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轻武器之MG34机枪
MG34机枪是德国陆军在二战期间大量使用的一种十分出名的机枪,该机枪具有轻机枪的重量和便携性,又具备重机枪的火力和射程,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MG34机枪在1935年开始量产,到停产时一共生产了5万7千多支,1942年该机枪逐步被MG42机枪替代,但仍有不少在德军中服役到二战结束。
MG34机枪作为轻机枪使用时,一般使用2脚支架,采用的是50发弹链或75发双室弹鼓;当作为重机枪使用量,则采用三脚支架和250发弹链,并可作防空机枪使用。在战场上,该机枪是德军一种威力极大的火力压制武器。
MG34机枪设计精良,但造价甚高,制造工艺复杂,部分零件还需使用贵金属制造,而机枪是二战战场上大量需求且容易战损的武器,因此德军后来就在此机枪的基础上,研制出成本较低、性能更好的的MG42机枪以作替代。
MG34机枪
MG34机枪
技术数据:
口径:7.92毫米;
枪全长:1219毫米,枪管长:627毫米,枪全重:12.1千克;
最大射速:900发/分钟;枪口初速:755米/秒;
有效射程:1200米;
弹容量与供弹方式:50发弹链、75发双室弹鼓,250发弹链(用5条50发弹链串联)。
战场上的MG34机枪
二战战场上的德军MG34机枪射手。
(图左)二战战场上德军第7空降师一名肩扛MG34机枪的射手。(图右)二战东线战场上持MG34机枪奔向阵地的一名MG34机枪射手。
(图左)二战东线战场斯大林格勒,一名精神疲惫的德军MG34机枪手。(图右)二战东线战场,一名手提MG34机枪在田地中紧张地隐蔽前进的德军士兵。
1939年,在入侵波兰期间,一个德国步兵分队跟随在一辆Ⅰ号坦克后面,准备对波兰军队发动进攻,其中后面一名士兵紧握着一挺MG34机枪。在二战初期,MG34机枪是德军步兵必配的主要火力压制武器。
1940年5月,西线法国战场,一个德国武装党卫军的MG34重机枪组正在阵地上作战,MG34机枪支在三脚架上,一弹药手伏在机枪旁用子弹链给机枪供弹。
1941年10月,东线苏联战场,在德军的“台风”战役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正发动全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进攻,德军的一个MG34机枪组正在废墟中转移前进阵地,前面的机枪射手抱着带子弹链的一挺MG34机枪,后面的弹药手则背着三脚 架,手中拿着2个弹药箱。图中情景反映了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
1941年冬天,东线苏联战场,进攻莫斯科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转入防御,面对苏军即将到来的反攻,一个武装党卫军的MG34重机枪组在防御阵地上作好了战斗准备,机枪射手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动静,机枪旁放着的弹药箱,弹药手也紧张地注视着前方。
1942年2月,在大雪纷飞的东线苏联战场,德军近10万人被苏联西北方面军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包围圈内,德国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的一个MG34机枪组正在雪地中为突围德军提供火力支援。图中的德军都穿着带头套的白色防寒风雨衣作战,可见当时的气温之低和风雪之大。
1942年秋天,东线苏联战场斯大林格勒,德军一个MG34机枪组在一个谷仓附近为进攻德军提供火力支援。在这个谷仓阵地中,50名苏军曾抵挡了德军三个师的轮番进攻。
东线苏联战场,埋伏在草丛中的德军一个MG34机枪射手正在向上方目标瞄准。
1942年,非洲战场,德国非洲军团的一个MG34机枪组在一个石堆阵地中作战斗警戒。
二战东线苏联战场,德军一个MG34重机枪班阵地,MG34安装在三脚架上,班长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地平线上敌军的活动。注意:该机枪装上了一个光学瞄准镜。在德军步兵中,一个标准的MG34机枪组由3人组成,在行军时,射手拿机枪,弹药手提弹药箱,还有一名负责背一支备用枪管(在机枪枪管因射击过热时更换)。而在作战时,除射手和弹药手各司其职外,还会有一人负责观察战况指挥射击。
1942年冬天,东线苏联战场,雪地树林中,德军一个MG34重机枪组正在作战斗警戒,随时准备为德军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这样的冬季条件下作战,对机枪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关键问题是要防止枪的运动部件在冰冷的情况下结冰,因此严格按操作程序射击和采取正确的存放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德国伞兵的防空机枪组正用支在Dreibein 34AA型三脚架(德语中“Dreibein”即三脚架的意思)上进行对空射击;MG34在枪管上装有一个用于对空瞄准的环形瞄准镜。
1942年,东线苏联战场高加索地区,德军一个步兵班正在涉水过河。注意:机枪手扛着的那挺MG34机枪装的是一个50发弹匣,这对机枪手来说,行军时会比较方便,但在战斗中,德军会更多使用50/250发的子弹链。
1941年冬天,二战东线苏联战场,正在向苏联内陆进军的一支德军部队,走在前面的一个机枪手扛着一挺MG34机枪,表情十分轻松。入侵苏联初期,由于德军连续打了多个围歼战,所以士气还是不错的。
二战战场上,伏在铁轨上作战的一个德军MG34轻机枪组。
二战战场上,正在射击的一个德军MG34重机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