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胆病、结石病秘方
胆病——利胆汤(俞尚德方)
【组成】炒苍术6~9g,生甘草6~12g,赤芍8~12g,酒大黄5~15g,姜黄12~15g,广木香6~9g,炒枳壳5g,蒲公英20~25g。
【功效主治】用治各种胆病。
【方解】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组成。芍药、甘草缓急迫而除痛,木香、枳壳利气解郁,与芍、甘同用,解痉止痛作用十分显著。姜黄、大黄利胆通腑,大黄酒制以引入肝胆经而泻郁火,且无峻泻之弊。蒲公英清热解毒,而非大苦大寒之品,故久用可无损胃气,为胆囊炎症之首选药物。慢性胆病常需服药较久,以苍术芳香运脾,合甘草而兼顾后天。至于随证加味,乃处理同中之异,然以不打乱主方为原则。如金钱草利胆排石,玄明粉软坚排石(一般入药同煎),红灵丹疏气滞而排石,黄柏泻火,茵陈、元宝草清湿热而利胆,棱、莪入络而行淤。总之,均环绕一个“通”字,但对“通”要灵活地看待,《医学正传》指出:“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不过治胆病必须使大便畅利,惟不宜峻泻耳。
【加减】若胆囊炎,加金银花、酒炒黄柏等;胆总管结石,加四川金钱草、玄明粉、虎杖等;肝内胆管结石,加青皮、红灵丹等;X线不显影之阴性结石,加三棱、莪术、山楂等;胆道出血,加大青叶、柿霜、三七粉(或云南白药)等;胆道蛔虫病,加乌梅丸;黄疸,加茵陈、元宝草等;舌苔白滑者,均可加吴茱萸。
【验案】胆道蛔虫病。女,31岁。劳动时,突然心窝区剧痛,出汗打滚,呕吐频作,吐出食物及蛔虫5条,并有昏厥。上年曾有2次类似剧痛发作,平时无胃病现象。来诊前已注射止痛针3次,仍痛苦表情,舌苔白滑,脉滑,心窝轻压痛。处以利胆汤加吴茱萸、乌梅丸。2天后复诊,诉服药后疼痛即缓解,未再发作。给西药驱蛔。1个月后复诊,一切正常,大便镜检无虫卵。
【体会】
1.久病入络之含义,不仅是血络瘀滞,实泛指脏腑器质损伤。如慢性胆囊炎,其组织结构损伤,局部血供不良,囊壁常呈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故影响胆囊之收缩功能。而活血化瘀药(如赤芍、姜黄、酒大黄或三棱,莪术等)能软坚散结,甚至可促使纤维组织重新吸收或疤痕组织变薄变软,从而使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2.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治胆病宜选生甘草与赤芍。盖肝胆属木,郁则化火,发病较急,《丹溪心法》云:“火急甚重者,必缓之以生甘草”此谓甘草缓急迫也。赤芍治血涩作痛,《名医别录》言其“通顺血脉,缓中”,《药品化义》言其“泻肝火”。通过以上治案,古人经验可资信服。而白芍则适用于“肝胆气浮,恣肆横逆”之证,以其酸摄,非胆病通剂所宜。
3.泻肝胆木火,习惯常选用龙胆草、黃芩、黃连之类,然其味苦涩,常易引起呕吐,亦不宜久服,笔者认为治胆病郁火以蒲公英为首选,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功,《本草衍义》谓其“化热毒”,屡试不爽。
【方源】《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胆病——清胆排石汤(臧堃堂方)
【组成】软柴胡10g,广郁金15g,枳壳10g,广木香(后下)10g,鸡血藤30g,蒲公英30g,延胡索10g,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10g,鸡内金(炙研末,分2次吞)10g,生大黄(后下)5g,玄明粉(分2次冲服)10g。
【功效主治】疏肝利胆,排石止痛。主治胆道感染、胆结石。症见右胁下疼痛,胆囊处压痛,疼痛向右背肝俞、胆俞区放射,亦可达右肩,肝俞、胆俞(右侧第9、10脊椎旁开2寸)有明显压痛,或压之酸胀痛,纳食欠佳,或有发热,巩膜黄染,大便干结,小溲黄热,脉弦,舌苔黄腻。或经胆囊造影等检查有结石或泥砂样结石。本方对泥砂样结石有良效。本方用于胆道感染、胆石症,辨证要点为胁痛、恶心呕吐、黄疸,B超有胆石可见。本文由 行之医话 公众号整理编辑
【方解】肝胆湿热内蕴,熬炼成石,结于胆道,其治以鸡血藤、蒲公英、生大黄清泄肝胆湿热,以祛炼石之邪;柴胡、枳壳、延胡索,广木香疏肝利胆止痛,使胆道平滑肌、Oddis括约肌放松,利于结石的排出;连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消石排石,以消溶为主;广木香解痉理气,利胆道宣泄;玄明粉利胆通腑,并于胆囊中造成高渗环境,吸引细胞组织水分入胆,稀释胆汁,利于溶石排石之力。若系单纯性胆道感染,无胆道结石,可减去海金沙、鸡内金。
【加减】若热象明显,可加龙胆草10g,金银花10g,黄芩10g以清热解毒,加强消炎作用;若结石坚结,可加硝石矾石散(等份配伍),每日2次,每次1~2g(对胃有刺激作用,须掌握其量),以软坚化石;若疼痛明显,可加炒白芍15g,生甘草10g,增强解痉止痛之效;黄疸重加茵陈30g利之。
【体会】胆道结石,由于肝胆湿热一时难以清肃,排后可复生,尤其是泥砂样结石,故须服用1周后,疼痛等均已消失,可改用下列方。广郁金20g,延胡索10g,玄明粉20g,鸡内金10g制成粉,装胶囊服,1日3次,每次3g,开水送以冲洗胆道,消除石沙,一般服2~3个月,胆道结石可愈。此法犹如水管有沉积,经常冲洗,其自净矣。
胆道或肝胆道恶性肿瘤,出现胁痛、黄疸,亦详细检查以排除之,不宜使用本方。若系感染为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应中西两法综合救治,不宜单独使用本方。
【方源】堃《臧堂治则精华》
【方源】《黄河医话》
尿路结石——消坚排石汤(张琪方)
【组成】金钱草50~75g,三棱15g,莪术15g,鸡内金15g,丹参20g,赤芍15g,红花15g,牡丹皮15g,瞿麦20g,萹蓄20g,滑石20g,车前子15g,桃仁15g。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涤石通淋。用于尿路结石。
【方解】方用金钱草50~75g为主药,近代始发现其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散瘀之作用,故金钱草为治疗尿路结石之首选药。三棱、莪术、鸡内金破积软坚行气;赤芍、牡丹皮、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散痛消肿,再配以萹蓄、瞿麦、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上药相互协同,故能奏溶石排石之效。
【加减】若结石体积大难以排出,可加入穿山甲、皂角刺以助其散结消坚之作用;若病程久,应扶正与祛邪兼顾,根据辨证加以扶正之药,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如肾气虚者可辅以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等;肾阳不足者可加肉桂、附子、茴香,兼气虚者可配以黄芪、党参。
【体会】此方除用清利湿热之剂外,并伍以行气活血软坚化积之品。一方面使气血畅通,另一方面使结石溶化,可收到较好效果。不少病例结石年久固结不下,经用此法治疗结石可以排出;有的病例出现结石溶解现象,化成小块随小便排出。本文由 行之医话 公众号整理编辑
肾结石日久不去易引起肾积水,致泌尿系感染反复不愈,此多由肾阳衰微,气化功能不足,湿热毒邪蕴蓄不除所致,故治疗时宜在消坚排石汤基础上选加附子、桂枝、肉桂温阳以助气化,选加薏苡仁、败酱草、金银花、连翘等加强原方清热解毒利湿之力,相辅相成,扶正除邪而收效。
【方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