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被曝猥亵女学生,还有人相信“受害者有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对他人妄加揣测,他们以为自己有“读心术”,能够看穿他人的心思,殊不知人的心理纷繁复杂。
因此,揣测绝大多数时候并不准确,或是谬以千里。
有一件事相信大家印象深刻:国家一级演员田蕤被曝猥亵女毕业生。
近年来,导师或者学校领导猥亵学生的不良事件屡屡曝光,无数学子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屡屡被玷污,这不得不让人认清一个现实:好学校也有坏老师,学历、知识与他的道德水平并没有因果关系。
随着事件的发酵,更多细节逐渐被曝光,从女学生对田蕤的回复中可以得知,女孩的身心健康已经严重受损,这件事对她的打击非常大。
然而,事件的核心并不在此,而在网友的评论上。
多名网友表现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价值观,他们认为在这起猥亵事件中,女孩的动机值得深挖。
换言之,女孩是为什么和老师走这么近?又为什么给予老师可趁之机?
不得不说,乍看之下似乎说得有点道理,但细想之后,这又是一件混淆法律与道德的典型事件。在网友们看来,女孩应该洁身自好,对于老师的猥亵她应该有更多的防范意识。
他们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猜测老师的猥亵行为势必是因为女孩的“半推半就”以及“欲擒故纵”。
总之,他们认为女孩的动机不纯,所以活该,执着于“受害者有罪”的道德观。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说,猥亵是犯罪行为,无论受害者的动机如何,她都是受害者。
举个例子,一男子在深夜独自去银行取钱,想要去和小三幽会,路上却遭遇歹徒袭击而受伤。首先,该男子的动机是不好的,违背了道德,并且该动机成为他遇害的间接条件,但我们能说这是男子咎由自取吗?
如果所有人都用自己的道德来凌驾于法律之上,我们国家将不再是法治国家,社会也将会混乱不堪。
如果受害者动机不纯就能让他不再是受害者,那这将会给犯罪分子提供更多机会,他们会更改作案目标:凡是动机不纯的就可以成为作案目标,因为法律说他咎由自取,即使被抓住,我的罪刑也会减轻。
在猥亵一案中,女孩作为真实的受害者,却被网友揣测其动机不纯,似乎在这起案件中,受害者才真的有罪。
所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分析网友们的评论,我们不难得知这类观点背后的原因。
首先,“权色交易”是一个让人唾弃的词汇,除此之外,还有“权钱交易”等等。凡是与“权”沾边的事件,就特别容易引发老百姓的负面情绪。
这样的刻板印象使得人们对于类似事件中的受害者很难抱有单纯的同情之心。
在我们国家,“权色交易”从来就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仅是2020年一年就曝光出许多件。
老师满足了性需求,学生获得了金钱或权利,肮脏的高校“潜规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越来越猖狂。
无数次的经验使得人们一看到类似事件就联想起不好的东西,心理学中这称为“可得性启发”,指的是某些信息更容易被回忆、让人印象更深刻,那么人们就倾向于用这种信息去进行判断,是一种认知策略。
例如,人们总是认为飞机比火车、汽车更加危险,这是因为人们经常联想自己在飞机上出事时的绝望感,同时因为电影以及新闻报道中的惨烈现场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此人们更加惧怕飞机。
同理,普通的事件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研究表明,人普遍存在“负性偏好”,对于消极事件记忆更好,因此,在面对类似事件时,人们便会用不好的方式去揣测被害者的意图。
这次事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随意揣测受害者的动机并不能展示你的社会阅历,反而可能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第二,权力与欲望让人迷失自我,凡身居高位者势必要更加注重自身品行的修养,一旦东窗事发,巨大的负面影响将会让更多人感到失望,最可怕的是引起他人的模仿,使得社会乌烟瘴气。
第三,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应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更好地限制网民的发言,建立监控机制,让每个人在打字前都得“掂量掂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