩山说:“叫你割你不割,咱从中间划一线,你割北边我割南边,割完回家。”石德说:“哥哥说好便好!”于是二入便分头割了起米。奇怪的是这片草割完了,各人的筐也满了。二人就高高兴兴回家了。此种情节的故事还有很多。即便是在江浙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亦是如此:二人一起出游、一起出家,甚至两人一起爱上了同一姑娘。
程憬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研究》〔3〕中指出:“故想深切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古代——古思想、古制度和古文艺,换言之,要了解一个民族的人文史之全貌,无疑的必须熟识一个民族的神话。神话的研究,为研究古代的事物,或一般人文史的不可缺之最初工作,其重要可知。我们相传的关于远古的史事——我们用比较分析和批评方法,去剖开他们的表皮,还能显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来。”刘锡诚先生在《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4〕中说:“随着考古文物和文献的大量出土,某些曾经被怀疑是“神话传说”的人物或事件,被证实确系真实的历史,'走出疑古时代’的一派向'疑古’'辨伪’学派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些有关史料和传说故事被挖掘出来之后,只是当地并未从史学的角度进一步的认真整理、研究和论证,虽然有个别研究者与媒体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工作,但也并未形成专题,引起一定的反响。所以便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二、历史记载中的寒山与拾得
在现有的一些史料的记载中,寒山与拾得一直是相提并论的。提到寒山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提到拾得,二人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的场合、时段,处处都表现的是二人亲密无间、生死相依的兄弟之情。最后连他们二人的诗作也是辑录在一起的。直至在民间所称的“和合二仙”更是将二人紧紧地联系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这一现象,还反映在有关寒山拾得的绘画上,在绘画作品上寒山与拾得亦是同时并列的。这不单是代表着和合文化的意象,同时也是二人兄弟情深,生死相依的形象展示。
由此可见寒山拾得二人一生都是异姓兄弟的关系。这种现象,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示,使我们在研究寒山生平、故里及行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拾得的存在,否则就会出现谬误和偏差。
(一)地方志中的寒山拾得
明成化版《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双峯(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有二峯(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
明嘉靖版《顺德府志》记载:“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
清康熙《任县志》记载:“寒山拾得俱修炼于县之东乡,因名其村曰双蓬头”。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5〕
自明至清及民国期间,在地方志中的记载中,寒山与拾得都是一同出现的。
(二)其他史料记载中的寒山与拾得
1、在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中记载:寒山居于寒岩,国清寺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二人向火大笑。……二人乃把手走出寺。……二人更不返寺”。
2、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丰干,寒山和拾得》载:“有寒山子,拾得者……独与师相亲…….二人连声。……执手复大笑。……相携出松门”。
3、清雍正皇帝为《寒山诗集序·附拾得诗》作序,并同时敕封寒山为“妙觉普渡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寒山、拾得的“和合二圣”艺术形象,由此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直至在民间所称的“和合二仙”更是将二人紧紧地联系在了密不可分的程度。
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延续至今的还有在寒山拾得的故里,本来是相距三里地的两个村庄,可在人们的称谓上,包括本地人与周遭村人,大多都是将两村并称为“留垒双蓬头村”。邢台地税局退休干部赵凤岐(83岁)说:1972年3月份出差时,在广州旧广场附近发现一个饭店里供着“和合二仙”。当说到和合二仙的身世时。在场的人有说是河北省顺德府的,有说是北方直隶的,饭店的陈老板却说,他的爷爷听老年人讲,和合二仙是河北省“留垒双蓬头村”的。陈老板不懂“留垒双蓬头”是两个村,赵凤岐给他做了详细解释,他才恍然大悟。
程憬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研究》〔3〕自序中指出:“神话是初民知识的积汇,其中含有初民的哲学思想、科学态度、道德观念、宗教仪式以及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事实,它的本身又是初民的文艺创作。而所有后来的发展,事实上又皆以此为直接基础,皆可溯源于此。”
我们对此一系列的传说故事进行分析剖析,便会发现寒山拾得这两位历史人物亲如同胞兄弟的相互关系,就来两人都具有淳朴、善良的本性,真正把对方看成家人,所以才能把自小形成的异姓兄弟关系保持始终。并成为人间和合的典范。
(三)寒山诗及拾得诗里的二人关系
寒山拾得二人都以诗的言语表达出了他们的兄弟之情。
1、史料没有拾得参加科考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寒山参加科考时与拾得久别之后,拾得应该是出外游历,诗:“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可以说明。寒山在“仕鲁蒙帻帛……学人避风尘”弃官之后,便赶到荆州去找拾得。寒山诗[178]:“忆昔遇逢处,人间逐胜游。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送客琵琶谷,携琴鹦鹉洲。”荆州应是两人久别重逢的“逢遇处”。传说拾得是个孤儿,寒山隐居前已经“亲旧凋落尽”,同属天涯论落。两人应是自此时产生离世隐居并付诸实施一起归隐于天台的。
2、隐居之后二人关系一直亲近如初时。寒山不时到国清寺去见拾得及丰干,诗[40]:“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时访丰干老,仍来看拾公。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丰干诗:“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拾得也不时到寒岩去访寒山,诗[31]:“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寒山为伴侣,松下啖灵芝。”拾得诗:[15]:“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岂见知,丰干却相识。见时不可见,觅时何处觅。借问有何缘,却道无为力。”诗[16]:“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拾得在诗中将两人的亲密关系说得非常明白:我的名字从来就是叫拾得,我没有别的亲眷属,我与寒山自小在黄河边就是亲兄弟。
3、寒山也把拾得视为异姓兄弟,知音好友。寒山诗[309]:“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在“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的情况下,寒山用俞伯牙故事,此知音子期者,当是兄弟拾得无疑。由此可看出二人的兄弟之情至深至真。
三、被误读的一首寒山诗
寒山诗[180]:“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绿水千场咽,黄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这是寒山隐居后写的一首诗。有人为了说明寒山是咸阳人,而把“咸京”改为“咸亲”。韩廷杰先生在《寒山诗赏析》一文中将此诗理解为寒山的思乡之作,将寒山故里认定为咸阳人。并说:“疯疯颠颠的寒山,实际上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他思念家人使之“断肠”。〔5〕
对韩廷杰先生寒山故里“咸京”的考辩如下:
1、“咸”也可能是做为一个姓氏使用
查《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本》,末句都是“咸京”。且不说该文作者把“咸阳(咸京)”改为“咸亲”的用意,及由此推断寒山故里的牵强。汉典,汉语词典对“咸”字的解释:1、全,都,皆;2、像盐的味道;3、感应;4、姓。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寒山在咸阳有姓咸的亲朋在。寒山诗[131]曰:“昨日何悠悠,场中可怜许。上为桃李径,下作兰荪渚。复有绮罗人,舍中翠毛羽。相逢欲相唤,脉脉不能语。”寒山因未考中,自感无颜与熟识的“贵人”或亲戚相见。诗[124]曰:“富贵疏亲聚,只为多钱米。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急须归去来,招贤阁未启。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寒山因未考中,连亲戚也断了来往,且在咸阳羁留多年,捉襟见肘,倍感亲朋间也是世态炎凉。
但是即便寒山在咸阳有亲戚也难以说明其故里就是咸阳。
2、从寒山诗有关“家人”看
寒山诗[251]:“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这是寒山隐居之初写的一首诗,诗中道出了寒山归隐寒岩的原因之一,即“亲旧凋落尽”。
汉典:“凋落”即衰败零落的意思。文选·陆机“叹逝赋”:“昔每闻长老追记平生同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项楚注曰:凋落谓亡故。〔6〕“亲旧凋落尽”即亲人都不在世或仅有存者之意
从寒山诗[289]曰:“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诗[111]:“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诗[134]:“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我们可以推测出,寒山父母早亡,只与哥哥在一起生活,哥哥为他完婚成家之后至他隐居之前这段时间,也已过世,所以家中已经没有亲人了。妻子可能是因寒山功不成名不就而疏离他或流落他方或回到娘家。家中已无亲人,妻子又飘零离去,这可能就是致使寒山吟出“亲旧凋落尽”之句而归隐的一个原因。
寒山诗[134]曰:“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驻梭如有思,擎梭似无力。
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鬓毛非旧色。”诗[49]曰:“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寒山在梦中回家仍然思念着他的妻子。在他隐居三十年后60岁从寒岩回乡探家时,见到亲友“大半入黄泉”(这一句重点应该是说'友人’),而妻子仍然没有音信,只剩下了他无兄无弟孑然一身的“孤影”,所以寒山诗中的“思弟兄”自非是为思念骨肉弟兄而言。只能是思念拾得这位异性兄弟而言。
3、项楚先生《寒山诗注》180首注:“黄云指代北地,北地多风沙故。”从寒山拾得二人一生的行迹,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自非写于二人归隐之地天台时期,描述的正是在寒山科考期间二人分别之后其对拾得这位兄弟的思念之情。所以,这首诗应该是写作于二人在荆州逢遇之前尚在北方之时。
4、项楚先生《寒山诗注》180首注:咽:水声。咸京:唐人亦或以“咸京”代指京城。司马扎《猎客》:“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张”〔7〕。
在寒山的回忆里,咸京是他的希望之地,也是他的断肠之地。“忆咸京”该是回忆起参加科考“曾经四五选”虽然“书判全非弱”而不中,反被选官“洗垢觅疮瘢”时的境遇,似乎天空黄云似盖,流水呜咽暗泣,哀哉!肠断!这是多么令人唏嘘令人悲愤的述说啊。咸京是他的伤心、断肠之地,令他不堪回首。所以很难说寒山对咸京还有一丝思念之意。多少年之后,在咸京这一段令他感到羞辱、气愤的遭遇仍然使他难以释怀,此情难向外人道。他只有向好兄弟拾得诉说心中之苦。韩廷杰先生理解此诗为寒山的“思乡之作”的是说不通的。
寒山拾得二人,在民间他们是深受百姓崇敬、爱戴的和合二仙,在文化界他们是唐代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在佛教界他们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唐代的化现。现在人们统称他们为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二人的亲密关系一直为人们所称羡。由二人倡导与体现的和合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弘扬,并融入到国家提倡的和谐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指导教师:阎守诚),《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OL]山西大学出版社 1996年。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5.
〔2〕明成化版(1464)《顺德府志·杂事》.明嘉靖版《顺德府志》卷三十四《仙释列传》。清康熙《任县志》。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
〔3〕程憬著顾颉刚整理陈泳超编订《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文学史研究丛书》“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01
〔4〕刘锡诚《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M/OL]纪念《古史辨》出版80周年。《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5〕韩廷杰《寒山诗赏析》[J/OL]《佛教导航》《五明研究》“声明”“文学”.2011.1.
〔6〕项楚《寒山诗注》[M]251首注. 四川大学汉语史与中国古典文献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664。
〔7〕项楚《寒山诗注》[M]180首注. 四川大学汉语史与中国古典文献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