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名叫996的围城
文/蒋真
1
不在场证明,都在那间屋子里
脚镣,射灯,计时器,昏暗的房间。
28岁的张乐乐正在被审讯官质询,接连发生的三起案件都与这个男人有关。
一个年轻女孩醉倒在酒吧,昏迷前她给张乐乐打过七次电话;
一个男性出远门前将家中钥匙交给张乐乐,一周后客厅花瓶破碎,满地垃圾;
一个小男孩独自扶着铁栅栏,探头张望,神色慌乱,他是张乐乐的儿子。
嫌疑人张乐乐,却拥有无数的不在场证明。
他的同事、老板、打卡记录、部门业绩、KPI、年终奖、公司监控,都可以成为他的不在场证明。
因为,无论是朋友约酒、拜托遛狗看家,还是照顾孩子,张乐乐永远都在工作。
所有的,一切的,维护他最后尊严的证据,都在那间办公室里。
当28岁张乐乐与35岁审讯官的脸重叠时,计时器停住了,定格在996秒。
35岁的张乐乐用7年时光证明了自身清白,证明了996工作制到底如何改变了一个人,让他粉碎对守信、陪伴与交流的所有底线。
这是一次对过往的回顾,一场自我质疑与审判。
5月1日,蕃茄频道推出悬疑创意短片《不在场证明》,为了献给“人类诞生8小时工作制的那一天”——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诞生日。
人们提及劳动节,通常认为这是歌颂劳动,赞美劳动的节日。
极少数人知道,130多年前乃至更遥远几十年间,欧美诸国为了压榨最后一滴剩余价值,强制劳动者们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
相当于现在意义上的996,不,甚至更加严重,更加彻底。
当有一天,劳动者们意识到自己到底遭受着什么,他们不再沉默,放下工作,站起来,走出去,涌上街头,捍卫自己的权益,他们的条件只有一个:实行8小时工作制。
事实上,劳动节纪念的是人类终于觉醒的日子,敲响警钟的日子,纪念劳动者有勇气打破枷锁,提出一个无比重要也无比清晰的问题——人类工作的限度在哪里?
2
996,反对还是赞美,这是一个问题
张乐乐是一步步陷入996泥沼的。
作为北京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从入职那天起,他想的全是上升通道,突破天花板,以及积累财富。
主动的,被迫的,他成为高速运转齿轮里一颗牢固的螺丝钉。
35岁的他回望时,才发现自己失去的除了工作,还有亲情、友情和自我。
与张乐乐不同,32岁的Kathy说,她是一个996工作制的拥护者。
从小县城一路拼上来,她想,自己最缺少的就是输的资本。
她在一家设计公司服务了6年多,当了小领导,带着团队,大部分员工看见她都会喊声,Kathy姐。
谈起996,她爱恨交织,甚至想写一篇万字论文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恨不用说,某个时刻,她的身体几乎要被压垮了,耳朵不行,颈椎不行,腰部不行,连右手的手腕都贴满了止疼膏药。
最严重的一次,凌晨3点她发现眼前的图纸发生了重影,很快开始刺痛、灼烧、流泪,眼睛抗议了,不得不停工几天。
“爱”或许更多。
Kathy的确是996的受益者,过去公司还没那么疯狂,她的绩效不高不低,没有人能证明她究竟付出了多少。
这几年,评价体系变化后,她加班,揽活,她成为公司最努力的人,连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都追不上,随之而来的是节节攀升的绩效,分数,以及实打实打的加薪。
Kathy认为,996是最公平的事,它意味着多劳多得。30岁那年,她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单身,未婚未育,换工作有更高的风险。而这份996的工作或许能够决定将来她能住进什么样的养老院。
疫情之后,公司受影响裁掉了一些老员工,吸纳了不少新鲜又便宜的血液。
Kathy开始惴惴不安,她比过去更积极地挤进996的大军中,她想证明,我还年轻,我还行。
身处MCN行业的梁栋比所有人都疯狂。
他不过26岁,已经年入百万,他不仅推崇996,还要求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要热爱这种工作模式。
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没有双休节假日,他的休闲活动就是在咖啡馆和酒吧约见各种工作伙伴。
譬如,一个短视频的目标浏览是50W,他硬生生要做到100W,梁栋毫不掩饰他想成为公司的卷王。
梁栋是早年间一路打鸡血上来的孩子,中学时代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996,“其实,学会如何不伤害自身地卷,如何在996中找到喘息机会,也是一种能力。”
大学即将毕业的阿凌却不这么想。
她的目标是找到一个远离996的工作,在她看来,00后是越来越佛了。
她提起了前几天看到的热门微博:
某个实习招聘要求里写道,“996和007工作制可自由选择。”
招聘人员质问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要找双休的工作?”
阿凌一头雾水,难道年轻人没有当一条咸鱼的权利吗?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跃龙门的鲤鱼?
这座名叫996的围城下,外面的人想要进去,里面的人却想要逃离。996与它牵涉的一切,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要庞大。
当再次提起996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谈论什么?反对还是赞美,这是一个问题。
3
996围城之下的秘密与真相
劳动节前夕,日本推特网友@tarava777发布的一条状态引发热议:
“一天8小时指的是'工作时间的上限’,这个法律概念没有得到广泛理解,反而好像都把这8小时当做'工作时间的下限’了。”
这条推文获得9万点赞,近3万转发。
不仅在中国,在东亚,在世界各地,一百多年前人类努力建立起的8小时工作制度隐形地被打破,与此同时,人类正在迅速建立起一种叫996的制度。
蕃茄频道的创意短片《不在场证明》并没有使用一种全然批判的眼光看待996,主角张乐乐的确获得了成功,名声和财富。
但它站在了另一个位置,用理性、冷静而中立的态度,审视每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包括未来。
到底人类为什么需要它?
Kathy看完片子才发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
阿凌有了新的担忧,996无处不在,她好像逃不掉了;
梁栋拒绝对此做出评论,他不想影响自己朝007迈进的决心。
但他们谁都没有否认,一旦进入循环,收获财富的速度,可能和丢失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情感、陪伴、自我……的速度相同。
996像一个漩涡,身不由己会被卷入其中。
跳脱出来,直面它,反思它,看见它背后具体的人类个体与他们的困境,到底为什么热衷,为什么逃离,又为什么无可奈何地与之纠缠。
或许,这才是今天,此时此刻,度过纪念人类8小时工作制的假期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张乐乐长出白发,眼角有了皱纹,人到中年的他再次想挣脱脚上的镣铐,囚禁他的也许不仅是996,也是他自己的。
996围城之下,城里城外的人,都应该抬头看看这座高墙,到底是什么筑成了它?是内卷,是公司,是KPI,还是我们自己曾经一个又一个微小的选择。
在这个不得不调休全体996的周六上班的今天,看过蕃茄频道的这支创意精品短片,你对996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