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痔

[概述]  .
    概念  外耳道内生长的良性肿物,称为耳痔。根据肿物的不同形状,又有耳蕈,耳
梃之称。状如樱桃或桑椹者称“耳痔”,状如枣核者称为“耳梃”,头大蒂小如磨菇状者称
为“耳蕈”。因肿物堵塞耳窍,可出现耳堵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痒。本病相当于外
耳道的乳头状瘤,鼓室或外耳道肉芽、息肉。
    历史源流  查阅明代以前的医籍,未见有关“耳痔”的记载。至明代始有论述。如
《疮疡经验全书。第二卷》简述了耳痔、耳蕈的病机及提出了内服、外敷、针灸等治疗
法。有些医籍较具体地描述了耳蕈耳痔的症状,如《证治准绳.疡医、卷三》说:“有耳
蕈耳痔则不作脓,亦不寒热,外无臃肿,但耳塞不通巳。上缠绵不已,令人耳聋”.其
它如《外科正宗.卷四》中亦提出了内外洽法.

清代不少外科医籍对本病都有专节论述,病因病机方面,多循前入之说,认为与肾
火、肝火、胃火有关,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认为:。皆是肝肾湿热.郁于血分所致.。
《疡科捷径。卷上》亦认为“耳痔菌梃耳窍生,肾肝胃火结凝停.”有的医书将耳痔与耳菌
放在一起论述,因此对耳痔症状的描述有些不同。在治疗方面.提出内外治法。
    [病因病机]
    一、肝经湿热  素体肝气盛或郁怒仿肝,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久郁化火,或脓
耳脓液浸渍耳窍,湿浊邪毒久郁,与气血结聚耳道而成耳痔。
    :,.肾经虚火  素体肝肾不足、肾阴亏虚易致虚火上浮;加之肝肾不足,若挖耳损
伤外耳道,耳窍易惑邪毒,与虚火、气血结聚于耳道而成耳痔。    ’
    三、脾胃蕴热  素体脾胃虚弱.脓耳日久不愈,或饮食所伤.脾运化失职,食积水
停,郁而化热,上蒸耳窍,湿热痰浊气血互结而成耳痔。
    [临床诊断]    .
    症状:本病初起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若肿物逐渐长大,则出现耳堵塞感,听力
减退,或有耳痒耳鸣。若肿物压迫外耳道,则可出现疼痛.时有出血或流脓水。    ,
    检查:耳内有肿物,色红或淡红或灰白,形状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状或如磨
菇、枣核、樱桃,甚至肿物向外生长至耳门外,堵塞整个外耳道。
    鉴别诊断:耳痔应与耳菌相鉴别。耳菌呈结节状,疼痛明显,或溃疡出血,流脓污
秽腥臭,随着耳菌渐大,并发症也严重,如张口困难,眩晕.面瘫,头痛剧烈等症状。
耳痔与耳菌形态相近,但症状、预后有良恶之不同.临证宜加区别。
    [辨证施治∑    .
    一、辨证    。
    1.肝经湿热    .
    证候:患耳痒痛,耳鸣,或耳出脓水血水,耳痔色红或深红,触之痛甚.全身或见
口苦咽干,胸闷不舒,头晕目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肝经湿热内停;'循经上犯耳窍,与气血结聚.故见耳痒疼痛.耳痔色红。
热腐耳窍肌肤成脓则耳出脓水。热伤血络则耳出血水。,肝经郁火,经气痞满,故见胸闷
不舒。火为阳邪其性上炎,故口苦口干。湿热蒙蔽清窍,故耳鸣,头晕目眩。舌质红,
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湿热之象。    。
    2。肾经虚火
    证侯:患耳微痒微痛,耳鸣耳堵塞感,耳内肿物淡红、质脆。全身或见眩晕,.五心
烦热,虚烦失眠,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
    病机分析:肾阴不足,肝失滋养,肝阳上浮,故见耳痒微痛。虚火与邪毒结聚于耳,
故耳窍肿物淡红。肾虚肝风内动则耳鸣眩晕。肿物塞耳窍,启耳鸣耳堵塞感。阴虚生内
热,故觉五心烦热,虚烦失眠。
  3。脾胃蕴热
  证侯:耳中堵塞感明显,听力下降,或耳中流脓黄稠,耳疼痛,耳痔色红,堵塞耳
窍。全身或见脘腹胀满,口臭,渴欲饮水,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素体脾虚或饮食所伤,致运化失职,脾失健运,.湿热与气血结于耳窍,
故耳生肿物。湿热盛则耳出脓水.耳痔堵塞耳窍,故见耳中堵塞感.听力下降。脾胃蕴

热故见口臭,渴欲饮水。脾胃气滞故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脾胃积热之
象。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肝经湿热
    治则:疏肝解郁,泻火除湿。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泽泻、车前子。方中以逍遥散健脾养血疏肝;以丹皮,栀子清
肝凉血泻火解毒;加泽泻、车前子除湿。若肝经郁火明显,而湿象不重者可用栀子清肝
汤。 
    2.肾经虚火
    治则:滋养肝肾,降火散结。   
    方药;知柏八味丸加三棱、皂刺。方以知柏八味丸滋阴降火;加三棱、皂刺以活血
.化瘀,溃脓散结。       
    3.脾胃蕴热
    治则:消食导滞,清热散结。
    方药:清胃散加瓜萎、贝母,枳实。方中以生石膏、黄芩、黄连清肺胃上焦之热;
生地、丹皮凉血散瘀;升麻散上部邪热,加瓜萎,贝母化痰积;枳实消食导滞.使积热
下行。若有嗳气泛酸,可去升麻加竹茹以清降胃气。.若食滞较重,、用枳实导滞丸,以除
食积,使积消热散,.壅塞解除。若兼痰郁,可用越鞠丸,以解热化痰消食散结。
    (二)外治法
    1。外涂药物  用有消坚散结.化腐作用的药物粉剂、油剂等外涂耳痔.使之脱落。
这种方法,适用于耳痔较小,可见到根部,与耳道仍有间隙或根部较宽的肉芽增生。使
用时应注意将药物涂在耳痔表面或根部,以免损伤正常组织.如常用硇砂散,蟾酥丸.
鸦胆子油等,用药前以生理盐水清洁患耳后涂药,每日2~3次,直至肿瘤消失。
    2.烧灼法  适用于较平或根部较大的耳痔。本法能较快消除肿物。一般可用生理
.盐水或双氧水清洁患处后拭干,用10%硝酸银烧灼或用三氯醋酸外涂,若肿物不高可作
.一次烧灼治愈。    .
    3。手术摘除法  适用于肿物较大而根部较小的耳痔,术前用红汞消毒耳道及肿物.
.然后用耳圈套器或耳息肉钳从耳痔根部钳断取出,若太大可分几次取出,术后于创口表
面涂红乖,若出血可用10%硝酸银稍加烧灼o
    [转归及预后]
    生于外耳道的耳痔多由外耳道炎,挖耳损伤继发或脓耳长期受脓液刺激而患,生于
、耳道深部的耳痔多由脓耳而致。治疗除了消除肿物以外,主要应治疗原有的疾病,以免
复发。若原发症巳治愈,一\般消除肿物后.不再复发。若长期患外耳道炎,而继发耳痔,
.又未及时处理,也有诱发脓耳的可能。
    [文献资料选述]
    一、古代资料分析  历代医家对耳痔症状的描述,大体上比较一致,如《疡科心得
集.卷上》说:。不肿不瞆不痛,塞久令人重听。。《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认为:。有
耳蕈耳痔则不作脓,亦不寒热,外无壅肿.但耳塞不通巳”。《外科大成.耳痔》也认  ,

为:“耳痔及耳梃、耳蕈,俱结于耳之内窍,不肿不赜不病,塞久令人重听”。.也有认为
耳痔会发生疼痛,如《外科正宗.卷之四》谓:“又有耳梃结于窍内.气脉不通,疼痛不
止”。《医宗金鉴。卷六十五》云:“微肿闷痛皮损破”,这里所指是有合并外耳炎或中耳
炎时,耳痔可发生疼痛。有的医家将耳痔同耳菌混为一谈.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说:“耳痔形如樱桃…,耳菌形如磨菇,……耳梃形如枣核,……微肿闷疼,色红皮
破,偶一触犯,痛引脑巅”。《疡科捷径。卷上》及《医宗金鉴.卷六十五》也有同样说法。
在古代未认识到耳痔与耳菌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疾病,往往把耳菌看成耳痔,耳梃。故有
不同的症状描述。   
    在病因病机方面,有认为是心肾经受邪所致,归在。耳风毒”范围内.如《疮疡经验
全书.第二卷》说:“耳风毒受在心肾,气不流行,壅在心经.致伤于耳五种:耳痔、耳
蕈、耳壅、耳湿、耳烂”。亦有认为是肝火、肾火,胃火凝结于耳,如《医宗金鉴.卷六
十五》说;“俱由肝经怒火、肾经相火,胃经积火凝结而成”。《疡科捷径。卷上》亦有:
肾肝胃火结凝停”,也有些医籍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认为:“皆是肝肾湿热,郁于
血分所致”。   
    对耳痔的治疗,多以内外合治,内治多以清肝泻火之法。如《疮疡经验全书。第二
卷》用清肝流气饮,寒温并用,以祛风清热,行气活血治之,外用玉红膏,后人也多沿
用。如《外科大成》,《外科正宗》、玄疡科心得集》、《医宗金鉴》等医籍,也多用栀子清肝
汤,外用药线插入或硇砂散等,作用是化腐生肌,使耳痔消散。
    二、现代资料分析  现代对耳痔的治疗,多在古代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
有报道,用鸦胆子油涂敷耳痔而愈,这种方法是用鸦胆子四五粒去壳,捣烂加入甘油
一个滴和匀如干浆糊,粘敷于耳痔上,周围用棉球围护,5~7日,耳痔自动脱落。亦有
介绍若有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则先治之,再敷鸦胆子油。这种方法痛苦较小。也有
报道叫用手术治疗后再用鸦胆子油涂根部而愈。这种方法适用于耳痔较大者。有人曾报
道用冷冻疗法治疗,这种疗法较危险,易伤及面神经,故在临床上较少使用及推广。
    [小结]
    耳痔多因脓耳,外耳异物、外耳道炎、挖耳损伤耳道而诱发,临床多表现为肝经湿
热,肾经虚火,脾胃蕴热,热与邪毒结聚子耳窍。治疗多以外治为主,以消除肿物,而
内治则多用清热以散结聚。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脓耳,外耳道炎、耳疖等。原发病
治愈后,耳痔可不复发。    .
    参考文献    .
  (I)邓荫南  消除耳道乳头状瘤的特效药一一鸦胆子  北京中医  (10);23,954.
  C 2]贾民本  鸦胆子治“耳痔”的介绍,江苏中医  (7):32 1958.
  U 3)高士昌  鸦胆子油膏治疗耳蕈的效果初步观察  中医杂志  (2):i 12 1958. 
  C 4)钱荣宗  治愈巨型外耳道乳头状瘤一侧  江苏中医  (12):32 1962.    、
  (5)石善溶等  冷冻疗法与耳鼻喉科  医药科技资料  (4),27 1975。
    第二十节  耳    菌
    [概述}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