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4
一、
学问之道,一般应从大处着眼,然临床经验之积累,亦常于小处留心,一点一滴,年深日久,而涓涓细流,则可成其大也。
二、
唐容川《血证论》云:“既已成瘀,不论初起已久,总宜散血,血散瘀祛,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
唐容川说:“人身肝火最横,每挟诸经火邪相持为害。”左主血右主气,气足则肢体活动自如。
唐容川谓:“治血者,必治脾为主。”
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谓:“草木植物也,昆虫动物也。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性,本能行而又具有攻性,则较之植物本不能行者,其攻更有力也。”
人血之上下运行,左右旋转,莫不依赖于中州枢机的脾气之升与胃气之降,正如唐容川讲的“居中央畅四旁者如是。”
唐容川曰:“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内经》所谓血在下如狂,血在上喜忘是也。”
唐容川谓:“瘀血攻心,心痛头晕。”
三、
龙骨、牡蛎、黄连同治烦躁,但部位各有所主,黄连主膻中,龙骨主脐下,牡蛎主胸腹。(岳美中)
牡蛎、杜仲合服能止盗汗,加麻黄根更好。
牡蛎配元参可治瘰疬。
牡蛎配鳖甲可消胁积。
牡蛎配花粉可治瘿瘤。
龙骨配韭子可治睡即泄精。
龙骨配桑蛸可治遗尿。
四、
小儿肾炎可用玉米须一味,用干品60克,洗净煎水服,连用6个月,即可治愈。岳美中老先生谓本方“累试累验”,告诫家长,“此系慢性病,非长期不间断服药,则难望收功。”“应强调坚持服药,最好一次备齐晒干之玉米须12公斤。”
五、
舌麻兼有舌强症状者,又名“舌痹”,亦名“舌麻痹”。其因不外血虚,肝风,痰阻。
舌为心之苗窍。
舌颤又称“舌战”或“战舌”,其因系肝风、血虚、酒毒。
六、
补药可以扶正,但能扶正的却不一定是补药。凡能对机体做出正确有效地调整者,不论它是什么性质的药物,都可以起扶正的作用。
七、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治中风,口眼喎邪,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语或神情闷乱等症。本方配伍严密,考虑全面,实属脑血栓早期治疗良方。常可使病人血压稳定,咳嗽减轻,大便通畅等症状改善,一般病后服2周。
八、
战胜疾病离不开医患密切配合。病人的病治好了,感谢医生,似乎已成常情;其实医生经验的丰富,水平提高,也应该感谢病人。
九、
黄芪一药现代药理分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肾脏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之作用。临床证实补阳还五汤对老年人舒张压高者有效,常服可使血压下降。
十、
青岛市立中医院石曾淑认为中风病人的黄苔腻苔,多反映了内脏虚损下的邪气滋生,治疗时不可只重舌苔而用攻伐之品。如果中风病人无心烦易怒、面赤如醉之明显阴虚火旺之体征,仅有舌苔腻黄的表现,予以补气助阳扶正之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