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要如何在山水画上运用呢?

山水画师傅 山水画指南 3天前

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就其一幅山水画作品来说,表现最多、最能体现山水画特征的除了山石外,就是树木了。
树石之法是山水画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对于树木的画法,与山水画其它技法一样,在最初入手时,也应从“传移模写”开始,在传统中学习和借鉴好的画树技法。
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就应该到生活中去训练自己观察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因此学习画树离不开传统,更离不开生活。
对于传统的学习主要是临摹画谱、好的范本、优秀作品、观摩网络视频等。初学要从画单株树学起,逐步展开丛树练习。
在此期间要对前人是如何在画面中安排组合丛树的,大致有所了解,对画面层次及空间能有意识地去探索。
当我们能用笔墨来表现一些树了,是很畅快的事,哪怕在学习中有些许进步,都会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去掌握更多的表现手法、丰富自己的画面语言。
大自然中的树木千姿百态,是我们学习和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学习画树,最有效的是观察和写生。
写生时首选落叶树较好,落叶树结构清晰、形态明确,前后层次分明,初学者易于了解和掌握各种树木的基本形态和组织规律。
当然,对于这种要求不是绝对的,毕竟落叶树大多在冬天才能见到,我们其它时间照常要写生,更重要的是要细微观察,学会取舍,善于概括。
山水画可说是无树不成画,画因树而见四时变化、画因树而多姿多彩、画因树而意境隽永。
一株树、二株树、多株树,数树生发,要让众多的树在画面中体现出美感并不违背自然规律即人们的欣赏习惯,除能画出树本身特质外,还需在树的布局上下足功夫,在画面中体现出树的层次及空间感。
树的层次,即使画单株树也是有前后纵深层次的,“树分四枝”是对树的形体层次的客观要求,这样可将树的最美姿态表现出来。
表现树的空间感,就如西画的黑白灰,运用好了可拉开画面的层次。层次感丰富起来了,人们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中树木的远近不同,使画面产生空间上的纵深感。
中国山水画的树木在我们的画面中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而树木的远近要从画面的整体来看,我们要分清楚近中远三个层次的树木有什么区别。实际这区别就是近实远虚,符合透视规律的黑白灰关系。
要表现树木的层次及空间感,我们无论是从传统还是从生活中学习,都要善于思考,敢于动笔,画不厌改。
在山水画中有先画树、后画石之说,这个观点我较赞同,因为树根多扎入石缝间的土中,如果先画石,画树何处扎根?若先画树,石头可以穿插,其轮廓线可以与树的根部自然结合,符合审美习惯。
在画树时一棵树要分“四枝”,两棵树要分前后,要有浓淡变化,三棵树要有穿插,树与树要顾盼生情。
中国山水画中近景的树需细致刻画,笔墨交代清楚,用墨较浓重,要错落有致,分组拉开层次,突出形式美感。
由于离观者近,应清晰而不杂乱,以少取胜。
中景的树多表现层林,墨色由浓渐淡渐远,浓密处用湿淡墨稍事渲染,统一画面。
远景的树,影影绰绰,不辨其形,与远山融为一体,多用淡墨泼点。
总之,山水画的树木在一幅画中不是单独存在的,需符合主题要求合理布局,体现出层次及空间感,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