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千日阅藏20200427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华严经·净行品》
2020年已过118天 慎勿放逸
关注公众号:书斋君
微信号:Tiffany_Li2019
双语佛典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六祖坛经》
By getting rid of the habit of fault-finding, we cut off a source of defilement. When neither hatred nor love disturb our mind, we sleep serenely.
from Platform Sutra
证初果的天帝释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毘陀山的因陀娑罗窟中。
这天,天帝释想起了佛陀,发现佛陀正住在因陀娑罗窟中,就邀集了一群三十三天的天众,一同去见佛陀。一群天众就这样来到了毘陀山,毘陀山因诸天众的群集,而发出了异常的光亮,附近村落的民众不明所以,以为发生了火烧山,十分恐惧。
天帝释怕打扰佛陀的清修,不敢贸然前往佛陀安住的山洞,就先派遣他的乐神先去通报。乐神来到了山洞外面,弹唱一首加入赞叹佛、法、僧伽的歌,想取悦佛陀,同时也作为通报。佛陀知道乐神的来意,表示愿意见天帝释以及诸天众,于是,天帝释与诸天众就鱼贯地进入山洞,一一向佛陀问讯顶礼。
天帝释闲话过去托其他天众礼敬佛陀的情谊后,佛陀就将话题引入,请天帝释就心中的疑惑发问。天帝释问道:“是什么原因,致使众生心中虽然希望能和谐安详,没有敌对怨仇、刀杖相向,无瞋恨心地过日子,然而实际上却都作不到呢?”
佛陀说:“是啊,帝释!那是因为众生贪嫉、悭吝的缘故。”
“是啊,世尊!您说的很对,您的回答解除了我先前的疑惑。但众生为何会嫉悭呢?怎样才能无嫉无悭呢?”
“帝释!嫉悭是因为爱憎而起,以爱憎为源。有爱憎时,就有嫉悭,当爱憎灭时,嫉悭就消失了。”
“确实是这样啊,世尊!但众生的爱憎心又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灭除呢?”
“帝释!爱憎是因为有欲望,以欲望为源。有欲望时,就有爱憎,当欲望灭时,爱憎就消失了。”
“确实是这样啊,世尊!但众生的欲望又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灭除呢?”
“帝释!欲望是来自于忆想怀念,以忆想怀念为源。有忆想怀念时,就有欲望,当忆想怀念灭时,欲望就消失了。”
“确实是这样啊,世尊!但众生的忆想怀念又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灭除呢?”
“帝释!忆想怀念是因为颠倒妄想,以颠倒妄想为源。当众生胡思妄想时,就会生起忆想怀念,当不再胡思妄想时,忆想怀念就消失了。所以,如果不胡思妄想,就不会忆想怀念。不忆想怀念,就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不会有爱憎。没有爱憎,就不会嫉悭。不会嫉悭,那么一切众生就不会互相伤害了。”
接着,天帝释又进一步问,用什么方法才能灭除众生的胡思妄想?佛陀教导说,应当对自己的喜、忧、舍,意念、语言、行为与需求保持清明不乱,远离于那些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多做那些能增长善法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认识境界时也一样,应当清楚什么应当远离,什么应当亲近。
经过佛陀这一番解答,天帝释解决了心中的疑问,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爱欲真是众生的病啊!就像致命的肿瘤,也像箭、像刺一样令众生痛苦不安。爱欲牵引着众生往生,生起种种不同的果报。世尊!上面的疑惑,我曾经请问了许多其他外道、沙门、婆罗门,但都不得要领,直到听闻了世尊的教导才明了。这个疑惑已经困扰我很久了,就像一支箭插在我的身上一样令我不安,今天世尊已为我拔除这疑惑之箭了。”
于是,天帝释向佛陀说出这个困惑的原委。原来,三十三天的天众,也一直是期盼着佛陀的出世,但因为找不到佛陀,所以又得过且过,尽情欢乐的过日子,直到有一天,一位有大威德的天子竟然命终了,带给天帝释极大的震撼,一想到自己也会有这天,不禁毛骨悚然,对自己纵情五欲欢乐的生活,生起了忧戚。于是,只要看到在幽静处禅坐的修行人,便以为是佛陀出现了而前往拜见请教,直到遇见释迦牟尼佛,才得到解决,所以显得十分欢喜。
“帝释!你以前也曾经这样欢喜过吗?”佛陀问
“世尊!以前在率领三十三天众大败阿修罗众,战果丰硕时,也曾经这样的欢喜过。但是,那是靠刀杖获得的,间杂着许多结怨、斗争、憎恨与嫉妒,今天的欢喜不一样了,不但完全没有这一些,还可以让我通达觉悟,趣向解脱与涅槃。”
最后,天帝释在佛陀面前说:我今天已经证得初果,愿当证得三果阿那含。而同行的诸天众,也有许多和天帝释一样,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证入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