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曾经提出“医非人人可学论”,他说:...

徐大椿曾经提出“医非人人可学论”,他说:“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凡病之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大椿此论,有其正确的一面,如谓医学理论是相当精深的,古典著作亦是比较难读的;医学书籍浩如烟海,是一时读不完的;古往今来,各家各派,学说各异,孰是孰非,是应当加以鉴别的。这些是每个学习中医学的人都会面临着的事实。但是,所谓“聪明敏哲”、“渊博通达”、“虚怀灵变”、“勤读善记”“精鉴确识”这些本领,却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逐渐培养得来,只要具备两个条件就行:第一条是要有勤奋刻苦的决心;第二条是要有科学头脑,也就是要善于逻辑思维,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只要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好了,自然就会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决不只是某些人有,某些人无的问题。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认为医是人人可学的。亦正如怀抱奇所说:“炎帝之于百草,尝而后知;轩辕之于经络,问而始悉。所谓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知人事,使非有以穷之极之,而能知之哉。后此名流递出,无不根究理道,参物类而尽性命,而后以术鸣当时,名垂奕祀。况下此者,智不及古人,而不穷搜博览,罕所见于中,辄以人命自司,其不债溃者,几希。'说明虽如炎帝、轩辕之圣,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尝”而知之,“问”而知之,甚至还须“穷”“极”而知之。用今天的话来说,仍是一个“勤”和“苦”的工夫。惟其说“下此者智不及古人”,则不免于自卑。爱迪生是美国农民的儿子,少小时功课不好,曾被斥为“低能儿”。达尔文在少年时,老师亦认为他是“平庸的孩子”。后来他们都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就是皇甫谧,当他在游荡的时候,亦何尝智及古人呢?智,应该是属于勤劳刻苦的人所有,并无古今之分。已经过去了的古人甚多,亦何尝都有成就呢?于此,我体会到名老中医之路,也就是勤苦之路,希望后之来者,能循着名老中医勤苦之路勇往直前,像王太仆那样“精勤博访”,狠下二三十年的苦工夫,其成就肯定是后来居上,这是敢断言的。-任应秋《名老中医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