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隐居地,拨开迷雾觅真迹

(请参照上篇:怎因叶氏“不可考”,便疑寒山居苏州)

叶昌识等人此“不可考也”、“不合”、“传疑”之语,皆因惑“见于闾丘《诗集传》及宋沙门志南《三隐集记》(所载),其人当在贞观初,安得元和时尚住世?亦未闻先担笠至吴也。然《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又谓其大历中隐天台翠屏山。传闻异词,灵踪倘葛,不可得详。”〔17〕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此“不可考也”、“不合”、“传疑”之语,是因诸人皆以闾丘序为信史而徐灵府序又与此相抵牾所致。

寒山隐居于天台寒岩,不但有史料记载、有寒山拾得诗作内证(查《寒山子诗集》中有天台、寒山(道)、重岩、寒岩及物象、(寒岩)岩前及岩下、岩、绿岩、岩岫、东岩、中岩等词句的诗共计73首之多),尚有故事传说予以佐证,此不待赘言。

天台方面于寒山隐居时间之记载,不像邢州、苏州两地的记载那么清晰及一致。虽有多则记载,或语焉不详,或相互抵牾,在此做一探讨。

据邢州、苏州的记载可知,寒山拾得于元和中(或宪宗时)离开家乡至苏州后,不久即前往天台隐居。而天台处及其他记载大略有以下几条:

一是因“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有《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曰:“丰干禅师.唐贞观初(627—649),居天台国清寺”、《嘉定赤城志》记载有“正观中闾邱守尝问丰干天台有何贤圣”句,以寒山拾得“独与师(丰干)相亲”,而推测寒山拾得亦为贞观时人。此外尚有南宋本觉《历代释氏通鉴》曰:正观十七年(643),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元释熙仲《释氏资鉴 》曰:正观七年(633)、《天台山方外志》《灵异考》寒山拾得条,亦认为寒山与丰干为贞观时人。是为贞观初、贞观中、贞观七年、贞观十七年四种说法。

二是《天台县志》记载的寒山“唐大历年间(776-779,一说贞观年间),隐居县西70里的寒石山,”〔22〕是为大历末隐居,此为第五种与第六种说法。

三是《国清寺志》记载:寒山大士:“他生活在公元约七三四至八七一年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七十多年。”约为大历初(764)隐居;碑文记三僧际会事曰:在“贞元间”。按丰干禅师“天宝中期至太和(827-835)年间居国清寺。”这期间约百年,如三隐交往为实,大历中(774年)至太和末(835年)则符合《天台县志》与《仙传拾遗》所记;〔23〕闾丘伪序说寒山与道翘为同时人;此志记载道翘为武后仪风二年(677)国清寺住持,〔24〕寒山则又为仪风时人耶?此为第七、八、九种说法。

四是《太平广记》引唐末五代杜光庭《仙传拾遗》曰:寒山隐居于“大历中”。

以上所载寒山隐居时间的九种说法,无论来源于闾丘伪作推测的“贞观时”说,抑或《仙传拾遗》的“大历时”说,似均有疑问。“贞观说”上文已论述来源于伪序,自不应作为信史。且有多位专家认为“贞观说”不可信。如信寒山隐居的“大历中(774年)说”,则有如下疑问:

1、按唐制士子十五岁参加科考,按寒山大历中(774年)隐居,则前推十五年至759年应为寒山开始参加科考时间,此后即为十余年的科考及“曾经四五选”的吏部铨选时间,即乾元二年(760)约至大历五年(770)。而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至宝应二年(763年2月17日)。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禄山果叛,称兵诣阙。十二月丁未,陷东京。”明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哥舒翰为贼所败,关门不守,……”,“肃宗二载五月丁巳,贼将安武臣陷陕郡,民无遗类。”〔25〕“十四载,安禄山反,诏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遂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加御史大夫。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贼常山,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弼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平稾城。南攻赵郡,禽贼四千,纵之,斩伪守郭献璆,还常山。”〔26〕这是当时的大略时局。

“肃宗永泰元年(765)正月癸巳朔,制曰:'顾以薄德,乘兹艰运,戎麾问罪,今已十年。饮至策勋,惟凶渠之授首;劳师黩武,岂人主之用心。军役屡兴,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毙于锋镝’”。“二年(大历元年)春正月乙酉制:顷以戎狄多虞;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27〕大历八年(673)吐蕃合南蛮之众号二十万又来兴兵。三道寇茂州、扶、文、黎、雅等州,连陷郡邑。大历十年(675)田承嗣所署瀛州刺史吴希光反。路嗣恭攻破广州。(《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代宗)至德宗建中元年(780)诏曰:“兵兴已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会者二十有五年,至此始复旧制。”这二十五年,即是由安史乱起的天宝十四年(755)至建中元年(780)。(《旧唐书》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德宗上)在当朝感叹“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28〕安史之乱及割据势力双方激烈争战、朝廷自顾不暇之时,寒山怎能有科考及“曾经四五选”的经历呢?所以“大历说”是不能成立的。

2、寒山诗记载的其隐居年代。

寒山诗[7]: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1〕

这首诗告诉我们,寒山在隐居以前,做为“书剑客”的读书学习及其游学期间所处的时代,此期间寒山曾经“三遇圣明君”。

“遇”,《广韵》注:不期而会也。《说文》:逢也。崔注:“遇者,不期而会。”汉典:“相逢,会面,碰到”。这里应理解为寒山做为“书剑客”的时间段曾“逢”或“碰到”,即经历过三位君主的更替,而非三次见到君主。

项楚先生在《寒山诗注》〔29〕中注释此句诗时引用《文选》卷一五注李善注引用的《汉武故事》颜驷事(王鏊正德《姑苏志》卷三十七“宦迹”亦载颜驷三遇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也,武帝见驷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汉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尉。是说颜驷其人历经汉文帝、汉景帝,至汉武帝,颜驷讲了自己“三遇圣明君”的故事。此注释后载《论衡·逢遇篇》“周人事”的三遇事,卢照邻《释疾文》寓意与此类同,此事正可诠释寒山“三遇”之意。

由寒山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我们知道,寒山是三十岁时去寒山的寒岩隐居的。也就是说寒山在隐居之前做为“书剑客”的三十年间有“三遇圣明君”的时代背景。查有唐以来二百九十年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包括武周)。而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三十年间(建中780——元和820)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恢复相对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故寒山隐居时间不应为“贞观”或“大历间”,而应为“元和间”。

3、寒山几首描写气候的诗作中的年代信息:

诗[9]:“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诗[31]“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诗[307]:“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

诗[67]“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寒山隐居地的天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一月平均气温5ºC,年平均气温16.8ºC,平原、丘陵、高山地区的温差为5-6ºC。天台当地学者许尚枢先生《天台山名胜古迹》、徐永恩先生《天台山和合文化通论》对此亦有介绍。天台山平均海拔500米。寒石山高度只有不到200米,按常识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则下降0.6ºC,所以这里不应该产生高寒气候。

这一气候由温暖而湿冷的变化,在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如:

“永泰元年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辛亥,大风拔木”;“大历二年三月辛亥夜,京师大风发屋。十一月,纷雾如雪,草木冰”;“贞元二年正月,大雨雪,平地深尺馀。雪上有黄色,状如浮埃”;“长安四年九月后,霖雨并雪,凡阴一百五十馀日,至神龙元年正月五日诛二张,孝和反正方晴霁。”〔30〕

“懿宗,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藩邸。……藩邸时常经重疾,郭淑妃侍医药,见黄龙出入于卧内。既间,妃以异告,帝曰:慎勿复言。又尝大雪数尺,而帝寝室之上独无,人皆异之。”〔31〕

僖宗“皇帝位于柩前,八月,皇帝释服。册圣母王氏为皇太后。河南大水,自七月雨不止,至释服后方霁。”二年“七月辛丑朔。丙午夜,西北方赤气,如绛虹竟天。贼将尚让攻宜君砦,雨雪盈尺,甚寒,贼兵冻死者十二三”;“(九月)太原诸山桃杏有花实”;“光启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是月,朱玫爱将王行瑜受密诏,自凤州率众还长安。辛酉,行瑜斩朱玫及其党与数百人,纵兵大掠。是冬苦寒,九衢积雪,兵入之夜,寒冽尤剧,民吏剽剥之后,僵冻而死蔽地。”〔32〕

“中和二年其年九月。太原上言。诸山桃杏有花结实。其年十月。西北无云而雷鸣。天狗堕。”〔33〕

乾宁四年十一月(淮南大将朱瑾)比至颍州,大雪寒冻,死者十五六。自古丧师之甚,无如此也。〔34〕

三年九月辛亥朔。丁卯,全忠在军至沧州,军于长芦。是月积阴霖雨不止。四年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35〕

2012年召开了《两岸研讨唐代气候研讨会》。据2012年05月18日11:25新华网《唐代曾有极端气候危机》介绍:长期从事唐代历史研究的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廖美玉表示:她从史书中整理出唐代曾发生2月东海结冰、3月浙江大雪、5月大寒、9月雨雪、11月暖如仲春等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气候现象的发生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说,由于唐代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气候的变暖让北方农作物盛产,成为太平盛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8世纪中叶气候转寒,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加,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以古鉴今,古今都面临“正负2℃”的严重气候异常现象及危机处理。

逢甲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宝玲则表示:历史上记载的气候变异目前看来是循环进行的,气候变暖后因太阳能量变弱,紧接着就会进入冰河期,许多诗人都曾在作品中提及当时的气候异常现象。

按气候学家张德二的研究:“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气候开始由温暖转而冷湿,寒冬和雨灾相继到来,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36〕

由此推测,这几首描写湿冷气候的诗句应该是写于“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这一寒冷期。唐朝灭亡于908年。如按寒山大历中(774年)隐居,至“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间(注:最后30年“中”为893年)寒山应是159岁左右,这应是难得之数。而按寒山元和中(813年)隐居,寒山至此应是110岁左右。相传寒山在世108年或120年,诗[197]亦曰“老病残年百有馀”,故邢州地方志、苏州寒山寺志、《宋高僧传》记载“大沩佑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及元·释念常《佛祖通载》所载寒山隐居的“元和说”应是可信的。

寒山诗[291]:“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心真无委曲,不作诸缠盖。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转经属于密宗的一种仪式。周琦先生在《论寒山子诗所反映的唐代江南民俗》中进行专门研究指出:“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在天台山求法期间,曾专门至越州(今绍兴)隆兴寺从顺晓学习密宗,顺晓授以密宗灌顶仪式、密宗法文、图样、道具等,这是浙江佛教有密宗传授的最早记载”。“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即元和元年,这也是寒山于元和及之后活动于天台的证据。

寒山的寂灭时间。一般按照闾丘序所说:“(寒山)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其拾得,迹沉无所”即为寒山寂灭时间。此极不可信,所以,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以此为“诬妄之言也。”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载:“闾邱遽作礼。二人云:丰干饶舌耶!遂握手出门而去。其后寒山隐寒石山。拾得隐祥云峰。遗迹可考。独丰干不知所终。”〔23〕此条记载较闾丘序详实多矣。虽亦无寒山寂灭时间的记载,亦足以说明由闾丘序引出之寒山“贞观说”及“入穴”而灭说之不可信。

结论:按寒山隐居的元和说可知,寒山生于唐建中四年,元和中(813年)或元和十三年,因屡考不中及家庭变故而决定隐居,途中曾在苏州“敷茅以居”,最终隐居于天台寒岩。寒山有诗[49]曰:“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即寒山隐居三十年后六十岁时(武宗三年843)正值武宗灭佛,为避祸回归故里,在故里的固城(有寒山洞遗迹)与太行深处(《内丘县志》记载有寒山垴遗迹)继续隐居约十余年(注:此应是《仙传拾遗》所载“十余年忽不复见”期间),之后返回寒岩继续隐居。〔

〔22〕天台县志编篡委员会《天台县志》第三十编人物第一章传略,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P701。

〔23〕丁天魁《国清寺志》《国清寺志》第六章第二节“名僧”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P229-230。P285-P286。

〔24〕丁天魁《国清寺志》《国清寺志》第六章第九节历代住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P253。

〔25〕《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

〔26〕《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二.

〔27〕《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代宗系言。

〔28〕《旧唐书》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永泰二年(766)春正月乙酉制。

〔29〕项楚《寒山诗注》[M/OL]7首注。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35-36。

〔30〕《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

〔31〕《旧唐书》卷十九上本纪第十九上“懿宗”。

〔32〕《旧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僖宗。

〔33〕《唐会要》卷四十四。

〔34〕《旧唐书》卷二十上本纪第二十上昭宗。

〔35〕《旧唐书》卷二十下,本纪第二十下哀帝(景宗李柷)

〔36〕朱士光、王元林《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百度文库。人文社科哲学/历史。

〔37〕见〔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