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古人房事,看着都头疼

能睡一个好觉,是多少上班族的梦想。
失眠、精神衰弱、脱发,这些标签围绕着很多人,且几乎都与睡眠有关。而如何提升睡眠质量,也成了头等大事。
很多人会买一个舒适的枕头,普通一点的会选鸭绒、鹅绒、更高端一点还有乳胶枕,甚至奇葩道德水枕。总之对于现代人而言,只有一个软软的枕头,才能让人睡得踏实,睡得舒心。
然而,已经习惯于软枕头的现代人或许想不到,古代人居然偏爱硬邦邦的瓷枕,甚至围绕着瓷枕玩出了各种各种的花样。
大家或许会纳闷“瓷枕”那么硬,枕起来睡觉能舒服吗?为何古人居然会偏爱硬邦邦的瓷枕呢?这里头其实大有文章。
01

 

瓷枕的来历
据说瓷枕源于隋代而兴于唐代,到宋代终于趋于极致。
早期的瓷枕很小,人躺上去根本无法翻身,是不适宜睡觉用的。曾有位收藏瓷枕的民间收藏者带着一个很小的瓷枕去鉴宝,不像博物馆中的瓷枕那般,但他也不确定是否是真品,所以前去鉴宝。著名收藏家当即便表示这瓷枕的确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人在下葬的时候用的。
原来,我国自古便有烧制各种器械随葬的传统。最早多是烧制各种陶器随葬,所烧制的陶器除了各类日常用品之外,还有房屋、庭院、猪狗牛羊等模拟日常生活的各种模型,而作为日常生活的刚需枕头自然也不例外。
到了隋唐时代,随着烧制陶瓷技术的发达,陶瓷也取代了瓷器,成为了陪葬的主要器物,其中自然也包括陶瓷枕头。这时的瓷枕并不是给活人使用的,所以设计的比较小,根本就不适合用于睡眠。
但是当瓷枕出现之后,人们却忽然发现这东西和过去一直用来陪葬的陶枕不同,如果改造一下,也可以用来给活人使用。
因为瓷枕的造型如果完全按照人类的头颈部的结构来设计的,还有保护颈椎的托盘,能够让人们能够自然地躺在上面以达到最舒适的姿势入睡之外。大多瓷枕都是空心的,能够起到左右通风的效果,这样在夏天睡觉时正这样的枕头会感觉更加清凉。
这种空心的陶瓷枕头不但可以起到清凉的作用,也能够减轻重量,对于呵护女性的发型也颇有帮助,这也是瓷枕最重要的作用。
古代条件不好,女子们头发很长,要妥善处理自己的一袭长发是有一定难度的,每日梳发都是需要早早起来且费时费力的。睡觉之时长发尤是累赘,好在有瓷枕,女子们便不用在睡觉之前将自己的发髻完全拆掉。
睡这种瓷枕,女子们的发髻便不会因为睡了一觉就弄得凌乱不堪,如此一来,第二天早上醒来,梳理头发就方便多了。而且瓷枕能够保护女子们的头发,因为她们洗头发也不是很勤,所以如何保护其发质也是个问题。
好在瓷枕质地硬,让女子盘发髻入睡的同时防止枕头弄脏头发造成发质受损。综上所述,瓷枕对女子来说是绝佳的好东西,自然方便女子。
而且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普通的枕头,不管再怎么玩花样,无外乎丝绸花纹之类的,而瓷枕就不一样,不仅可以烧制出各种奇葩造型,更重要的是造价奇高。
对于隋唐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渐富裕的中国人而言,一般的枕头已经无法达到彰显自我的目的了,只有这种特别定制,造型奇葩的瓷枕用起来,才会让人感到倍儿棒倍儿有面子。
特别是很多的有钱人家还会在枕头上雕刻一些寓意比较好的图画,这样也能够提升它的价值,而且更能够展现自己的财富实力。
因此瓷枕在当时其实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毕竟都是专门定制的高档品,只有大户人家才会差人特地打造,算是富贵的象征,普通人家是不会用的。
不过这种由富贵人家独占瓷枕的局面,到了宋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02

 

 瓷枕的发扬光大
瓷枕在宋代的发展达到了巅峰,上面不仅会有精美图案,还会有一些诗词歌赋等,而它们的设计也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所以宋朝的瓷枕形状是多姿多彩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长方形状,还有腰原形状和花瓣状,甚至还有许多动物形态的瓷枕,比如说定窑孩儿枕等,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因为瓷器工艺在宋朝达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瓷枕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艺术形态和表现力在所有朝代中,位居榜首。
所以瓷枕也出现了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种类,工艺也越来越完善。再加上宋代商品经济的高速发达,使得宋朝一国的GDP就占了世界一半以上。
老百姓手里也比之前更为有钱了。这就是使得过去只为高门大户所独享的瓷枕,也飞入了寻常百姓人家。
最能反映这种的变化的,是这一时期瓷枕设计风格改变。
过去的瓷枕由于多用于官宦人家或是富商家庭,所以样式精巧,经工匠巧手制成不同的形状,如六角形、云头形、花瓣形等,也有塑成虎形、龙形的,都十分漂亮。
瓷枕上面,用彩釉绘制出精美的图案或是托文人题上绝佳的诗句,或是纹饰上动植物、山水、文字等,实在令人佩服能工巧匠的手里能做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枕头。
况且不同的瓷枕也具有不同的寓意:有些人希望能“高枕无忧”,他们的枕头定制就是高的;有些人会让人专门刻上名言警句,如:“在处与人和,人生得己和,长修君子行,自由是非多”等,以此每晚警示自己并进行自我反省。总之就是时时刻刻透露出一种高大上的气息。
但现在随着平民人家也开始普及瓷枕,此时的瓷枕设计风格就变得越来越具有市井气息。这时的瓷枕上的诗词、儿童嬉戏图、田园风光图等都是平常人家才会体验的生活,趣味盎然,通俗易懂,充满了市井烟火气,也更能体现当代百姓的生活。
到了清代,这种市井气息更为浓厚,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
这股俗气使后人得以窥见清人的情趣。清人图安逸,不尚浮华,干不出唐人那等辉煌热烈的事来。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鸟,无不流露清人知足常乐的人生观。
你可以想见清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丰之际,陶醉于这种“小家碧玉”的气氛之中,自得其乐。
03

 

结语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事物的用途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改变。最初用于陪葬的陶枕,随着陶瓷的技术的发达,转化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瓷枕。
而最初用于高门大户的瓷枕,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而走入千家万户,而随着这种转变,瓷枕的设计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而且在瓷枕的发展史上,各朝都有不同的特色。可以说是各朝代的地方文化艺术缩影。
无论如何,瓷枕的出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又增添了丰富的一笔。它所承载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国艺术品的发展史,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瑰宝所在。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陈路
策划 | 张炸炸
编辑 | 心仪
(0)

相关推荐