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中的「反序运动」,强壮筋骨、聪慧增智
什么是反序运动
反序运动,就是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相反的运动,比如倒立、爬行、倒行、赤足走等平时不太常做的运动。研究证明,它们都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祛疾的功效。
其实,反序运动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汉代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马王堆导引图,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都记载了反序运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
这些练习为先人的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进化,作出重大的贡献。
健身气功中的反序运动
人是生物界中进化最完全、最高级的动物,因而有着许多与其他动物相反的习惯和体态。
健身气功中的许多练习,就是以仿生学理论为基础,加入了反序练习,如健身气功 ·易筋经中的“九鬼拔马刀”、“倒拽九牛尾”、“卧虎扑食”、“掉尾势”;健身气功 ·五禽戏中的“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健身气功 ·六字诀中的“藏头缩项”;健身气功 ·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等。
如果您多多练习这些,就会获得很好的保健效果!
祛病保健的反序运动
1. 平衡神经系统,解除疲劳
仔细想想看,我们的日常活动是不是多为身体直立、内收、低头和向前的?长期以往,必然会造成腰椎、颈椎等局部肌肉和神经中枢的疲劳,从而导致亚健康甚至疾病的产生。
而反序运动能全面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让身体建立新的平衡。
因此,健身气功通过“卧虎扑食”的爬地、“虎扑”的舒身、“九鬼拔马刀”和“鸟伸”的后仰及外展、“猿摘”的后退、“六字诀”的藏头缩项、“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后瞧等,都能够有效刺激我们平时不经常活动的肌肉,让你的神经系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从而舒展身体消除疲劳。
2. 畅通十二正经,保健脏腑
经络理论认为,手指是手三阴三阳经的起止点,脚趾是足三阴三阳经的起止点。我们身体的末端,在气血运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十二正经的原穴,大多分布在腕踝附近。
中医有云:“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又云“通则不痛,不痛则通”。所以刺激手指与脚趾,就能有效地畅通手三阴三阳经,改善脏腑功能。
健身气功的“卧虎扑食”,就是要求手指、手腕和脚趾、踝关节用力,然后刺激足三阴和足三阳经的起止点和原穴,达到畅通经络、保健脏腑的目的。
手三阴三阳经的起点,都在指尖
3. 改善全身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我们在站立的运动时,血液会更多地分配到下肢;但这个时候,心脏却要推动血液向上循环。
要使血液流回到心脏首先要克服重力,这就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会造成心脏及其以上器官的供血减少,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气虚血衰加之运动不足,气血达不到远端的关节,容易出现气血瘀滞,循环不畅的问题。
在做健身气功的“卧虎扑食”、“掉尾势”、“虎扑”和“两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时,降低你心脏的位置,有利于血液向心脏以上部位的流动,进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而做健身气功“卧虎扑食”的练习,更能有效加大对练习者腕、指和踝、趾的刺激,改善人体的微循环,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意义更大。
4. 强壮筋骨,聪慧增智
现代社会改变了丰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滋生了许多长期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损害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比如长期伏案,就会使颈、肩、背部肌肉紧张,再加上风邪、寒邪的侵入,我们的肌肉就会受损;长期站立,也会使我们的脊柱,尤其是腰椎受损。
而健身气功通过“卧虎扑食”的爬地、“虎扑”的舒身、“鸟伸”的外展等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帮助练习者改善这些部位的紧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把重心分散到四肢,减轻腰脊椎负荷,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这对患有腰、背、脊柱病的中老年人更有好处。
同时,这些练习还能刺激肝经的“大敦”(肝主筋)和肾经的“涌泉”(肾主骨),起到疏泻肝火、提高肾气、改善肝肾功能的作用,从而延缓衰老、强壮骨骼和韧带,使人让看起来精神饱满,灵敏多智。
5. 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痔疮
我们人类大多时间处于直立的姿态,肠胃受到较大的压力,会导致肠胃蠕动困难。再加上肠胃的位置很低,容易产生便秘、脱肛、生痔的烦恼,降低了生活质量。
而健身气功中的“虎扑”、“掉尾势”、“两手攀足固肾腰”、“卧虎扑食”和“熊运”等反序动作,可以有效地刺激肠胃、肛门括约肌,促进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静脉回流,因而防止了上述病症的出现。
6. 消除薄弱环节,预防意外损伤
如果肌肉力量不均衡,就很容易造成意外。比如打个喷嚏会闪着腰,踩到石子会崴了脚,向后回头会伤了脖子等。这就需要加强局部肌肉的力量了。
健身气功的“九鬼拔马刀”、“摘星换斗”、“卧虎扑食”、“虎扑”、“鹿抵”、“藏头缩项”、“五劳七伤望后瞧”等动作,可以有效增加局部肌肉力量,消除薄弱环节,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