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山过后,山水之乡,邹桥乡!
桥,是人世间最情长的地方,远远绵绵,细细潺潺。桥,承载了四季沧桑,留下了深深的文化情怀,以桥为名,更是对这片土地千百年来最深情朴素的告白。
历史悠久的德安,以桥为名的地方有很多。聂桥、车桥、邹桥、杨桥、凤凰桥......而邹桥,于付山之下、博阳河上游,将德安的山与水,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不到仙家十五年,可人风景尚依然。
半岩花雨龙归洞,满地松云鹤避烟。
近水丹崖常得月,凌空怪石欲参天。
赏怀未了登临兴,归骑斜阳懒著鞭。
邹桥,这里的桥,居德安县尚存的古桥之首;这里依山傍水,历代名人辈出;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古乡驿站,采茶戏在此吟唱......这里曾经还是德安山里片的教育中心、山里片的“首府”。
邹桥,因驻地境内有一邹姓石桥,故得名邹桥。在此之前,一贯以“杨坊”为名。古镇杨坊街正是它的历史缩影,曾为德安上西乡最繁荣的集镇。
除此,“安福”、“大泉”等都是她沿用过的名字,在悠悠历史的长河里,为这片祥和之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福”之名,来自境内安福寺,唐大中二年(848),僧秀谿建,初名安吉院,宋治平间改为安福院,明清年间又重建名“安福寺”。
而付山,2002年划归邹桥之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付山,据《刘氏宗谱》记载,“此山原称附加山” 即长溪山(今塘山)之附属山脉,后简化称付山。
付山古称东佳山,山势穹台倚汉,岩泉洞壁,南部太平岩,亦称紫岩,岩下有泉,飞白泻碧,旁有紫岩洞,是县境内名洞,清邑令马士宏《紫岩诗》有云:“翠壁苍崖护洞门,更开灵境隔尘喧。”
正是这山、这水、这寺、这境......让为这片土地再添钟灵毓秀,共铸今日新邹桥。
邹桥,崇山峻岭间,小桥流水有人家。“山水之乡”的美誉可不是凭空捏造,入邹桥,境山水,从博阳河之源看到湖塘水库,从古时东佳山望到道颜山,一草一木,如大自然天然画境。
西部道颜山,北部有樱桃山、李家岩、罗家尖、狮子岩等山峰壑交错。道颜山山上朝天寺,古树参天,香火甚旺,山高峻秀。山与山之间,天工神造大泉洞,奇石林立,泉水常流。
山下,博阳河上游之水,自瑞昌境流入源口西北,与源里大泉水汇合,1969年,拦河筑堤,建成湖塘水库,水库流出之水东南流,约3公里与白鹤泉水汇合,流经多地,主支注入后博阳河。
所谓:世间万物,皆有所养。草木发幽野,泽雨露而生扶疏;邹桥生于草莽,山水润泽而山水之乡名副其实。
这就是邹桥,山水美境,境内如画,画里往事如烟,一山,一水,一念,一邹桥。
邹桥,山水出才俊。本是自然原生之地,却以古乡驿站的姿态,绽放“山里片”,以历代青年才俊,为德安人文史,又多增光彩。
踽步石门村何家坂的石门溪畔,耳边不时响起已经流传千年的“斑鸠驳、石门溪、鸡公叫、凤凰啼、不出天子到何时”的旧歌谣。
石门溪,相传是北宋年间义门陈人接送朝庭官员、文人墨客的码头渡口,“百犬同槽”与此处有紧密关系。
不知千年前,天子所登临之地,是否正是此地。义门流芳的陈氏,千百年来,名躁古今,试想,正是在这石门溪畔,多少文人骚客、政坛高官曾踏足于此,只是时光悠悠,留下的更多是岁月的剪影。
而石门村另一处斑鸠驳,北宋时,义门陈人于此狩猎游玩,它见证了江南第一家族的兴与衰,又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斑鸠驳附近有一石桥,旧时名“种德桥”,今为“樟榆桥”,为德安石桥之首,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何步蟾等乡人捐资修建。
邹桥的桥有很多,桥,更像是一种文化的延伸与传递,自古至今,绵绵不息。
遥想千年前,邹桥人郑诒,到底是跋过多少山涉过多少水,才一举进士及第,名相王安石为其撰《太常博士郑诒墓表》;忠义并非义门独有,明朝景泰三年亭子李下家李仕春赈灾济粮600担,感动朝廷,下旨兴建亭子,以示彰扬,名曰“俞义亭”,“亭子李家”之名也正由此而来。
亭子下李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秉承家风,忠义传家,一批批俊彦良才从此走出。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联通总裁李国华先生,正是亭子下李家人。
除此之外,邹桥乡还有很多身居要职、在外工作的人,他们是“国之栋梁”,为国家建设,贡献己力。
而这一切,自然少不了,用生命在保护这片土地的可爱之人。
在新中国成立的进程中,多少邹桥(付山)烈士英勇投军抗敌,以中共德安县委早期领导人杨开全为代表的38位革命英雄,他们更值得我们以此铭记。
来邹桥,看千亩太空莲分外妖娆,于荷叶间,听取蛙声一片;来邹桥,看田园新村异彩纷呈,于田野间,寻一诗和远方。
邹桥乡一直在发展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奔跑。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邹桥乡深挖莲子附加值,莲心茶、莲子酒、石门莲子、高山辣椒、川芎、张家岭葡萄等特产也纷纷走向市场,为更多人熟知。
更多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再次走进邹桥,除了山水、人文,还有历来流传民间的采茶戏,于戏中,看遍邹桥千百年的变与不变,进一步感受山里真挚淳朴的热情。
邹桥,写不完小桥流水,念不尽画桥一望,半烟半雨,半梦半醒。望一路的山水风景,桥边吟一路邹桥历史画卷,未来邹桥,在山与水间,展望未来,在红色土地上,不负韶华勇开拓。
最后,今朝待看邹桥,美丽邹桥乡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