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愚公故事全国征文‖黄河故道东坝头(贾关青)
新愚公故事全国征文
黄河故道东坝头
——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
一部中国史,半部治黄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她却在孕育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同时,也由于“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纵观历史,王景、贾鲁、潘季驯等治河名臣为治理黄河留下了丰富的治河思想和治河方法。清道光年间,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两次到这里督办黄河河务。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封建统治的落后腐败,致使黄河的水患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为了治理黄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移山筑堤,对黄河中下游险工进行了彻底加固。黄河兰考段的东坝头险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自然,造福人民”的重要历史见证。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多次到黄河故道东坝头,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和壮观,感悟中国共产党人治理黄河的艰辛和不易。
东坝头位于兰考县城西北7公里的黄河岸边。它是黄河的一个老渡口,也是黄河中下游较大的一处险工。所谓险工,就是依附大堤修筑坝垛和护岸,控导河势和保护大堤的工程。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在这里突然拐了一个大约90度的弯,好似金龙摆尾,由东西走向变为了南北走向。因为这里有溃堤决口造成黄河改道的危险,所以东坝头在黄河治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上,黄河经常决口改道,洪水泛滥所及,北至天津,淤塞破坏海河水系,南至淮阴,淤塞破坏淮河水系,曾有“害河”的名声。东坝头是黄河最后一次决口改道的地方。据史料记载,黄河中下游堤防在1949年前的2540年里,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由于泥沙淤积严重,黄河兰考段虽然只有25公里,不足黄河千分之五的流程,却是决口最多的地段之一,多达143次,也就是说将近十分之一的黄河决口就发生在兰考这里。这里的28号坝在明朝弘治年间为河道北岸大堤,清朝咸丰九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此以西的铜瓦厢决口改道,于是此处变成了大河东岸的一段堤头,故称“东坝头”。1912年,黄河在东坝头以上两千米处坐湾坍塌,人们随即抢修了3座垛子。1914年,又在东坝头抛石加固,以防再次坍塌,出现了东坝头险工雏形。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给兰考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至今,当地人都还记得一首曾广为流传的民谣:“六月二十一,打开南北堤,先淹考城县,后淹小宋集。”这首民谣诉说的是,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一,黄河在河南兰考县东坝头西的南北堤决口的辛酸往事。正是因为黄河的不断决口与河道的来回摆动,在兰考这个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地方留下了一条又一条黄河故道和断堤、废堤。断堤、废堤和村庄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大风口,冬春季节5到7级的大风十分常见;黄河故道上的黄沙随风起落、堆积下来,又会形成大面积的风沙地和一个个移动的大沙丘;夏秋多雨,坑洼不平的土地上,到处积水,排水不畅,形成了难以治理的内涝;这里冬春天旱,涝地里的水蒸发后,又形成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考大的风口就有80多个,风沙地24万亩、涝地36万亩,还有26万亩的盐碱地,而当时兰考的耕地面积不足一百万。严重的“三害”,导致了数百年来兰考老百姓的极度贫穷。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了让“地上悬河”造福人民,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斥巨资加大了对东坝头险工的建设力度。1951年在兰考车站的2号道岔处,引出一条西北走向的铁路线,这就是黄河防汛专用铁路线——兰坝支线。1952年10月30日和1958年8月8日,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先后两次停在了兰坝支线上。当专列第一次穿过田野村庄,爬上了巍巍的黄河大堤,来到东坝头。时正值秋末,汛期刚过。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漫步于大堤内外,眺望着大河上下,时而询问,时而沉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当年,在第9号坝上察看了工程和黄河形势后,毛主席不无忧虑地问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一生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毛主席,面对着桀骜不驯的黄河,虽然表现出了少有的敬畏和谨慎,但是他仍在回去的路上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东坝头原来设有车站,配有值班站长和值班人员。如今因多年没有装卸业务,已经荒废了。站内原有3股道,1道、2道的有效长度848米,可以容纳敞车60多节,3道的有效长为1089米,可以容纳敞车80多节。运送石料的任务的一直由兰考车站调车组担当。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石料成列到达比较多,调车任务比较重。进入90年代,随着上游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石料都是零星到达,任务轻多了。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凛,都不能阻挡调车人员的脚步,他们都会尽快地把石料运抵东坝头。至于几代调车人员究竟往东坝头送了多少石头,还没有人去细致算过。不过,据当地人讲,大坝之下的石料全部来自安徽砀山一个山头,如今,那个山头已经被夷为平地了。
解放以来,正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黄河治理的高度重视,这里虽然遭遇过数十次洪水的考验,但是都能够岿然不动。2003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多年不遇的长时间秋汛,黄河干、支流共发生十余次洪水,洪水量超过20亿立方,河南兰考、山东东明部分滩区上水,村庄被围。由于兰考至东明黄河滩区位于“二级悬河”较为严重的河段,进滩洪水在行进中汇于大堤堤根,形成堤根河,洪水偎堤长度35公里,平均水深1~3米,当时河南、山东10万多群众被洪水围困。其间,受河势变化,大溜顶冲,在东坝头东北10多里外的滩区,一场洪水冲垮了那里的生产堤,后经上万军民共同奋战40多天,才堵住了决口。60多年来,黄河水虽然多次在兰考东坝头段凶猛逼岸,但每次都能安全度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如今,在历届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兰考人民不仅通过引黄灌溉、植树造林,把原来“三害”肆虐的重灾区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米粮川,而且利用这里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吸引着全国各地一批有一批慕名而来的人前来游玩、学习,黄河真正成了一条造福于兰考人民的一条金河。
站在高出对岸十余米的坝顶,低头细看,只见由西而来湍急异常的黄河水猛地撞了一下堤坝,又打着漩涡掉头奔腾北去,凶险之状令人头晕目眩心惊胆寒。不过,若极目远眺,感觉反差很大,但见滚滚黄河天水一色,十里险工巍巍壮观,让人顿觉心旷神怡胸襟开阔。再看四周,这处“险中之险”如今正有“重兵把守”———一道道坝全用水泥石头砌成,坝上码好的备方石,堆放得整整齐齐,犹如防护大堤的哨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眼前高出对岸十余米的十里长堤,不由得让人感概,这大坝下就是一座山呀!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这样的担当和魄力,带领劳动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才能造就了这巍巍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