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渡掉落10米深坑,车主死亡。大众如此弱不禁风?

最近浙江湖州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地下立体停车场的电梯门打开了,可是电梯却不知道在哪里,一位车主看到电梯门打开之后,于是开车进入电梯,结果不用说大家都猜得到:车子直接一头载入电梯井里。

其实类似的所谓立体车库在江浙沪一带是存在的,就是一种超大型的汽车用电梯,汽车可以直接开上去,然后电梯把汽车运到相应的层数,汽车再从电梯里开出来,停入车位。这一以来免去了汽车在地下车库的斜坡上开来开去的麻烦。节省空间多停车。

悲剧已经发生,提醒车主朋友:

等一等,别着急,防范于未然

险情发生后,围观人员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报警。于是这位掉入电梯井内的车主第一时间被专业的救援人员救出,并送往医院急救。遗憾的是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

事情发生后,全网车友掀起了一阵热议,基于各种角度来分析此次事件的说法都有。首先,毫无疑问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专用电梯的故障。因此浙江湖州的轿车掉落案件毫无疑问,电梯制造企业、使用管理方都逃不开干系,需要对致人死亡的后果负责。

但是呢,这里依然要提醒大家,无论是什么电梯,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做到“等一等,看一看,别着急”,那么我想很多事故都不会发生了。事情到这里本来结束了,到底是谁的责任,然后该怎么判怎么判就完了,但因为出事的是大众车,于是这话题就热闹了。

涉案车辆产自上海大众,

因此引来一大波猜疑

前阵子大家都在看上海大众的热闹,话说这一代的帕萨特在参加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时,在25%偏置撞击测试项目中,A柱直接折断,车身结构瞬间崩溃,假人遭受严重挤压……现场各种糟糕的画面都在帕萨特身上发生。

于是帕萨特销量暴跌,也让大众脸上无光,几十年下来树立起的“德国品质坚若磐石”形象瞬间被“德国品质以卵击石”取代。而这一次掉落电梯井的凌渡和帕萨特一样,都是基于大众MQB平台研发而来的车型,可以说底盘架构几乎一致。

于是乎,是否是因为凌渡存在安全问题才导致了车主的死亡,成了全网讨论的关键议题。所以今天我想认真的分析一下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计算一下凌渡坠地瞬间的车速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速度。

撞击瞬间速度约50公里,

为何还是车顶全毁?

按照新闻里报道的信息看,车辆坠落大约10米就“触底”了。根据重力加速度每秒9.8米来计算,根据重力加速公式g=9.8m/s^2大致可以算出,车辆坠地瞬间的速度大约为50公里的样子,从速度上看冲击瞬间的速度并不高。

因为我国“五星批发部”的碰撞测试的车速要求刚好就是50公里,而中保研碰撞的撞击速度为64.4公里(40英里),这是因为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标准是参考欧洲标准的。既然是50公里的碰撞速度,照理说如果凌渡是车头着地,那么显然驾驶者只要系好安全带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客观生活中的事物都并不会按照预想的方向去发展,正如同这台出事的凌渡并非车顶着地。从现场传回来的照片和信息看,这台凌渡在坠落过程中发生了翻滚,最终是车顶前部(挡风玻璃)着地。A柱、B柱瞬间被“拍弯”,C柱则相对完好。至于驾驶者是否系安全带目前依然未知。

凌渡这个“辣馒头”

车顶强度究竟如何?

因此这事情又和“车顶强度”产生了直接的逻辑联系。如今汽车安全测试项目中,“车顶静压”这一项越来越多的被车迷们关注。“车顶静压”简单来说就是车顶能够支撑的压力极限。通常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IIHS标准。

在车顶侧面B柱上方以一定角度慢慢施压,最终压力超过车顶承受极限,车顶变形损坏。最终记录下这个极限的承受力,就是“车顶静压”的最终成绩。根据IIHS规定车顶最大变形量不得大于127毫米(5英寸)。

如果车顶可以承受超过自己车重4倍以上的重压,那么根据IIHS规格判定就达到了优(Good)评分,如果承受力不到本车自重的2.5倍,那么只能获得差(Poor)评分。然而凌渡却似乎没有做过相关测试(而我国国标仅仅要求车顶承受车重1.5倍压力即算过关)。

我们找到了和凌渡同平台的帕萨特的车顶静压测试数据,发现帕萨特虽然在碰撞测试中A柱折断,但却在车顶静压一环中表现的非常出色,车顶扛起了超过自身重量5倍的重压。因此想必凌渡的车顶强度也不至于会弱到哪里去。

车辆翻转,高速冲击导致变形

或是导致车主死亡的原因

很多网友也许会质疑了,既然凌渡的车顶强度应该说是没问题,那为何湖州的这台凌渡坠落电梯井后车主却死亡了呢?——在很多文字里我曾多次提到“静态”和“动态”的巨大区别。静压只的是缓慢平稳的加压力,如同我们双手按在玻璃上缓缓用力按压。

但是动态则截然不同了,动态是高速冲击、撞击。相当于我们突然用力对着玻璃一巴掌拍下去。因此我们可以想得到,动态撞击导致的损坏一般远超过静态受力。我双手放在你身上慢慢推,和突然间全力的一拳,你说哪一种破坏方式威力更大?

凌渡坠落电梯井内发生了翻转,车顶前部直接以50公里的速度瞬间撞击地面,这才是导致凌渡车顶严重变形的主要原因。当然目前驾驶者是否佩戴安全带我们无法得知,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报道。但本着客观说事儿的态度,我觉得把一次的案例归咎到凌渡的车身强度上,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个人虽然对大众无任何好感,但依然决定就事论事,理性说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