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英:童年记忆——我家的大花牛 / 轩诚清读(第1503期)

文:郭俊英

赏析:张丽梅

播读:梁轩诚

每逢佳节,我总要备上礼物去村里拜见我舅舅和舅母,舅舅是个养牛专业户。
有一年,我去舅舅家,刚进院就被那群大大小小毛色不同的牛吸引了,忽然一头大花牛闯入了我的眼帘,瞬间,记忆把我带回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都挨饿,天旱的地里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为了求生存,村民们有的去逃荒,有的去投奔亲戚。
这一年夏天,爷爷奶奶们常去庙里求雨祈福。我们家因爸爸平时勤快节俭,储存了一些救命粮食,加上国家救济的红薯干,勉强能维持生活。爸爸常说:“有粮常念无粮日,有钱常念无钱日。”   爸爸是村里众所周知的勤劳节俭老实忠厚的汉子。
一天早上,村东的王叔牵着一头皮包骨头的大花牛走进我家院子,他对爸爸说:“姑舅捎来一封信,他要回老家表姐那度年日,把这头牛托你喂养他最放心,牛肚里有小牛了,牛喂活了生下小牛后大牛就归你啦!”  爸爸立即答应了,从此我家就有了一头大花牛。
大花牛毛色白里透红很漂亮,可是膘情太差了,饿坏了的大花牛走一步退两步。爸爸为了养活大花牛跑遍了村里的东西南北山凹,因为山凹里有积水能长一些野菜和杂草,爸爸为了大花牛就起早贪黑地持续拔了一个半月草。
大约是七月份吧,天上乌云翻滚,雷鸣电闪,下起了瓢泼大雨。难道这是村民们拜神烧香感动了老天吗?
过去我们村里没有水井也没有水地,只能靠天吃饭。一场及时雨后阳光普照,大地生机勃勃,杂草野菜开始萌发,半个月后,野草长满田野。大花牛吃的膘情有了好转,不久小花牛也出世了。
小花牛的出世,使我们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解决了我幼年缺奶吃的状况,我和小花牛一样,天天能喝一杯含有钙质营养丰富的牛奶。这和我健康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现在,六十多岁的我精神依然充沛,从无灾病,这是大花牛的功劳呢。
转眼间第二年的春耕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出台政策,农业劳动“互助组"合作,解决劳力、耕畜及农业生产力不足的困难。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换工互助,自愿合作,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合作小组。
我们村分三组,农民没有机器,最大的劳动工具就是牛。我家的大花牛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村民们服务。今天东家用,明天西家拉,犁地播种,送粪上肥,耕耘着千亩土地,让我们人人吃饱饭,家家有余粮。
大花牛吃的是草,干的是最繁重的地里农活,它忠厚纯朴,负重前行,为农民无私奉献着它的力量。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农民们把牛视为命根子,而对我来说,牛不仅是我们家的命根子,更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丽梅赏析:
作者经历了“文革”,因为生活所迫只有在学校学习了4年时间,但是她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生活阅历丰富,为人真诚自然,所以文章写得淳朴,每件小事情,都有深深的感情。就比如这篇文章,通过对领养的大花牛的记述,表达了作者的感恩心里和浓浓的情意,让人感叹。
(0)

相关推荐

  • 【“那年中秋”有奖征文】一块儿模糊的月饼/郭俊玲

    每当静夜自己独自仰望星空的时候,每当在家里闲暇独坐时,每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睡时,每当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委屈挫折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人--这个世界上最疼我最爱我的人--我最亲爱的奶奶!而在中秋月圆之时这种思 ...

  • 牛爹趣事儿

    爹的名字叫长智,可村里没人这么叫.有人叫牛子哥,有人叫牛子叔,也有人叫牛子爷爷.关于爹名字的故事,我是趴在奶奶纺车旁的被窝头上听奶奶对我说的. 那年夏天,奶奶吩咐孩子们去河里逮鱼,家里穷买不起渔具,确 ...

  • 儿时记忆(2)

    我的生活日记 儿时记忆 之<那个年代> 程党会 1.生不逢时 1963年2月17号(农历正月十四),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生不逢时地出生在了陕西省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 ...

  • 【习作】内蒙古|郭俊凡:爱思考的姐姐|指导教师:刘敏

    作者:郭俊凡|指导教师:刘  敏 [内蒙古阿左旗第六小学四年级1班]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爱思考的姐姐> 姐姐是一位初中学生,比我大六岁.是个靓丽而又十分善于思考的女孩. 姐姐 ...

  • 母亲离我30年 - 天上的一片云

    "留美学子"原创与好文精选天天读!公益"自留地" 一直想写篇纪念我娘的文,久久未能如愿,今年她离开她的孩子们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自己出差少有闲暇之际,断断续续完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唐宝民:尘封在日记中的流年往事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收拾屋子,在一个箱子里看到了我前 ...

  • 村口记忆

    回村里找人,发现村口旁边葱郁茂盛的竹树没有了,再走几步,村口那棵老樟树也没了,剩下树头,一片光秃秃的,没点绿意. 从村里回到小城,整天心里堵得慌,去旧相册里找村里的照片,找着找着,一些记忆从照片流洒出 ...

  • 【佳作欣赏】| 妈妈的枣红马

    每次想到妈妈,我都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妈妈善良.勇敢,就像星空中的一颗小星星一样,努力发光.前些日子,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她在山上剪沙棘卖钱,一斤四毛钱,每天跋山涉水地能剪十来斤.十来斤,只有4块钱 ...

  • 郭俊英:童年记忆——我的大红柜 / 轩诚清读(第1489期)

    文:郭俊英 赏析:张丽梅 播读:梁轩诚 上个世纪的六六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到了六七年,正是高潮时期,"破四旧,立四新"喊得震天价响."红卫兵&qu ...

  • 835期 || 罗志英:南柯一梦说李陵/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美丽小语: 少时听评书<杨家将>,在杨令公命丧两狼山一节,记住一个名字李陵,知道他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叛徒,千年以后还气的老令 ...

  • 第1287期 || 刘泽:闲话风马牛/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作者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成功与失败,只要经历了就值得:只要努力了就好, ...

  • 罗志英佳作:司马相如——道德难以判断 / 轩诚清读(第1767期)

    美丽小语: 中国民间传说一般都大团圆,故事的最后这对夫妻就过上了无忧无虑.香琴摆坐.引吭高歌的生活--但据史书记载,司马相如富贵了,就想纳茂陵女为妾,着实为这和卓文君闹过一阵:还有西南叛乱时,汉武帝曾 ...

  • 639期A || 罗志英:于右任的书法/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于右任先生是西北人的骄傲",更是陕西人.三原人的骄傲,作为于老的老乡,我从小就有这样的体会.西航才子 ...

  • 648期A || 郭勇作品《河山感悟》/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青山绿水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瑰宝,细品每一珠,每一露,沐浴阳光,放眼河山时,在那里有关阳春白雪的故事被多情的文人墨客痴痴吟咏, ...

  • 670期 || 郭西安、闻天语、林小菲诗三首/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我们今天请大家十分钟走过三十年,一次欣赏三位诗人的作品,他们分别是80后(后).以古典诗词的典雅与深情被众多的文友熟悉和喜 ...

  • 639期A || 罗志英:《妥妥读三国》读后/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西航才子罗志英先生与妥妥同时多年,两人虽出身迥异,但殊途同归,惺惺相惜.妥妥阅读广博.兴趣广泛,志英兄治学严谨,家学深厚, ...

  • 797期A || 罗志英:霍去病,一剑光寒三千里/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美丽小语: 霍去病,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践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最为杰出的少年英雄.他17岁随军出征,以区区八百之士便斩获敌人202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