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府.周抡园的山水画欣赏(3)
河北大名府.周抡园的山水画欣赏(3)
作者:求是2013来了
周抡园(1899-1988)是河北大名府人,早年考取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受教于萧谦中、萧俊贤、齐白石等名师,和王雪涛、赵望云、刘开渠、李苦禅、雷圭元等同学,毕业后应蔡元培之邀留校任教,与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同事。 周抡园的绘画早年深得古法,格多高妙;中年率先写生,力创国画新境界;晚年将“积墨”“泼墨”相参,苍茫沉凝,气势磅礴。1951年他深入四川林区和铁路工地写生,早于张仃、李可染、傅抱石等艺术家著名的“写生之旅”,其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呈现了国画发展的新面貌。
抗日战争后定居成都,先后在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南虹艺专科学校、 成都工艺美术学样任教和从事国画创作,七十年代后聘为四川省诗书画院及成都画院画师、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四川分会理事,成都美协顾问 。擅山水,精于水墨,笔墨淋漓浑厚,意境深远清雅;亦善重彩,清健绚丽,画面赏心悦目。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美术作品展览,并被选送英国、法国、美 国、西德等国展出,为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早年主要受萧俊贤、萧谦中影响 。
二、三十年代在京任教期间,曾举办数次个展,1988年8月由中国美术家 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等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抡园山水画展”,著述有《山水基本画法》,出版《周抡园画辑》等 。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成都画院画师 。作品《杜甫诗意画》、《巫峡》、《秋山行旅》均藏中国美术馆 。
周抡园先生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他把传统的图式化和程式化排律方式做了结构性调整,使得僵硬的笔墨有了生命气息,使得概念结构有了鲜活气象,他的山水画创作也和自然造化、现实生活有了内在联系。他的山水画写生与创作,顺应 了当代人观察事物的眼光,增加了绘画性因素,无论从物象的造型和章法的构成,都向着现实情境进行了有机的重组,也就是说,他将那些不利于表现生动活泼的现 实生活的那部分大胆舍弃,把能够在现实中应用的那部分给予提升和拓展,让笔墨世界和现实世界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协调统一,来去无碍,完成了传统笔墨向自然造 化的转换,自然造化向绘画作品的转换。然而,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周抡园在向自然与生活的学习与体味过程中,并没有抛弃中国画笔墨法度与审美内涵,他是在 不损伤中国画从笔法到墨法,从造型到章法的审美品质的大前提下,完成山水画创作的。在周抡园先生的作品里,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仍在支撑着他的山水画笔墨,在 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干湿浓淡中仍折射出文人写意画的意趣和风骨,只是以他的意匠给以重新排列和组合罢了。观周抡园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既能看到新时代之 新气象,也能嗅到传统法度之古意,独具新意与古意盎然,又被他浑化无迹地统一在了一起。
形式与内容一向为画家所关注,能将二者完美统一又一向是画家之难题,或从 形式走向形式主义,或从容走向题材决定论,各执一词,互为攻讦,孰是孰非,实难调停。然观周抡园先生山水画创作,方知开拓新内容并不妨碍形式语言的灵活应 用,内容与形式从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审美品质与内涵又从来是将二者包学其内,把二者分而论之也只是理论上的探究需要,并不是现实创作的简单勾兑。周抡园 先生的作品中,笔墨之阴阳、物象之虚实,物象之排叠均有的放矢,合乎传统之法度;取象之角度、布色之浓淡,构图之整饬均井井有条,符合时代之法眼。最难能 可贵者,是在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感悟到在表现题材与内容的开拓中,绝不降低中国画笔墨品质的执着与努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