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 mo秋二
中秋节这个传统佳节的由来无论有多少说法,其本质都来自于国人对月亮的原.始崇拜。既然是崇拜,就自然会有拜祭;既然是拜祭,就会有仪式感;既然有仪式感,就会摆上香案,放上女人爱吃的蜜食鲜果,一边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后来又加上"兔儿爷"),一边向月神祈求吉祥平安,找一个好归宿。就和当时的童谣所说的那样:"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既然是拜月,就得在室外摆台设供,对天祭拜。除了烧香,供案上陈放的果蔬食品大多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芋头有"相遇"之意、莲藕有夫君"相怜"所愿、石榴自然是"多子"之求、毛豆可以用来喂玉.兔,花生、红枣自是"儿孙满堂"的喜庆。宋代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记述了当时京.城的拜月之俗:"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员如皓月。"
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述南宋杭州中秋赏月的景况是:"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分.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而到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这样描写大观园中秋拜月场景的:"当下园子正门俱已大开,挂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邢夫人等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地下铺着拜毡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这里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
注意,到清代,月饼就正式登堂入室了。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其实月饼的制作在明代后期已经很成.熟、很考究,价.格也不便宜。据《宛署杂记》第17 卷记载:"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而在南方,则已经形成"中秋食月饼,夜则设以祭月,亦取人月双圆之意耳"的习俗。
不过zui开始月饼不是现在一人一个的小个,清代zui先出现的是特制的祭月月饼,《燕京岁时记》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那些满清的皇亲贵.族,会在自家后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芋头、花生、萝卜、鲜藕等物,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
待到祭月完毕后,则按家中人口将那个特大的月饼切作若gan块,每人象征xing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当然,不像现在家庭结构多是三口之家,加上爷爷奶奶,也不过五六个人。当时年轻人结婚得早、四世同堂得多,很多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人,所以清代大户人家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据说,末代皇帝溥仪当年在八月十五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