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只恒生科技ETF投资范围、费率横评
距离首批恒生科技ETF获批消息传出尚不足一周,新基发行计划便悉数公布。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首批7只恒生科技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的6只相继宣布即将开启募集,最早的1只将于5月11日发行。同时,多只基金在首发过程中设置了20亿元或8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具体来看,6只基金虽然均对标恒生科技指数,但在投资范围和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方面仍存差异。在业内人士看来,受益于指数的投资价值、板块的未来前景等因素,较为看好恒生科技ETF的长期发展趋势。
恒生科技ETF“首秀”在即
争先恐后!距离5月6日首批7只恒生科技ETF拿到批文的消息公布仅2天后,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5月8日,已有6只产品率先公布发行计划。不难看出,在ETF产品重视先发优势的背景下,各家基金公司也在“快马加鞭”,争抢首发资源和投资者的关注。
其中,最早的大成恒生科技ETF明确募集期自5月11日起至5月13日止,其余5只基金则均将在5月12日正式发行,不过,在发行细节方面5只基金也有些许差别。
具体来看,华夏恒生科技ETF和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均仅发行5月12日一天,华安恒生科技ETF则自5月12日至5月14日共3天。此外,博时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旗下产品则将发行时间定在一周,即截至5月18日。
值得一提的是,除募集期之间略有差别外,6只产品也设置了不同程度的募集规模上限。例如,易方达、华夏、大成3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均为80亿元,华安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旗下产品则为20亿元。另外,博时恒生科技ETF则并未明确募集上限。换句话说,若投资者的布局意愿突出,则首批恒生科技ETF的认购规模或有望超过280亿元。
虽然目前嘉实基金旗下产品嘉实恒生科技ETF尚未明确发行日期,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该产品或也将在近期发布相关公告。
投资范围、费率存差异
新品发行在即,恒生科技ETF跟踪的指数具备怎样的特征?6只先发产品之间又有哪些区别?
据悉,6只基金均对标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于2020年7月27日由恒生指数公司推出,以捕捉在香港上市的科技或创新领域的龙头企业为目标,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而指数选股准则将会考虑符合资格的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进行营运,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比例及收入增长等情况。
经过筛选后,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将被纳入成为指数成份股,样本股包含中概股回归巨头及第一上市地为香港的独角兽公司,如阿里巴巴、小米、快手、腾讯、美团等。另外,某大型公募内部人士还透露,恒生指数公司拟将恒生科技指数打造为继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后的第三大旗舰指数,现已推出该指数的股指期货及期权。
不过,从6只产品的投资范围看,虽然均主要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但根据基金合同显示,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5只产品为直接跟踪指数,即以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相较之下,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则主要投资标的ETF——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借此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数据显示,该基金投资标的ETF的比例将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对于上述两种投资模式之间的差异,财经评论员郭施亮指出,被动投资指数与主动跟踪指数会存在一定误差,但最终误差不会太大。恒生科技ETF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而直接跟踪指数和跟踪标的ETF的产品,或会在费率、管理团队、跟踪指数误差上有一些区别。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6只基金之间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有着明显差别。上述提及的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和易方达恒生科技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均为0.2%和0.05%,在6只产品中费率最低。事实上,这一收费标准也远低于当前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数据可统计的397只股票型ETF的平均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约为0.43%和0.09%。
除前述2只产品外,其余4只恒生科技ETF均将管理费率定在了0.5%。托管费率方面,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旗下产品为0.15%,大成基金和华安基金旗下产品则为0.1%。
相对底部认购吸引力强
虽然当前A股市场的震荡行情也影响到部分公募基金的发行认购,导致延长募集期、募集失败情况频现,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恒生科技指数自身的投资价值突出,叠加科技板块的未来前景广阔等因素,仍相对看好恒生科技ETF的投资吸引力以及长期发展趋势。
博时基金认为,科技是重要的长期投资赛道,恒生科技指数样本股质地较好,其中的中概股巨头尤其值得关注,该指数预计将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也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全球科技龙头企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科技龙头企业此前多在海外上市,但现在已发生了重要转变,随着香港市场中概股回归以及未来诸多独角兽将陆续上市,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新经济”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同时,与其他科技指数相比,恒生科技指数不仅覆盖了互联网等应用公司,还包含了“硬科技”的高科技公司,科技代表性更全面。
郭施亮也坦言,恒生科技ETF在目前指数的相对底部开放认购,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当然最重要的是长远发展潜力,新经济企业中长期发展潜力仍然比较大,投资者通过恒生科技ETF进行布局,可以化解单一个股的投资风险,波动性也会相对较小。
据公开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持续上涨,曾在今年2月创下11001.78点的最高值,自此之后震荡下滑,截至5月7日,报收7954.82点,为4月以来的相对低点。若拉长时间至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下跌5.59%。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