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湿气

脚湿气是足部的浅层真菌病。因其脚趾间或足底部生小水疱,脱皮糜烂流汁而有特
殊气味,故称脚湿气。本病多发于湿热交蒸之际,夏日加重,冬季较轻,时间久后则皲
裂,可传染他人。无论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以男性青壮年较多见.其特征是:足部出现
水疱,脱皮,皲裂,糜烂。故祖国医学又有“脚气疮”、“烂脚丫”、“香港脚”、“臭田
螺”之称。即现代医学的足癣。
    历代医家对该病论述颇多,如《外科正宗》在“妇人脚丫作痒”中说:“妇人脚丫作
痒,乃三阳风湿下注,凝结不散,故先痒而后湿,又或足底弯曲之处痒湿皆然。”在“臭
田螺”中指的是脚湿气继发感染时情形,说“臭田螺”乃是阳明胃经湿火攻注而成。多
生于指足丫,白斑作烂,先痒后痛,破流臭水,好似螺压.甚者脚面俱肿,恶寒发热。”
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提到的“田螺疱”和“臭田螺”指的是脚湿气的两个
类型.如在“田螺疱”中说:“此证多生于足掌面手掌罕见。由脾经湿热下注,外寒闭塞,
或因热体涉水,湿冷之气蒸郁而成。初生形如豆粒,黄疤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
疱,皮厚难以自破,传变三、五成片湿烂,甚则足跗俱肿、寒热往来。”在“臭田螺”中
则说;“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烂,津
腥臭水,觉疼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
    [病因病机]
    由脾胃二经湿热下注而成;或久居湿地,水中工作,水浆浸渍,感染湿毒所致,多
由公用脚盆、拖鞋,水池洗足等相互侵染而得。
.  西医学认为,本病系足跖部、趾间感染皮肤癣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
和絮状表皮癣菌)所致。
    [辨病]
    1  临床表现  开始在趾缝间发病,后蔓延至脚趾。临床上可分为糜烂型、水疱型、
脱屑型,但水疱糜烂,角化过度等皮损往往同时存在。其中以糜烂型、水疱型损害为主。
发病常先在足部一侧,以后侵延两侧。
    1.1  糜烂型  在第3第4趾缝间潮湿、糜烂,覆以白皮,渗液较多。将表皮除去后,
基底呈鲜红色,亦可在其他趾间发生皮损,伴有剧烈瘙痒,往往搓至皮烂疼痛,渗出血
水为度,并有特殊臭味。
    1。2  水疱型  初起为皮下小水疱,四周无红晕,有抓痒感,数天后水疱吸收而隐没,
叠起白皮。如感染毒气,水疱变成有红晕的脓疱,并且引起疼痛及灼热感。另一种初起
亦为水疱,以后发展为圆形或环形边界清楚的褐色斑片,患处皮肤变厚,皱纹深而阔,入
冬产生皲裂。

1。3  脱屑型  多发生在足跟或趾旁,亦有在足底、足侧或趾间者。损害为鳞屑不断
剥脱,角质层增厚显著,洗脚时可刮下一层白粉样物质。以老年患者为多。
    其中糜烂型和水疱型常可继发感染流火(小腿丹毒)、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或足
丫化脓,肿连足底足背等,致使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并可出现恶寒、身热、头痛骨楚等
全身症状.患者发高热时,因不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足癣常可好转,热退后足癣又
复发。
    2  诊断要点
    2。1  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但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尤以长期从事潮湿环境工作者
好发。
    2.2  好发于足跖及3—4趾缝间,可双侧发生。皮损初起为小水疱,甚痒,破溃
或吸收后可出现脱屑。一般以水疱,糜烂多见,并有特殊的臭味。易伴发下肢丹毒及红
丝疔。
    2。3  病程缓慢,时好时发,夏重冬轻。    ,
    3  鉴别诊断
    3。1  水渍疮(稻田皮炎)  多见于农民,有插秧史,除脚部出现水疱、浸渍糜烂外,
手指缝同时累及,病期短暂,停止插秧后即可痊愈。
    3。2  菜农皮炎  有经常挑水浇菜的职业史,同时累及足底足跟,并引起水疱和脓
疱,停工1周后可自愈。
    [辨证]
    本病一般无需内治。但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时,根据临床表现,可辨证分为二型:
    1  风湿证  主要表现为水疱与脱屑,初起水疱成片,干后脱屑,搔痒无度,夏重冬
轻,舌质红,苔薄,脉数或滑数。
    2  偏热证  趾间湿润,糜烂浸淫,瘙痒臭秽,红烂脱皮,或者染毒成黄水疮,局部
掀红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
    1  内治法
    1.1  风湿证  治宜祛风除湿止痒.方用三妙丸加防风、白鲜皮、车前仁、地肤子等。
    1。2  偏热证  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2  外治法
    2.1  糜烂型  先以半枝莲60g,煎水待温浸泡患足工5分钟,再外扑荆芥散或脚
气粉。
    2。2  水疱型  可以1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次,有脓疱者,用青黛
膏外搽,每日2次。
    2.3  脱屑型  兼有皲裂者,以雄黄膏外搽,每日2次,无皲裂者,可用水杨酸粉或
鞣酸粉各1—3g,放入半盆热水中,浸泡患足20分钟,隔日1次,3—6次为1疗程。
    2.4  若并发丹毒、红丝疔者,外用金黄膏或金黄散冷开水调敷。
    [预防与护理]
    1  应注意经常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
    2  夏天应尽可能不穿胶鞋,多穿布鞋或凉鞋.

3  每晚洗脚后扑一些痱子粉或枯矾粉。
    4  脚盆、脚布、拖鞋等用具应分开使用。
    5  患足癣患者穿过的鞋袜,最好以开水烫过或在阳光下曝晒。
    [古籍选粹]
    《外科启玄.水渍脚、/烂疮>>  久雨水湿,劳苦之人跣行,致令足丫湿烂成疮,疼痛 
难行。
    《外科正宗。妇人脚丫作痒第九十八》  妇人脚丫作痒,乃从三阳风湿下注,凝结不
散,故先作痒而后生湿烂;又或足底变曲之处,痒湿皆然。
    枯矾散:枯矾五钱,石膏(煅)、轻粉、黄丹冬三钱.上为末,温汤洗净,搽药即愈.

(0)

相关推荐

  • 『癣』中药方--夏季防治脚湿气

    脚癣又叫脚湿气,是夏季易患的皮肤传染病.这种病是由霉菌引起的,它喜欢在闷热.潮湿.肮脏的环境中生长.一旦染上霉菌,就容易引起脚癣,应进行预防. 脚癣分为三种类型: 1.水疱型:在脚趾缝和脚掌上,长出小 ...

  • “烂脚丫”脚癣“脚湿气”验方【转载】

    "烂脚丫"脚癣"脚湿气"验方(2014-09-16 09:54:08)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珍贵偏方组成:黄丹.五倍子各等分,共研为末,两药混合,装瓶备用 ...

  • ​“烂脚丫”脚癣“脚湿气”验方

    ​"烂脚丫"脚癣"脚湿气"验方 组成:黄丹.五倍子各等分,共研为末,两药混合,装瓶备用.用法:将脚洗干净,保持一定湿度,立即敷药粉,不需包扎.一般2-3天可愈. ...

  • 谈谈脚湿气(足癣、足真菌病)的中药外用治疗

    谈谈脚湿气(足癣.足真菌病)的中药外用治疗:陈博士按,现在天气慢慢变得潮湿起来,很多朋友的脚湿气应该也是蠢蠢欲动了吧,所谓的脚湿气,我们很多地方都叫脚气,或者叫"臭田螺".&quo ...

  • 足癣(脚湿气)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中医:脚湿气(西医:足癣)解读 中医认为: 本病多因患者平素生活起居不慎. 久居湿地地区→趾缝潮湿→脚汗多而外感湿邪: 或因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脾虚湿蕴下注足部,蕴积生虫: 久则湿热化燥→耗伤阴液→肤 ...

  • 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等

    [组成]土槿皮十两,大风子肉十两,地肤子十两,蛇床子十两,硫黄五两,白鲜皮十两,枯矾二斤半,苦参十两,樟脑五两 [用法]将土槿皮打成粗末,大风子肉捣碎,硫黄研细,枯矾打松,用50%酒精温浸.第一次加8 ...

  • 外洗方治疗脚湿气

    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外洗治疗 脚湿气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 16例:年龄14岁-66岁:病程1个 月-3年.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症 见密集水疱 ...

  • 【足癣 脚湿气:干湿型】

    病因病机 脚气中医称为"脚湿气",常出现皮肤溃烂.水泡.瘙痒,中医认为是湿热和虫邪(相当于西医的真菌)为患.治疗当清热.除湿.杀虫.止痒. 处方应用 组方:苦参90g.枯矾30g. ...

  • 【锦兴药庄杨孝臣:疥癣药膏-湿毒,脓包疥,蛇皮癣,脚湿气,秃疮,黄水疮,钱癣】

    疥癣药膏 锦兴药庄,杨孝臣大夫处方,历史7年. 硫磺一两,杏仁五钱,樟脑.大枫子.轻粉各四钱,铅粉三钱,凡士林.麻子油五两,制成药膏. 主治:湿毒,脓包疥,蛇皮癣,脚湿气,秃疮,黄水疮,钱癣.用法:患 ...

  • 清癣洗剂治疗圆癣、脚湿气69例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100%

    圆癣是发生在平滑皮肤的一种癣,以疹如钱币有匡廓,瘙痒为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体癣.股癣.中医文献因其疹如钱币而命名圆癣.脚湿气是发生在足部的皮肤病,以足丫白斑湿烂成足跖.趾间起水疱为特征,相当于现代医 ...

  • 清癣洗剂治疗圆癣、脚湿气69例疗效观察

    第 1879 期 作者 / 唐碧婷 海南省中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 ...

  • 鹅掌风,脚湿气,圆癣

    一号癣药水方源<中医外科临床手册>,主治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等. [方源]<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组成]土槿皮十两,大风子肉十两,地肤子十两,蛇床子十两,硫黄五两,白鲜皮十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