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下)
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实业家、慈善家郑观应的故居,并且在这里创作了不朽著作《盛世危言》。大屋是其父亲郑文瑞所建,修建的年份可以追溯至1869年,是澳门唯一的荣禄大夫第。整个建筑建筑占地约4000平方米,纵深达120多米,是实实在在的大家族的宅邸,也是澳门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代表。大屋既有着岭南特色,也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大屋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组成,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
1950年,郑家大屋被分租出去,形成“七十二家房客”之相,在这个院落中居住的人多达300余口,郑家大屋被搞的面目全非,室内家具陈设丢失殆尽。澳门回归之后,政府终于成功的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收回房屋产权,又以“以旧修旧”的方式加以整修,室内陈设是友人资助相送。2010年对外开放。
郑家大屋模型(白色屋顶部分)
郑家大屋位于妈阁街侧,是一个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依序布置了大门建筑、仆人房区建筑及主门楼后的两座并列的合院式建筑。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建筑长13米,深7.9米。它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
跨入门槛,门楼右墙设有“旺相堂”。
天花板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下石阶,风水学上这叫“聚财”。
门楼墙身中部的灰塑,它由多个不同故事和题材的灰塑组成,包括“鲤跃龙门”、“封侯”、“富贵吉祥”及“年年有余”等。整幅灰塑长约15米,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卷。门楼一楼外墙上还有一副灰塑对联及琉璃通花漏窗:上联为“驻马客欣榕荫古”,下联为“步蟾人赏桂香浓”,横批“留月”。由此可见,前院昔日可能植有桂花树,但後期被改植桃树一棵。而“留月”似乎在说正对前方的圆形“月门”。
门楼后的小院。有一个月门。
过月门,回望照壁。
过月门后是一条长长的廊道,叫轿道。轿道一侧是花园的围墙,另一侧是仆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是展览室,这里有影像介绍和图片展览。
详述着郑家大屋的前身今世,详述着大屋在澳门政府近年取得业权前的破败、及后又是如何得到修缮。
影视间。
右转去大花园。
大花园尽头。
月门上匾额:“祥光”。周围有琴棋书画主题的灰塑。两侧有灰塑的楹联:“现阴阳而合×,借楼阁以撑天。”,其中“×”缺失。
月门后面的走廊。
文昌厅,那是郑家族人读书赋词的地方,现在是展厅。
轿道与内院之间有个过厅。匾额:“荣䘵第”。1887年,中国北方发生“丁戊奇荒”,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惨不忍赌。郑观应与其父郑文瑞作为当地银行买办,家资丰裕,号召力强,他们为赈灾不遗余力,先后募银14万余两。清廷主政者李鸿章等为表感谢,奏请朝廷批准,封赐荣禄大夫。郑家大屋的荣禄第由此而来。
前院是主人们居住地方,从外到里依次是内院、余庆堂和积善堂,每栋都是两层的四合院结构。栋与栋之间,外观连成一体,内里自有小巷分隔;楼上楼下又有门巷相通,站在一头望去,很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
第一个门洞通向内院。
此规整的四方形内院由一条L形回廊及两座房屋的外墙合围而成,虚实相衬,饶有韵味。回廊为两层高,下层开敞,设中式月门及葫芦窗洞,柱子则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础。上层设有连续的排窗,分两层,其下为支摘式木百叶窗,其上则为固定的贝壳窗。
楼上俯拍。
回廊上层。
回廊上层。
通往余庆堂前厅的回廊。左侧是内院。右侧是前院。
回廊下层布置非常温馨。
第二间是郑家主屋“余庆堂”,二进三间,其设计最为宽敞、装饰最为豪华和古色古香。入口是传统的广东式凹门斗做法:檐下墙壁有彩绘;门口设有“三件头”门组,(即矮门,亦称吊脚门)、趟拢门及板门。门口挂有“通奉第”牌匾,两侧对联分别是“前临镜海”和“後枕莲峰”,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大屋选址时背山面海的环境格局和景观意象。
檐下墙壁的灰塑。
一楼前厅,设活动门扇,可应功能需要开闭,灵活处理。门扇和挂落曾作贴金箔装饰。
余庆堂只有前、后厅,两厅之间是一个天井。
天井上方有封闭的采光窗。除了能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当下雨的时候水落在天井也有聚财的意思。
后厅不设门扇,直接向天井敞开。
从后厅向前厅看。
左侧是卧室,里面的木雕大床。
穿过一楼大厅拾级而上就能来到二楼主厅,这一楼能看到修复后的大宅,木材上还透着油亮的光泽,有年代感。
楼梯口。楹联:“惜金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
客厅余庆堂,与其他中式民建不同的是它设在二楼。大厅采用抬梁式木架与两侧承重山墙的混合结构构筑,因而空间宽敞。於二楼采用梁架结构的做法在本地以至广东一带都是罕见的。楼板为满铺木梁结构,面铺两层黏土大阶砖,也是本澳少见。此厅为余庆堂的主厅,厅内四条木柱上挂有楹联,分别书写郑家的处世训言;横梁上则挂有“余庆”牌匾。“余庆”乃郑观应之父郑文瑞之堂号,说明此屋为郑家的主屋。
主厅另一方向。开设宽大的落地窗户,昔日可尽揽内港风光。
通过主厅后面的蚌壳窗看对面的后厅。
窗户四周有回廊。
后厅内有一幅由12扇屏风组成的折线寿屏,其雕刻工艺在郑家大屋现存木雕装饰中最为讲究、精美。
书房,《盛世危言》出自这间房。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证中国应该如何治理。光绪皇帝看后下旨印2000册,分发给各省要员。郑观应提出:“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盛世危言》一书当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受郑观应和《盛世危言》影响的著名人士其中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
朝内院的窗户。
这间房有台缝纫机。
二楼看第二间与第三间之间。
第二间与第三间之间。
走进去。一线天的感觉!
第三间积善堂,为郑观应之弟所建,建筑格局和余庆堂类似,都是二进三间,但装饰较少。门额无。
前、后厅及天井。
天井。
从后厅看前厅。
卧室。
楼梯。
二楼前厅。
对面的后厅。
后厅。
后门楼。匾额:“日月光华”,楹联:“四壁山环水绕,一帘月影花香”。
亚婆井前地。传说古时,有位善心婆婆在这里筑池存贮山上流下来的山泉给附近居民用,人们为感念亚婆的善举将水池称为亚婆井。官方的解释,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也就是说,这里以前有很多山泉故得名。
亚婆井前地内的两株百年老榕树得以保留。
亚婆井前地周围的建筑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筑和具有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的公寓式住宅。
葡萄牙民居式建筑主要分佈在龙头里上,顺山势而建,建筑较为低矮;白色的外牆,衬托绿色的百叶窗,加上红瓦坡屋顶,明显地带有南欧风韵。
澳门印发一组世界遗产的邮票,其中一枚就是“亚婆井前地”,画面中有好温情的亚婆与狗。
在亚婆井前地方有一条小路,从此上,可以通往主教山小堂,不过去程为斜坡上坡路段,走路较为吃力,如要前往要有心理准备,主教山小堂由此进入来回大约需1小时左右行程。主教山小堂不属于世界遗产,另文介绍。
圣老楞佐教堂。创建於16世纪中叶,是中国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後来几经重建,目前的规模形成於1846年。华人称之为“风信堂”,又以粤语谐音称为“风顺堂”,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上台阶。石墙上书写:“圣老楞佐堂”。
圣老楞佐教堂为一层建筑,入口部分有夹层,钟楼为三层。立面上的山花总高约18 米,两个钟楼高约21 米,对称布置,中间山花层叠,因入口之上唱诗席屋顶低於教堂中厅,教堂外观的特徵是在欧洲古典式的基础上带有巴洛克风格。外墙以黄色粉刷。屋顶为坡屋顶,瓦屋面。主体为砖结构,夹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间山花层叠。
教堂大门前是花园,有一对可爱的天使,还有小亭子。
天使。
天使。
教堂的小亭子。里面供奉的圣母。
教堂东侧。
浮雕《最后的晚餐》
石雕《圣殇》
进入教堂大门。
教堂里面平面是拉丁十字,中间是跨度为15米的中厅,无柱廊阻隔,覆盖木制拱顶,从天花板之上垂下数个华丽的枝型大吊灯,室内装饰充满东方色彩,古雅逸趣。蓝色的顶棚、黄色的墙面、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绘圣经题材的复杂图案,又有简洁明快的现代造型,色彩对比鲜明,给教堂增加了亮点。
教堂祭坛内供奉着圣老楞佐的神像,穿着绚丽的衣袍,一手持圣经,一手拿法杖,庄严肃穆。在经常航海的葡国人心目中,圣老楞佐是庇佑平安、赐予风信之神。主祭坛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以密集的壁柱做装饰。
圣老楞佐的神像。
主祭坛前的圣器。
主祭坛。
墙面以壁柱划分,以檐部贯通。拱顶与墙面交界处设置圆形洞口,起到自然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与澳门其他教堂一样,两旁设置多个小祭坛供奉天主教圣徒。端部的主祭坛和两臂的小礼拜室都是半圆形的空间,覆盖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筒拱。
墙壁上有许多关于《圣经》的木刻浮雕。
彩绘玻璃窗。
主祭坛左侧。圣母。
主祭坛右侧,圣父子。
左侧的小礼拜室。
右侧的小礼拜室。
圣母子
右侧供奉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像。
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像。
左侧供奉圣犹达宗徒圣像。
圣犹达宗徒圣像。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等。
圣若瑟修院和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
圣奥斯定教堂和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
再加上由碎石铺成的波浪图案路面,散发浓郁的欧陆情调,置身其中,让人感到无尽的悠闲舒适。
太阳花图案。
圣若瑟修院圣堂。由耶稣会会士于1728年创办,与修院毗连的圣堂则于1758年落成。圣若瑟圣堂连同已坍塌的圣保禄教堂是中国罕见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圣若瑟修院是一间专门培训进入中国传教的修士,而圣保禄教堂则是培训传教士到日本传教的,由于圣若瑟修院成立的时间较圣保禄教堂为晚,故华人称圣保禄教堂为「大三巴」,称圣若瑟修院为「三巴仔」。
圣若瑟圣堂
圣堂的长度为22 米,而它的寛度则为13 米。堂内布局则采用希腊十字形。正中是主祭台,两旁是副祭台。圣若瑟圣堂属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S形的柱是巴洛克式的标志,而圣堂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柱,巴洛克式的建筑除运用S形的柱外,还会用丰富的雕刻以及金、黄二色的配搭使建筑物有一种金碧辉煌之感。堂内的所有柱均采用古希腊时代的设计,尽显古典味道。
主祭坛供奉圣若瑟像。堂内存有第一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圣方济各. 沙勿略的前臂骨,供教徒瞻仰。
主祭坛左侧有一块巨石。下面不知何物?传说中第一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圣方济各. 沙勿略的前臂骨?
左侧祭坛则供奉圣母。
右侧祭坛则供奉耶稣。
该圣堂主堂由四个帆拱顶起的一个直径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的穹顶,正中是耶稣会的标记,开有两环各16个窗户,它的作用除了装饰和减轻圆顶的重量外,还可使光线透进圣堂,增添圣堂神圣的感觉。在色调方面,正中的标记以金色为主,外围的花纹是黄色,其余的部分全是白色,加上阳光的射入,使人觉得耶稣会正如太阳般庇佑着整个圣堂。
管风琴和S形的柱。
附近还有一座圣若瑟修院,浅绿色的外墙非常小清新。这里培养了许多神职人员,被誉为天主教的“少林寺”。但是不开放。
圣奥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于1591年创建。是澳门历史上第一座用英语布道的教堂,教堂最初的建筑非常简陋,教士们便用蒲葵叶覆盖屋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便随风飞扬,华人远远望去,觉得这情景像龙须竖起,就称教堂作"龙须庙",后又以粤音转称"龙嵩庙"。教堂于1874年重修后,形成现存规模。
圣奥斯定教堂坐北朝南,后部有钟楼。
圣奥斯定教堂为坡顶、瓦面、木屋架,主体为砖木结构。正面墙壁分为两层,总高约17米。外墙粉刷成黄色,显得简朴素净,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式装饰,有许多卷涡形装饰和白色线脚。顶部有三角形山花,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圣奥斯定教堂入口处是两个古希腊式花岗岩石柱分立大门两侧。
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
里面的夹层是唱诗席,内部由两排柱子将空间一分为三:一个宽7 米的中厅和两个宽4 米的侧廊,长度均为30 米。两侧廊为木拱吊顶,中厅则为平吊顶,瓷砖地面。其中一个廊柱旁有一个八角形的木制讲坛。
主祭坛宽阔而深远(长20米,宽11米,高12米),供奉“苦难耶稣像”,祭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为巴洛克风格,表面饰水磨石,地板铺设马赛克。
侧廊
左侧廊小祭坛。
左侧廊小祭坛。
右侧廊小祭坛。
右侧廊小祭坛。
岗顶剧院。原名伯多禄五世剧院,由土生葡人马奇士设计,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
主体部分建于1860年,正立面加建于1873年,是当时澳门葡人主要的社交活动场所。剧院大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正立面为罗马圆拱式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下面有四组爱奥尼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劵洞。
长长的陡巷朝上延伸,沿巷的九个罗马拱形墨绿色百叶落地大窗,在突出主体屋面效果的同时,彰显出古朴的意式风格的凝重和浑厚气度。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
一楼大厅宽敞典雅,剧场呈月牙型分布,约有二三百个红色丝绒软椅座位,岗顶剧院的舞台高出观众座位,这样的设计其实不符合现代舞台的设计理念。
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
二楼的观众席为一月牙形,依靠楼下10条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 据说,坐在剧院前排,可以听到层次分明的乐器声部,二楼可以更好地感受完美的和音,剧院整体音效非常理想。
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
何东图书馆大楼建於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主人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东爵士於1918 年购入该大楼,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二次大战日军占据香港期间(1941-1945)何爵士曾在此定居。何东爵士逝世,其後人据他生前遗嘱,将大楼及二万五千圆港币赠予澳门政府,作开设公共图书馆及购买图书之用;至1958 年,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前花园黄色围墙与拱形的绿色铁栅门形成对比,铺设石板的道路直通大楼正门。
前花园种植了高大的树木。
大楼高三层,底层前部分是游廊,二、三层相应位置为内廊,立面每层开有五个拱券式窗,作对称布局,券间墙设有薄薄的壁柱,采用爱奥尼柱式。建筑通体以黄色粉刷,壁柱、券线、檐口等饰白色线条,大窗的窗框为绿色,屋顶为红瓦四坡顶。
底层前部分的游廊。
一楼是阅览室,二楼为“何东藏书楼”,陈设高雅,楹联、名贵的扶手椅、云石台板及四壁的古籍、善本散发出中国古典书斋的气味。
穿过环境优美的后花园来到2005年新建的高楼,它是澳门最大的图书楼,楼内设施先进,收藏的图书种类众多,来到这里读者可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这座图书馆很人性化,打破了一般图书馆严禁饮食及声响的规则,划分了餐食区和阅读区,还有让读者自由倾谈的区域。
阅读之馀,还可在视听区欣赏音乐及电影。
儿童阅读馆。
像走进一个深邃的童话王国。
通往阅读室的两侧画满了各种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画。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